资源简介 (共29张PPT)拟行路难鲍照“你走吧,你永远也走不出你的皮肤!”在黑格尔看来,人永远也不可能摆脱自我肉体和精神的局限。永远在行走,永远走不出时代铺就的路。学习目标壹了解鲍照及时代背景,积累文学知识。贰理解本诗所抒发的情感,并能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叁赏析本诗的艺术魅力,并能流畅准确地表述。第壹章任务一“诗歌诵读”评比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题目有何含义?“拟”何意?请组词。鲍照要模拟的“行路难”是什么?鲍照写《拟行路难》是为了寄寓什么?看注释。一、速读诗文及注释一、速读诗文及注释明确:模拟“行路难”。《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这是其中第四首。自主诵读,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大意。二、诵读感知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南北朝〕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诗中那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当你忍气吞声、不敢说话的时候你的情绪会怎样?齐读,再次感受诗人的悲愤无奈。二、诵读感知“吞声踯躅不敢言”——悲愤无奈。古语有言:“悲愤出诗人”,那么,鲍照为何而悲愤呢?请阅读以下补充材料,简要概述。三、悲愤有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士族门阀制度(即以门第出身地位为唯一选拔标准),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使广大寒士命途坎坷,心中激愤难抑。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鲍照(约414—466)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鲍照与时代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语)。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鲍照与时代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嫉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鲍照与时代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他的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边塞诗,如《代出自蓟北门行》;有描写游子、思妇、弃妇的诗,如《代白头吟》;而以《拟行路难》18首为其代表。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鲍照与时代知人论世知人论世:通过对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自身经历来推测诗文主旨。论世:魏晋南北朝 门阀制度 阻塞仕进知人:鲍照 家世贫贱 才秀志高 忧愤不平甄选如何把鲍照的“愁”情表达出来,请各小组进行朗读比赛。遴选标准:诵读是否准确,如节奏、停顿、语调等;感情表达是否到位;配乐是否合适;视频背景设计是否合理。第贰章任务二:遴选“诗情解读”内容1、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2、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时代背景谈一谈。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 3、诗人面对“门第决定人生”的宿命,反问道道“安能行叹复坐愁”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应该学会自我宽慰。那么,诗人真的认命吗?真的不再愁了吗?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4、第七、八句怎样抒情的?写出了什么感情?《拟行路难》(其四)全诗突出写“愁”,所叹者愁,酌酒为销愁,悲歌为泄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卷十一)。在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感情。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愁闷悲愤之情。总结第叁章任务三:自由讨论,对比赏析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对比阅读比较时代?诗人的经历?心境的异同?鲍照 南朝刘宋社会动荡制度压抑 愁:怀才不遇—无奈悲愤李白 盛唐思想开明社会繁荣 愁:怀才不遇—乐观潇洒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总是息息相关,“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歌。面对困境,鲍照被迫选择愁到一蹶不振,陶渊明果断选择独善其身、归隐田园,李白则选择继续勇往直前,“直挂云帆济沧海 ”。面对人生困境,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尽相同。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但是同样的时代,同样的条件,每个人做出的选择却不一样。同样是双臂残疾,有人沿街乞讨,有人刻苦自励终成“钢琴王子”;同样身家过亿,有人吸毒入狱,有人公而忘私裸捐为民。同样身在同一学校,有人奋起直追,努力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有人浑浑噩噩,甘心沉沦。 反观自我,生活在同样的时代,面对同一片蓝天,我们将选择怎样的人生?从现在起,我们该怎样行动呢?请同学们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发表你的人生宣言。作业谢谢观赏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