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上册 3.4.1草原风情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文地理上册 3.4.1草原风情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草原风情》教学设计
【前期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围绕内蒙古草原牧区的文化生活展开。内蒙古草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滋润了冯梅的水草,养育了肥壮的牛羊,牧民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深深烙上了草原牧业的印记。
(2) 学生分析
本次教学的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储备上,他们对区域认识的方法有了一定基础,对内蒙古草原人们的生活有了一定了解,但没有理解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水平还没有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且对图片材料的分析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用学生能理解的词汇,来加深学生对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描述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
2.分析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尤其是降水给植被带来的影响
3.知道内蒙古草原上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形图和气候图等图片资料,分析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2.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分析草原上人们的衣食住行和草原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内蒙古大草原独特的风土人情,感受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2.树立起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2)教学难点:草原上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图片加诗歌导入,展示内蒙古大草原的图片和《敕勒歌》
师:根据图片和诗歌,你们觉得描述的是我国哪里的风景?
( 内蒙古大草原)
师: 没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感受别样的草原风情。
新课教学:
1.地理位置(展示内蒙古在我国的位置图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思考:内蒙古位于我国哪个自治区?属于我国哪一个地理区域?
(内蒙古自治区,属于西北地区,还可以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复习内蒙古自治区的特点:跨经度最广)
2.自然环境
师:自然环境包括哪些?(地形、气候、水文、土壤)
(一)地形(展示内蒙古地形图)
思考:内蒙古大草原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势起伏如何?
(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势起伏小,可让学生看一下内蒙古草原东部的地形区是什么,加深对重要地形区相对位置的印象)
(二)气候(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图和内蒙古降水图)
思考:1.内蒙古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类型,降水少,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
2.内蒙古草原的降水自东向西呈现什么规律?对当地牧草的生长产生什么影响? (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地区水草丰美,越往西越不利于水草生长,甚至出现大面积的沙漠)
(3)植被(展示自东向西植被变化的图片)
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沙漠
地形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
归纳总结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植被:温带草原气候
生产方式:发展畜牧业
师:那么他们放牧时是定居还不定居?(游牧,不定居)
归纳:哪里有水草,他们就往哪里跑,所以他们是逐水草而居。
师:这中生活方式和我们上学期学过哪个地方很像?(非洲大草原的马赛人)
3.草原人民生活方式
合作探究:以四人为小组,探究草原人们生活方式和草原之间的关系
①古族服装有哪些服饰?这与草原有什么联系?(蒙古袍袍身肥大,便于高原放牧;晚上可以当被子,适应昼夜温差大的环境;冬天可以加里衬或棉,抵御寒冷;)
②蒙古族饮食主要吃什么?这与草原有什么联系?(红食,白食,茶食,草原上饲养牛羊;)
③蒙古包与草原有什么联系?(蒙古包,便于拆迁搬运,便于草原放牧;不用打地基,节省材料,保护环境;注意补充现在蒙古族也有定居的:)
④蒙古人出行有哪些交通工具?这与草原有什么联系?(马,勒勒,方便快速,便于游牧生活注意提醒蒙古族也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⑤蒙古族有哪些风俗和文体活动?这与草原有什么联系?
(那达慕大会:男儿三技摔跤射箭骑马;蒙古长调;通过讲述马头琴的传说,体会牧民与草原的情缘。通过蒙古族舞蹈表演,思考蒙古族舞蹈与草原的联系,加深理解蒙古族的生产、生活与草原的密切联系。)
小结: 从上面的衣食住行乐,我们可以看出草原人们的生活都和草原分不开,
这也就说明自然环境决定了草原牧民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形成了独特的草原风情,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4.蒙古新发展
展示一些蒙古人用机器挤奶,剪羊毛以及现代化生活的照片,让学生认识到蒙古人民的新变化新发展。
师:让我们一起祝愿内蒙古的明天越来越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