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自觉主动承担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2.道德修养: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并在生活中自觉履行。教学重点 责任的含义和来源;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教学难点 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视频感悟: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至今,已有三年的时间。在这场全民战疫面前,医护人员、志愿者等抗疫战士们,舍小家为大家,逆行而上,担负起了疫情防控的责任和使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我来探讨有关责任和角色的话题 ——《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观看视频短片,思考问题。 用视频导入课题,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进而引入课题。讲授新课 环节一 寻责之源 ——责任的含义、来源 分别展示钟南山院士奔赴武汉、“最美情话"等两组照片,让同学们思考责任的含义和来源。 环节二 角色·责任 ——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1.通过钟南山院士简介,分析其身上的角色与责任; 2.结合自身谈谈扮演的角色和应尽的责任?3.提问:你能得出责任与角色有什么关系? 环节三 课堂小结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们,责任与角色同在,责任与人生同在。希望大家从现在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主动承担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教材和图八归纳责任的含义和来源 1.依据老师指引,思考钟南山院士身上的角色与责任;2.分享自己的角色与相应的责任;3.尝试归纳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依据老师引导,一起跟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选取学生熟悉的案例,既能拉近学生距离,又能调动课堂积极性。 通过分析,钟南山院士的角色与责任,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引导学生明确自己扮演了多种角色以及不同角色承担的不同的责任。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归纳总结厘清角色与责任的关系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引导学生明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也要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部分内容相对较简单,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角色及责任,树立责任意识,懂得角色与责任的关系。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因而在设计的时候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疫情防控“着手,通过人物分析,结合自身案例得出相应结论,整体来看教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