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跟踪训练(含答案) 专题03 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 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跟踪训练(含答案) 专题03 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 讲义

资源简介

专题03 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
直击考点
高频考点一 四种离子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复分解反应 生成沉淀 Ba2+与CO、SO、SO;SiO与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气体 H+与CO、HCO、S2-、SO等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弱电解质 H+与OH-、ClO-、F-、CH3COO-等不能大量共存
氧化还原反应 Fe3+能氧化S2-、I-等;MnO、ClO-在酸性、碱性、中性条件下都有强氧化性,能将I-、Fe2+、SO等氧化
盐的双水解 Al3+与AlO、HCO、CO、S2-、HS-等水解彻底;Fe3+与AlO、HCO、CO等水解彻底,不能大量共存
络合反应 Fe3+与SCN-;Ag+与NH3·H2O
高频考点二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高频考点三 离子共存的四大题设“陷阱”
条件类型 常见表述 误点点拨
常见的限制条件 “无色” Cu2+、Fe2+、Fe3+、MnO等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pH=1”或“pH=13” 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只能是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不共存,并不是其他离子反应,同时要注意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透明” “透明”也可“有色”
常见的隐含条件 “与Al反应放出H2”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通入足量的NH3” 与NH3·H2O反应的离子不能存在
含有大量Fe3+的溶液 酸性溶液并具有强氧化性
含有大量AlO、S2-的溶液 碱性溶液
含有大量NO的溶液 隐含H+与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相互促进水解 NH与CH3COO-、CO,Mg2+与HCO等组合 存在相互促进水解情况,但水解程度较小,在溶液中仍然能大量共存
Al3+与CO、HCO、AlO、HS-、S2-;Fe3+与CO、HCO、AlO、ClO- 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或气体,不能大量共存
题干要求 (1)“一定大量共存” (2)“可能大量共存” (3)“不能大量共存” 审清关键字词
高频考点四 离子推断
1.肯定性原则:根据现象推断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记住常见有色离子)。
2.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存在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酸性、碱性、指示剂变化、水的电离情况等)。
3.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这一原则可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
4.进出性原则: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跟踪测试
1.在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测得Al3+浓度为0.2mol/L,加入等体积0.6mol/L的BaCl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则混合溶液中K+的浓度为( )
A. 0.3 mol/L B. 0.45 mol/L C. 0.6 mol/L D. 0.15 mol/L
2.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中离子总数为
B. (羟基)所含电子数为
C. 与足量浓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 常温下, 溶液中 数目小于
3.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量的多少,都只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 ( )
A. FeBr2与Cl2 B. Ba(OH)2与H2SO4 C. HCl与Na2CO3 D. Ca(HCO3)2与NaOH
4.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
B. 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 、CO
C. 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2I-+Cl2=I2+2Cl-
D.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 +Ba2++OH-=BaSO4↓+H2O
5.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 、
B.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 、
C. 与 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D. 稀硫酸与 溶液的反应:
6.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H+、Cl-、MnO4-
B. pH=2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Na+、NH4+、SiO32-
C. Fe2+与 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D. 稀硫酸与 Ba(OH)2 溶液的反应:H++SO42-+Ba2++OH-=BaSO4↓+H2O
7.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条件 离子组 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滴加氨水 Na+、Al3+、Cl-、NO3- 不能大量共存,Al3++3OH-=Al(OH)3↓
B 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2mol L-1 、Na+、 、Cl- 一定能大量共存 +H2O NH3 H2O+H+
C pH=1的溶液 Fe2+、Al3+、 、 不能大量共存,5Fe2++ +8H+=Mn2++5Fe3++4H2O
D 通入少量SO2气体 K+、Na+、ClO-、 不能大量共存,2ClO-+SO2+H2O=2HClO+
A. A B. B C. C D. D
8.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条件 离子组 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滴加氨水 Na+、Al3+、 Cl-、NO3- 不能大量共存, Al3++3OH-=Al(OH)3↓
B AG=lg[ ] =10的溶液中 NH4+、Fe2+、 I﹣、NO3- 一定能大量共存
C pH=1的溶液 Fe2+、Al3+、 SO42-、MnO4- 不能大量共存,5Fe2++MnO4-+8H+=Mn2++5Fe3++4H2O
D 通入少量SO2气体 K+、Na+、 ClO-、SO42- 不能大量共存,2ClO-+SO2+H2O=2HClO+SO32-
A. A B. B C. C D. D
9.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
B. KClO碱性溶液与 反应制取 :
C. 氧化铁溶于氢碘酸:
D. 向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
10.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放入水中:2Na + 2H+ = 2Na+ + H2↑
B. 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Na2CO3 + 2H+ =2Na+ + H2O + CO2↑
C. 实验室制氯气:4H + + 4Cl- + MnO2=Mn2++ 2Cl2 ↑+ 2H2O
D. 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HCO + Ca2+ + OH- =CaCO3↓+H2O
11.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
B. 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制取K2FeO4:3ClO-+2Fe(OH)3=2FeO42-+3Cl-+4H++H2O
C. 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2O3+6H+=2Fe3++3H2O
D. 向KAl(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12.下列反应能用 来表示的是()
A. 澄清石灰水与 溶液反应 B. 和 溶液反应
C. NaOH溶液和 溶液反应 D. 溶液和HI溶液反应
答案解析
1.【答案】 C
【解析】假设溶液体积均为1L,Ba2+离子物质的量为1L×0.6mol/L=0.6mol,
混合溶液中加入BaCl2 , 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离子完全沉淀,则:
c(SO42-)==0.6mol/L,
又溶液不显电性,则有3n(Al3+)+c(K+)=2c(SO42-),
故0.2mol/L×3+c(K+)=0.6mol/L×2,
解得c(K+)=0.6mol/L,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 D
【解析】A.1mol的 中含有1mol的O22-和2mol的Na+ , 所以 固体中离子总数为:(7.8g/78g·mol-1)×3=0.3NA , A不符合题意;
B. (羟基)所含电子数为9NA , B不符合题意;
C.铁和浓盐酸反应与稀盐酸反应相同,为:Fe + 2HCl = FeCl2 + H2↑,所以 与足量浓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C不符合题意;
D.由于常温下 在溶液中会水解,所以 溶液中 数目小于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 B
【解析】A.还原性:Fe2+>Br― Cl2量不同,反应产物不同,B.2H++2OH―+Ba2++SO42―=BaSO4+2H2O,C.H++CO32―=HCO3―,H++HCO3―=H2O+CO2↑,
D.Ca2++HCO3―+OH―=CaCO3↓+H2O,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4.【答案】 C
【解析】A.含 的溶液为紫色,不符合题干无色溶液要求,且酸性 能氧化Cl-而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 的溶液中存在大量 , 与 反应可生成 或 和 ,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将 和I-氧化,但由于通入氯气少量,故其先和还原性强I-反应,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 C符合题意;
D.稀硫酸与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 H+ 、 OH- 与 的化学计量数均为2,符合题意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 C
【解析】A.含 的溶液为紫色,不符合题干无色溶液要求,且酸性 能氧化Cl-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 的溶液中存在大量 , 与 反应可生成 或 和 ,不能大量共存,故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 具有强氧化性,可将 氧化为 ,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故C项说法符合题意;
D.稀硫酸与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 、 与 的化学计量数均为2,正确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故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 C
【解析】A.MnO4-是紫色,不可能存在无色溶液中,故A不符合题意;
B.pH=2的溶液呈酸性,硅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Fe2+与 H2O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满足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故C符合题意;
D.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的个数比均应为2:1,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 C
【解析】A.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但加入氨水生成沉淀,由于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发生Al3++3NH3·H2O═Al(OH)3↓+3NH4+ , 故A不符合题意;
B.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2mol·L-1 , 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碱性条件下NH4+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pH=1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Fe2+与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Mn2++5Fe3++4H2O,故C符合题意;
D.SO2具有还原性,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SO2+H2O═2H++Cl-+SO42- ,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 C
【解析】A.氨水显碱性,能与Al3+反应生成Al(OH)3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 A不符合题意;
B. , 则 , 溶液显酸性,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能将溶液中的Fe2+、I-氧化,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酸性条件下,MnO4-能将Fe2+氧化成Fe3+ , 自身还原为Mn2+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Mn2++5Fe3++4H2O,C符合题意;
D.ClO-具有氧化性,能将SO2氧化成SO42- , 自身还原为Cl-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SO2+H2O=SO42-+Cl-+2H+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 D
【解析】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 ,A不符合题意;
B.碱性溶液中,反应产物不能存在氢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不符合题意;
C.氢碘酸有还原性,能将 还原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不符合题意;
D.向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氢氧化钡过量,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偏铝酸钾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 D
【解析】A.金属钠放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 + 2 H2O = 2Na+ +2OH- + H2↑,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CO + 2H+ =H2O + CO2↑,故B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离子方程式为:4H + + 2Cl- + MnO2=Mn2++ Cl2 ↑+ 2H2O,故C不符合题意;
D.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CO + Ca2+ + OH- =CaCO3↓+H2O,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答案】 D
【解析】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2e-=Fe2+ , A不符合题意;
B、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不可能生成H+ , B不符合题意;
C、氢碘酸有还原性,应将Fe3+还原为Fe2+ , C不符合题意;
D、该离子方程式正确,D符合题意;
12.【答案】 D
【解析】A、醋酸为弱酸,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OH-+CH3COOH=CH3COO-+H2O,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铜为沉淀,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Cu(OH)2+2H+=Cu2++2H2O,,故B不符合题意;
C、二者反应实质为氢氧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OH-+HCO3-=H2O+CO32- , ,故C不符合题意;
D、 溶液和HI溶液反应实质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可以用 表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