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跟踪训练(含答案) 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跟踪训练(含答案) 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讲义

资源简介

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直击考点
高频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和特征
2.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例如,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中,氧化剂是浓H2SO4,还原剂是Cu,氧化产物是CuSO4。生成1 mol SO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A,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1mol,浓硫酸表现的性质是酸性和强氧化性。
【特别提醒】
(1)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也可能是同一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实例: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到”、“失去”字样。
实例: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如:
2.常见还原剂
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如:
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高频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1.守恒规律
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2.价态规律:
(1)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 ,如Fe3+、Ag+等;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如S2-、I-等;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Cl2等。
(2)归中反应规律
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如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氧化产物是Cl2,还原产物是Cl2,1 mol KClO3反应时转移电子数是5NA。
(3)歧化反应规律
“中间价―→高价+低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2+2NaOH===NaCl+NaClO+H2O。1 mol Cl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A。
3.强弱规律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遵循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即“强制弱”。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4.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
(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Fe2+先与Cl2反应。
(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再与Cu2+反应,最后与H+反应。
高频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1.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则
2.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骤
3.缺项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①配平方法
先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含有变价元素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由原子守恒确定未知物,再根据原子守恒进行配平。
②补项原则
条件 补项原则
酸性条件下 缺H或多O补H+,少O补H2O
碱性条件下 缺H或多O补H2O,少O补OH-
高频考点四 氧化还原滴定
1.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有还原性或氧化性,但能与某些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的物质。
2.试剂:常见的用于滴定的氧化剂有KMnO4、K2Cr2O7等;常见的用于滴定的还原剂有亚铁盐、草酸、维生素C等。
3.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有三类。①氧化还原指示剂;②专用指示剂,如在碘量法滴定中,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标准溶液变蓝;③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滴定终点为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
跟踪测试
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异丁烷的分子数为NA
B. 78 g苯(C6H6)和苯乙烯(C8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一定为6NA
C. 某温度下,1L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10L时,溶液中H+的数目大于0.01NA
D. 向仅含0.2 mol FeI2的溶液中持续通入Cl2 , 当有0.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5NA 。(不考虑Cl2与H2O的反应)
2.若1mol 能将5molFe2+ 氧化为Fe3+ ,则在还原产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4 D. +5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Cl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 20gD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 1L0.1mol L-1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A
D. 25℃时,1.0LpH=12的NaClO溶液中由水电离出OH-的数目为0.01NA
4. 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 g N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转移电子数为2
B. 的NaOH溶液中,含有 的数日为0.01
C. 电子数为 的 分子的质量为1.6g
D. 标准状况下,3.36 L的 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45
5.将浓盐酸滴入KMnO4溶液中,产生黄绿色气体,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BiO3 , 溶液又变为紫红色,BiO3-反应后变为无色的Bi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滴加盐酸时,KMnO4 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
B. 此实验条件下,还原性:Cl->Mn2+>Bi3+
C. 若有0.2 mol NaBiO3参加了反应,则整个过程转移电子为0.8NA
D. 已知Bi为第VA族元素,上述实验说明Bi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
6.工业上制备硝酸的一个重要反应为:4NH3 + 5O2 = 4NO + 6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O2被氧化 B. 每生成1 mol NO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0e-
C. NH3发生还原反应 D. NH3是还原剂
7.电视剧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仙境美轮美奂,其中所需的烟雾是在放于温热石棉网上的NH4NO3和Zn粉的混合物中滴几滴水后产生的白烟:NH4NO3+Zn=ZnO+N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1molZnO共转移2mol电子 B. NH4N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水可能是中间产物 D. 每产生448mLN2共转移0.1mol电子
8.在标准状况下,0.672L H2S气体通入含有0.01mol X2O 离子的酸性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而且H2S全部被氧化成硫单质,则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 +4 B. +3 C. +2 D. +1
9.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图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TiO2制得1mol金属Ti,理论上外电路转移4mol电子 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O2--4e-=O2↑
C. 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不会减少 D. 装置中石墨电极材料需要定期更换
10.利用小粒径零价铁(ZVI)的电化学腐蚀处理三氯乙烯,进行水体修复的过程如图所示。H+、O2、 等共存物的存在会影响水体修复效果,定义单位时间内ZVI释放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t , 其中用于有效腐蚀的电子的物质的量n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①②③④均在正极发生
B. ④的电极反应式为 +10H++8e-= +3H2O
C. 单位时间内,三氯乙烯脱去amolCl时ne=amol
D. 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小微粒ZVI的投入量,可使nt增大
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mol重水(D2O) 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B. 10g质量分数为46%的C2H5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1NA
C. 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9NA
D. 过氧化氢分解制得标准状况下2.24LO2 , 转移电子数目为0.4NA
12.利用光伏电池提供电能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有机酸阴离子用R-表示),并回收有机酸HR,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光伏电池中a极为正极 B. 石墨(2)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C. HR溶液:c2<c1 D. 若两极共收集3mol气体,则理论上转移4mol电子
答案解析
1.【答案】 C
【解析】A. 异丁烷在标况下为气态,标准状况下22.4 L异丁烷为1mol,所含分子数为NA , 故A不符合题意;
B. 苯(C6H6)和苯乙烯(C8H8)的最简式相同,都是CH,78 g混合物含CH的物质的量为 =6mol,所以含有的碳氢键数一定为6NA , 故B不符合题意;
C. 将pH=3的醋酸稀释10倍后,由于醋酸是弱酸,稀释促进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 ,所以pH大于3而小于4,溶液中H+的数目小于0.01NA , 故C符合题意;
D. 0.2 mol FeI2的溶液中含有0.2molFe2+和0.4molI- , 由于还原性I-> Fe2+ , 通入Cl2 , I-先被氧化,0.4molI-消耗0.2molCl2 , 当有0.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 NA +0.1 NA =0.5NA ,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 A
【解析】设在还原产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a,根据得失电子守恒5mol×(3-2)= 1mol×(7-a),a=+2,
故答案为:A。
3.【答案】 A
【解析】A、Cl2+2NaOH=NaCl+NaClO+H2O,1mol氯气参加反应转移1mol电子,因此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参加此反应转移1mol电子,个数为NA , 选项A符合题意;
B、20g D2O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重水中含有10mol电子,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 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硝酸铵的物质的量n=cV=0.1mol/L×1L=0.1mol,而1mol硝酸铵中含2molN原子,故0.1mol硝酸铵中含0.2NA个氮原子,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次氯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OH-都是由水电离出来,25℃时,pH=12的1.0LNaClO溶液中c(H+)=10-12mol/L,c(OH-)=10-2mol/L,则水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0.01NA,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A.钠转化为过氧化钠时需要失去电子,23g Na(即1mol Na)共失去1mol电子,故23g Na充分燃烧生成Na2O2时,转移电子数为NA , A不符合题意;
B.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溶液中OH-的个数,B不符合题意;
C. 1mol甲烷分子中有10mol电子,当有NA(即1mol)个电子时,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甲烷质量为1.6g,C符合题意;
D.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无法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 D
【解析】A. 滴加盐酸时,生成氯气,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KMnO4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A不符合题意;
B. 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根据反应 2MnO4- + 10 Cl- + 16H+ = Mn2+ + 5Cl2↑ + 8H2O和5NaBiO3 + 2Mn2+ + 14H+ = 2MnO4- + 5Bi3+ + 5Na+ + 7H2O可知,还原性Cl->Mn2+>Bi3+, B不符合题意;
C. 若有0.2m olNaBiO3参加了反应,则整个过程转移电子为0.2mol×(5-3)+0.2mol××(7-2)=0.8mol,电子数为0.8NA , C不符合题意;
D. Bi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i不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 D
【解析】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道氨气做还原剂,被氧化,氧气做氧化剂,被还原,故A不符合要求
B.根据转移电子的关系, 4NH3 + 5O2 = 4NO + 6H2O ~20e,即可计算出生成1molNO转移5mol电子,故B不符合要求
C.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道氨气做还原剂,被氧化,氧气做氧化剂,被还原,故C不符合要求
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道氨气做还原剂,被氧化,氧气做氧化剂,被还原,故D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D
7.【答案】 B
【解析】A.在反应NH4NO3+Zn=ZnO+N2↑+2H2O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5e- , 所以每生成1molZnO,共转移5mol电子,A不符合题意;
B.NH4NO3中N元素价态既升高又降低,所以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符合题意;
C.反应产物与水都不发生反应,所以水不是中间产物,C不符合题意;
D.没有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448mLN2的物质的量,所以无法确定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答案】 B
【解析】在标准状况下,0.672LH2S的物质的量为 =0.03mol,设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
H2S全部被氧化成硫单质,由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0.03mol×(2-0)=0.01mol×2×(6-x),解得x=+3。
故答案为:B。
9.【答案】 B
【解析】A. 钙还原二氧化钛反应方程式为:2Ca+TiO2 Ti+2CaO,由TiO2制得1 mol金属Ti,理论上外电路转移4 mol电子,故A不符合题意;
B. 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2O2--4e-═CO2↑,故B符合题意;
C. 2Ca+TiO2 Ti+2CaO,所以CaO质量不会减少,故C不符合题意;
D. 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2O2--4e-═CO2↑,钙还原二氧化钛反应方程式为:2Ca+TiO2 Ti+2CaO,C的不断消耗注定装置中石墨电极材料需要定期更换,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答案】 C
【解析】A.由修复过程示意图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反应①②③④均为得电子的反应,所以应在正极发生,A项不符合题意;
B.由示意图及元素N的化合价变化可写出如下转化NO3-+8e-→NH4+ , 由于生成物中有NH4+ , 所以只能用H+和H2O来配平该反应而不能用H2O和OH-来配平,所以④的电极反应式为 +10H++8e-= +3H2O,B项不符合题意;
C.三氯乙烯C2HCl3中C原子化合价为+1价,乙烯中C原子化合价为-2价,1 mol C2HCl3转化为1 mol C2H4时,得到6 mol电子,脱去3 mol氯原子,所以脱去a mol Cl时ne=2a mol,C项符合题意;
D.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小微粒ZVI的投入量,可以增大小微粒ZVI和正极的接触面积,加快ZVI释放电子的速率,可使nt增大,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 A
【解析】A.一分子重水(D2O)中含有10个中子,因此0.1molD2O中所含中子数为0.1mol×10×NA=1NA , A符合题意;
B.该乙醇溶液中含乙醇的质量为10g×46%=4.6g,所含氧原子数为 , 水的质量为10g-4.6g=5.4g,所含氧原子数为 , 因此该乙醇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4NA , B不符合题意;
C.标准状态下,己烷不属于气体,无法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不符合题意;
D.标准状态下2.24L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分子O2转移2个电子,因此生成0.1molO2时,转移电子数为0.2mol,即0.2NA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 B
【解析】A.根据电子移动的方向,可知在光伏电池中a极为正极,b为负极,故A不符合题意;
B. 石墨(2)为电解池的阴极,H+得电子变成氢气,使c(H+)降低,pH升高,故B符合题意;
C. 石墨(1)为电解池的阳极,OH-失电子变成氧气,使得c(H+)升高,透过阳膜进入浓缩室;石墨(2)为电解池的阴极,H+得电子变成氢气,R-透过阴膜进入浓缩室,使得浓缩室中HR浓度增大,所以HR溶液:c2<c1 , 故C不符合题意;
D. 根据阳极:4OH-—4e-=O2↑+2H2O;阴极:4H++4e-=2H2↑,所以若两极共收集3mol气体,则理论上转移4mol电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