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期末调研试题
语文学科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命题人:张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 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 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
“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写”了很多,“写”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有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 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
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
(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
材料二:
空白是中国画构图中处理黑白关系的主要手段。在《红楼梦》的画家笔法中,空白是被经常运用的一种。曹雪芹曾通过薛宝钗之口表达了他对绘画创作的见解。但作为一个精通绘画的作家,曹雪芹“自觉引进绘画技法”来进行《红楼梦》的创作,从而使其“不仅绘景、状物在妙合画理,而且写人、叙事也往往默运画学神髓,融入丹青技法”。他在作品中就特 别注意这种空白手法的运用,不时在《红楼梦》中留有空白。
《红楼梦》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语言、情节的省略及“不写之写”等以外,还利用 “矛盾”制造空白,创造出朦胧、模糊的艺术意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例如:宝玉酒醉后要撵李奶妈,但被袭人劝住了,并没有撵,而李奶妈却说宝玉撵了茜雪。这看起来相矛盾,但实际是另起了头绪,是将茜雪“出去”的一段情节通过“矛盾”制造了空白,使读者可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推想这其中的缘由。张爱玲就认为茜雪是“负气走的”,对此,倒是脂砚斋颇能理解作者的原意,他说:“照应前文,又用一‘撵’字,屈杀宝玉。然在李媪心中口中毕肖。”可见,作者笔法真是高妙,既塑造了茜雪形象,又刻画了李奶妈形象, 可谓“一石二鸟”。
这正是空白的妙处。因为像这样的情节若实写了,不但容易使笔墨轻重不均,冲淡主调色彩,而且还使情节受到了限制,显得死板不活。而这里运用以虚写实、计白当黑的空白艺术手法,则使有限的画面中生出无限烟波,创造了烟云模糊的意境,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
(摘编自曹金钟《“矛盾”与<红楼梦>中意境的创造手法》)
材料三: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 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 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1958年3月(节选自《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真假相依、有无相生、虚实相合的故事特点,说明作品中有大量的“不写之写”的艺术手法。
B. 红学研究的考证派和索隐派在对“不写之写”进行探究时,尽管忽视了“不写之写”的美学意蕴,却大大拓展了《红楼梦》历史范畴。
C. 小说创作中制造空白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随意而为,而是对已有内容的适度限制和对未写内容的有意设置,具有更加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趣。
D. “写”和“不写”影响着作品质量:“写”得越少,文本的开放性就越强,读者联想空间就越大;情节交代得越实,作品就越死板僵化。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B. 《红楼梦》通过设置前后不一致或不合常理的情节来制造矛盾,以此形成空白,引发读者探求真相,推想缘由,深入体味。
C. “不写之写”构成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能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
D. 就“写”与“不写之写”而言,“写”是主要的,“不写之写”是次要的,它是建立在“写”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空白”艺术手法的一项是(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此时无声胜有声。
C.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 请列出材料一在提出“《红楼梦》中有大量的“不写之写”观点后是怎样论述的。
5. 材料三中“是我的——”采用了留白,请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简析课文中设置的空白在读者感受方面的作用。
【答案】1. D 2. D 3. A
4. 首先,文中第二段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来证明“不写之写”的概念。接着文中第二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写”与“不写”的辩证对比关系论述“不写之写”。其次,文中第四段运用红楼梦文本的例子来论述“不写之写”。最后文中第六段再运用分析论证的方法通过总结说出“不写之写”的具体内涵。整个过程采用总分总的论述结构进行论述。
5. ①可以避免行文死板僵化,使新媳妇的人物更加突出;②可以使小说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形成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空灵之美,增强审美意蕴突出革命战争年代的人性美;③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使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写’得越少,文本的开放性就越强,读者联想空间就越大;情节交代得越实,作品就越死板僵化”表述绝对化。原文为“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可见并不是“写”得越少越好。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不写之写’是次要的”错误,由原文“‘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可知“不写之写是次要的”无中生有。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由“《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可知“不写之写”是艺术的空白。空白的手法,除了语言、情节的省略及“不写之写”等以外,还利用 “矛盾”制造空白,创造出朦胧、模糊的艺术意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况且空白使有限的画面中生出无限烟波,创造了烟云模糊的意境。
A.“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个意象真实存在,不存在模糊的境地。不能体现“不写之写”“空白”艺术手法。
B.“此时无声胜有声”给人留下无限的凭借经验想象的模糊的境界。故体现。
C.“试问”一词体现出对场景之外景的想象。故体现。
D.“问君能有几多愁?体现出愁体现的多少,给人一种模糊感。故体现。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论证方法的能力。
首先,由原文“‘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可知文中第二段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来证明“不写之写”的概念。
接着,由原文“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可知文中第二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写”与“不写”的辩证对比关系论述“不写之写”。
其次,由原文“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可知文中第四段运用红楼梦文本的例子来论述“不写之写”。
最后,由原文“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可知文中第六段再运用分析论证的方法通过总结说出‘不写之写’的具体内涵。整个过程采用总分总的论述结构进行论述。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 由原文“不仅绘景、状物在妙合画理,而且写人、叙事也往往默运画学神髓,融入丹青技法”可知留白的使用可以让行文灵活。人物更加形象,这里新媳妇说被子是自己的,更显现新媳妇的善良的人性美。
② 利用“矛盾”制造空白,创造出朦胧、模糊的艺术意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原文就是用“是我的”这样的朦胧感的词突出革命年代的人性之美。
③由“……制造了空白,使读者可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推想这其中的缘由”可知,新媳妇一句“是我的——”并没有把话说完整,这就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可以让读者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二)现代文阅读Ⅱ(命题人:陈传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巴蒂斯特太太
莫泊桑
还得等两小时十分钟才能乘上去巴黎的快车。我在车站门前站住,一心想找点什么事情做做。
街上看不见一个人,只不时地有一只猫轻巧地跳过水沟,一条小狗急匆匆地在一棵棵树根旁闻来闻去。这时,我望见了一支送葬的队伍!
这队伍有些奇怪。送葬的只有八位先生,一位哭着,其余人友好地谈着话,没有神父伴送。队伍走得匆忙,一切从简,也没有宗教仪式。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悄悄跟上最后面的先生,打听起死者和这奇怪的送葬仪式。那先生真是热心肠,他压低声音告诉我:这是一位年轻的太太,自杀的,所以不能举行宗教仪式安葬。走在最前头哭着的是她的丈夫。
死者保尔·哈莫夫人,是本地一位富商丰塔内尔先生的女儿。11岁那年,她遭到了一件可怕的意外:一个仆人把她糟蹋了。她受到严重摧残,几乎送了命。
小姑娘带着耻辱的烙印,慢慢地长大。在全城人的心目中,她是妖魔、怪物。她从街上走过,人人都转过脸去。人们低声地这样说:“您知道吧,那个小丰塔内尔!”女孩子们下午都到林荫大道上玩耍,她总是一个人脸色凄怆地看着。有时她实在想跟她们一起玩,于是畏畏缩缩、提心吊胆地往前移动,自惭形秽似地偷偷混到孩子中间。这时候,坐在长凳上的那些母亲、女仆、姑母、姨母都立刻奔过来,抓住由她们照看的小姑娘们的手,粗暴地把她们拉走。剩下小丰塔内尔一个人惊慌失措,抽噎哭泣……
她长大了,情形更糟了。每次上街她都低垂着眼皮。很少有人招呼她。那些年轻姑娘像躲鼠疫患者那样躲着她。有几个小流氓管她叫“巴蒂斯特太太”,这是侮辱了她,毁了她一生的那个仆人的名字。
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痛苦;因为她不大说话,从来不笑。她的父母见了她,也显得很不自在,好像她犯了不可补救的过错,应该恨她一辈子似的。
她长得很好看,白净脸,细高个儿,文雅脱俗。如果没有那件事,我也会很喜欢她的。一年半以前,我们这儿来了一位新区长,还带来了他的私人秘书,一个有点古怪的年轻人。他看见丰塔内尔小姐,一见钟情。他追求她,向她求婚,娶她做了妻子。他脸皮厚,带了新娘到处拜客,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后来,大家有点忘怀了,她在社会上也有了地位。
她把她丈夫当成神那样崇敬。是他恢复了她的名誉;是他蔑视舆论,抵挡了各种侮辱; 一句话,他完成了一桩很少人干得出的勇敢行为。
她怀了孕。消息传开后,连最斤斤于小节的人也为她打开大门,好像怀孕把她的污点一下子洗干净了……
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了,这时正碰上我们庆祝节日。区长主持音乐比赛,让他的私人秘书发奖牌。
您也知道,在这种事情里,总会有嫉妒和竞争。
轮到莫尔米隆镇的乐队队长领奖了。他们只得了个二等奖。总不能让大家都得一等奖啊,是不是?
秘书把奖牌递给这个人的时候,这个人竟把奖牌朝他的脸上扔过去,一边大声喊道:“你可以把这个奖牌留给巴蒂斯特。你甚至应该发给他一等奖牌。”
当时有很大一堆老百姓在场,他们笑了起来。老百姓是没有慈悲心,也不大知道分寸的。于是所有的眼睛都转向这位可怜的太太。
先生,您看见过一个女人发疯吗?她一连三次站起来,又倒在她的座位上,她好像要逃走,可又明白自己决不能穿过周围这一大堆人。
人群里不知哪个地方有人又喊了起来:“喂!巴蒂斯特太太!”于是,人声鼎沸,有欢笑声,也有喊叫声。这一片人海波涛汹涌,闹声喧天;所有的人头都在攒动。大家都在重复说那句话,都踮起脚要看看这个女人的表情;有些做丈夫的把老婆举高了看;还有人在打听:“是哪一个?穿蓝的那个吗?”孩子们学公鸡叫:到处都响起了狂笑声。
她不再动弹了,好像被陈列在那里供大家观赏一样。她不能逃走,不能动一动,也不能把脸掩藏起来。她的眼皮急促地眨巴着,好像有一道强烈的光刺得她的眼睛睁不开;她像一匹爬高坡的马那样喘着气。
她这样子真叫人心都碎了。
哈莫先生掐着那个粗暴无礼的家伙的脖子,他们在一片可怕的混乱之中,倒在地上滚来滚去。庆祝仪式中断了。
一个钟头以后,哈莫夫妇回家去,那年轻的妇人从受到侮辱的那一刻起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是浑身哆嗦得好像有一根弹簧弹动了她全身所有的神经,她突然跨过桥上的栏杆,跳进了河里,她的丈夫没有来得及抓住她。
桥洞下水很深。隔了两个钟头才把她捞起来。当然她已经死了。
说到这儿,讲故事的人住了口。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就她的处境,这也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有些东西是没法擦掉的。”
我们这时已走进了公墓。棺材放进墓穴后,我走到那个呜咽着的可怜的年轻人身边,使劲握了握他的手。
他眼泪汪汪,惊奇地看看我,然后说:“谢谢,先生。”我没有后悔跟着灵车走了这一趟。
(有删改)
在这篇看似简单平静的故事中,却藏着浑浊不堪的社会风气和不忍直视的丑恶人性,两者的相互交织,像是翻云覆雨的手掌,将人物命运玩弄于其中。读这篇故事,就像是一根细针缓缓戳进内心深处,随着不断加深的刺痛感,让人顿然醒悟并开始反思当今。
如果说众人的排斥和厌恶是因为自身愚昧而产生的非善意行为,那么亲生父母的种种表现则无法让人轻易地归咎在愚昧中;因为这种愚昧俨然超越了道德和亲缘的力量,它不再是单纯的认知悲剧,而是更深层次的因素所导致的认知灾难。
社会制度是不公平的,但是身为女性的人们却无法拥有强大的力量与之对抗,便只能选择麻木的妥协,并且强迫说服自己身处在美好公正的世界中;为了维护这种虚幻的美好表象,也只好把恶性事件的责任归罪到受害者身上。所以啊,这抹不掉的东西,不再是丰塔内尔的不幸,而是世人眼中黑白颠倒的丑与恶。当内心的认知和评判发生了错乱,人们所信奉的真善美和神灵救赎也成了最大的笑话。丰塔内尔的葬礼便是莫泊桑对愚昧众生的最大讽刺。
生活在社会的大染缸中,虽然我们无法彻底消除种种荒诞和愚昧,但可以选择保持自己的善良来向冷漠的社会传递丝丝温暖。能够对身外之事保持清醒的认知,以怜悯之心摘除自身偏见,才不会让自己在浊世中失去应有的颜色。
(摘自葶子《巴蒂斯特太太:用荒唐控诉社会风气,用悲剧诘问丑恶人性》)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始写送葬队伍的“奇怪”。人少、没有悲伤氛围、没有宗教仪式,这不合乎西方人习俗葬礼,既暗示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巧设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 “于是畏畏缩缩、提心吊胆地往前移动,自惭形秽似地偷偷混到孩子中间”。孩童的天性是好玩。“移动”“混”等与孩童天真活泼的本性完全不同的细节描写充分显示了小姑娘害羞和胆小的心理。
C. 音乐会丰塔内尔丈夫发奖牌招来嫉妒,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得故事又起波澜,丰塔内尔的厄运再次来临。
D. “浑身哆嗦得好像有一根弹簧弹动了她全身所有的神经”,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丰塔内尔受到侮辱后惊恐不安的神态,为她最终跳河充分蓄势。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我”看到猫、狗的情景,既写出“我”的百无聊赖,也衬托出街道的冷清,与接下来送葬队出现的气氛相吻合。
B. 小说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写全城人对小丰塔内尔的鄙弃和歧视,这些自然给小姑娘幼小的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
C. “他脸皮厚,带了新娘到处拜客,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厚脸皮”为贬词褒用,赞扬哈莫先生敢于同浑浊的社会风气和丑恶的人性作斗争的精神与勇气。
D. 小说语言简约朴实,但内涵很丰富。在看似平常的叙事中,表达的作者复杂的情感,更彰显出深刻的批判现实的力量。
8. 哈莫夫人被“无形的枷锁”所绞杀,小说中“枷锁”具体指哪些?
9. 小说最后说“我没有后悔跟着灵车走了这一趟”,请结合文本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答案】6. B 7. C
8. ①全城人对小丰塔内尔的鄙弃和歧视,众人的排斥和厌恶,给小姑娘幼小的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②成年的丰塔内尔更加自卑,别人对她更加厌弃,并且得到了侮辱的称呼。③哈莫夫人在庆祝仪式受到侮辱,浑浊不堪的社会风气和不忍直视的丑恶人性。
9. ①点明“我”是这场葬礼的见证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②便于抒发情感,通过“我”的见闻和行动,抒发了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对冷漠群众的批判;⑧首尾呼应,具体、真切地展现了“我”由好奇到同情的心理变化过程。开始“我”感到“好奇”,打听情况、跟随送葬队伍,结尾“我”与哈莫先生握手表示安慰,并“无悔”跟随灵车走了一趟,表现了“我”对主人公充满同情。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显示了小姑娘害羞和胆小的心理”错,应是充分显示了小姑娘自卑和怯懦的心理。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赞扬哈莫先生敢于同浑浊的社会风气和丑恶的人性作斗争的精神与勇气”错,“厚脸皮”的说法,赞扬了哈莫先生敢于摒弃世俗观念,蔑视舆论,不为本地人们的偏见所左右,抵挡了各种侮辱,并没有表现哈莫先生同浑浊的社会风气和丑恶的人性作斗争。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小丰塔内尔童年被侵害的不幸经历,众人的排斥和厌恶,令她自卑和怯懦,她将这份痛苦的经历隐藏在内心之中,然而,即使这样,她控制不了外人的恶言恶语,以及身边人不理解她,给她带来的二次伤害。
本身就是受害者的小丰塔内尔,在遭到家里仆人巴蒂斯特的侵害后,没有得到周边人的理解与关爱,反而被嘲笑为“巴蒂斯特太太”,这让小丰塔内尔觉得人生昏暗,看不到一丝希望。
丰塔内尔遇到了爱她的人,燃起重新开始生活的希望,然而,浑浊不堪的社会风气和不忍直视的丑恶人性,使别人再次嘲讽她为“巴蒂斯特太太”的时候,她的希望破灭了,绝望的她选择了投河自尽。
哈莫夫人正是被这些“无形的枷锁”所绞杀。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结合“这时,我望见了一支送葬的队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悄悄跟上最后面的先生,打听起死者和这奇怪的送葬仪式”“我没有后悔跟着灵车走了这一趟”可知,“我”是这场葬礼的见证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小说最后说“我没有后悔跟着灵车走了这一趟”点明文章是以“我”的视角展开叙事的,便于抒发情感。文章通过“我”的见闻和行动,抒发了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对冷漠群众的批判。
首尾呼应,具体、真切地展现了“我”由好奇到同情的心理变化过程。结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悄悄跟上最后面的先生,打听起死者和这奇怪的送葬仪式”和结尾“我走到那个呜咽着的可怜的年轻人身边,使劲握了握他的手”“我没有后悔跟着灵车走了这一趟”可知,开始“我”感到“好奇”,打听情况、跟随送葬队伍,结尾“我”与哈莫先生握手表示安慰,并“无悔”跟随灵车走了一趟,表现了“我”对主人公充满同情,充分展现出“我”的心路历程。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命题人:李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殿试中乙科。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曰:“臣之所欲言者,三言而已。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如木之有根,灯之有膏,鱼之有水,农夫之有田,商贾之有财。失之则亡,此理之必然也。今君臣宵旰,几一年矣,而富国之功,茫如捕风。而所行之事,道路皆知其难。汴水浊流,自生民以来,不以种稻。今欲陂而清之,万顷之稻,必用千顷之陂,一岁一淤,三岁而满矣。陛下遂信其说,即使相视地形,所在凿空,访寻水利,妄庸轻剽,率意争言。自古役人,必用乡户。今者徒闻江、浙之间,数郡顾役,而欲措之天下。单丁、女户,盖天民之穷者也,而陛下首欲役之,富有四海,忍不加恤!自杨炎为两税,租调与庸,既兼之矣,奈何复欲取庸?”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至常,神宗崩,哲宗立,复朝奉郎、知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轼旧善司马光、章惇。时光为门下侍郎,惇知枢密院,二人不相合,惇每以谑侮困光,光苦之。轼谓惇曰:“司马君实时望甚重。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惇以为然,光赖以少安。
(元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未至。以弟辙除右丞,改翰林承旨。辙辞右丞,欲与兄同备从官,不听。轼在翰林数月,复以谗请外,乃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先是,开封诸县多水患,吏不究本末,决其陂泽,注之惠民河,河不能胜,致陈(陈州)亦多水。又将凿邓艾沟与颍河并,且凿黄堆欲注之于淮,轼始至颍,遣吏以水平准之,淮之涨高于新沟几一丈,若凿黄堆,淮水顾流颍地为患。轼言于朝,从之。
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符为礼部尚书。又以其文置左右,读之终日忘倦,谓为文章之宗,亲制集赞,赐其曾孙峤。遂崇赠太师,谥文忠。
《宋史 苏轼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
B. 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
C. 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
D. 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商贾,商人的统称,在古代因经营方式的不同而有称谓上的区别,“商”要外出贩卖货物,比如《琵琶行》中“重利轻别离”的“商人”,“贾”一般有固定场所,因此有“行商坐贾”的说法。
B. 嘉祐,是宋仁宗的年号,“嘉祐二年”与《登泰山记》中的“是月丁未”不同,后者是干支纪年。
C. 庸,文中指古代以捐物代替劳役的一种赋税法,和《师说》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
D. 崩,古代对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的讳称,《赤壁赋》中的“羽化”是对道教徒之死的讳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才识兼茂,考试成绩卓异。殿试考中乙科;笔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宋代历史中只有吴育和苏轼达到了三等。
B. 苏轼坚守正道,敢于直言进谏。他以树木有根,灯有油,鱼有水,农夫有田,商贾有财的重要性为喻,劝告皇帝凝聚人心,敦厚风俗,保存纪纲。
C. 苏轼科学决策,制止治水错误。苏轼刚到颍州,就派人准确测量,发现以前治水的计划有严重错误,就上报朝廷,及时叫停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
D. 苏轼为人和善,巧妙化解矛盾。苏轼的老友司马光与章惇意见不合,章惇常常为难司马光,苏轼以许靖之事为例说服了章惇,司马光才稍得安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4. 宋高宗即位后,崇赠苏轼为太师。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明高宗这样做的理由。
【答案】10. C 11. D 12. A
13. (1)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充分发挥。
(2)借助车马的人,不是使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桨的人,不是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14. ①因为苏轼才识过人世无双。
②能够正直敢言有担当。
③心怀百姓,减轻其疾苦。
④科学测量阻水患。
⑤大局为重劝章惇。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从前许靖因虚名而无实用,被蜀先主所鄙视,法正说:‘许靖的虚名,传播天下,如果不加礼遇,必然会被当作是看轻贤人。’先主接纳了,于是让许靖做了司徒。许靖尚且不可慢待,何况司马君实呢?
“虚名无实”属于并列关系,一同陈述“许靖”,不能分开,排除AB;
“播流(于)四海”,为省略介词“于”的状语后置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崩……公卿王侯之死讳称”错误。公卿王侯之死称“薨”。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宋代历史中只有吴育和苏轼达到了三等”错误。原文“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从宋初以来,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而已。可知并非整个宋代的历史,而是宋初时期。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会”,正逢;“噤”,颤抖;“尽技”,充分发挥。
(2)“假”,借助;“利足”,走得快;“水”,游泳;“绝”,横渡。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本题分析高宗崇赠苏轼为太师的理由,主要结合文本中苏轼的生平事迹和为官政绩,进行筛选。
根据“嘉祐二年,殿试中乙科。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概括出“才识过人”;
根据“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概括出“正直敢言有担当”;
根据“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概括出“心怀百姓,减轻其疾苦”;
根据“先,开封诸县多水患……轼言于朝,从之”概括出“科学测量阻水患”;
根据“时光为门下侍郎,惇知枢密院,二人不相合,惇每以谑侮困光,光苦之。轼谓惇……”概括出“大局为重劝章惇”。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殿试考中乙科。又笔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从宋初以来,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而已。
当时王安石正在创制施行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苏轼说:“我所要说的,仅三句话而已。希望陛下凝聚人心,敦厚风俗,保存纪纲。皇上可以凭借的是人心而已。好比树木有根,灯有油,鱼有水,农夫有田,商贾有财。失去这些东西就会败亡,这是必然的道理。现在皇帝和大臣们勤于政务,已经快一年了,然而富强国家的功效,渺茫好比捕风捉影。然而要实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它的困难,汴水浑浊,自有百姓以来,不用来种植水稻。现在打算修筑陂塘使水澄清,种万顷地的水稻,必须使用千顷面积的陂塘,一年一淤积,三年陂塘就淤满了。陛下于是相信这种说法,立即派人察看地形,到处凿空,访寻水利,狂妄轻飘的人,任意争相进言。自古以来役使人,必然使用乡村农户。现在但听说江、浙之间,有几个州郡雇募役人,而且想把这一做法推行于全国。单丁、女户,是百姓中最穷苦的人,然而陛下首先想要役使他们,陛下富有四海,怎么忍心不加以抚恤!自从杨炎推行两税法,田租户调和庸役就已包括在一起了,如何又要征取庸役呢?”
当时新政天天下达,苏轼在这中间,每每借行新法之际方便百姓,百姓赖之以得到安定。调任密州知州。
调任湖州知州,苏轼上表感谢。又因为一些事不方便百姓但又不敢说,他写诗寄托讽喻,希望对国家有所补益。
苏轼到常州,神宗去世,哲宗即位,复职朝奉郎、任登州知州,召他做礼部郎中。苏轼以前和司马光、章惇友善。当时司马光任门下侍郎,章惇任枢密使,两个人意见不合,章惇常常用戏弄侮辱来为难司马光,司马光为此苦恼。苏轼对章惇说:“司马君当前的名望很重。从前许靖因虚名而无实用,被蜀先主所鄙视,法正说:‘许靖的虚名,传播天下,如果不加礼遇,必然会被当作是看轻贤人。’先主接纳了,于是让许靖做了司徒。许靖尚且不可慢待,何况司马君实呢?”章惇认为他说得对,司马光凭借这稍得安宁。
元祐三年,暂时代掌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充分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
元祐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未到任。因弟弟苏辙任尚书右丞,因此改任翰林承旨。苏辙辞去右丞,想和哥哥一同任侍从官,朝廷不许。苏轼在翰林院几个月,又因有谗言请求外调,于是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出朝任颍州知州。在此以前,开封所属各县多有水灾,官吏不推究事情的原委,决开那里的陂池湖沼,流入惠民河,惠民河不能容纳,以致陈州也多水灾。又要凿通邓艾沟和颍河并流,并且要凿开黄堆想让水流入淮河。苏轼刚到颍州,就派遣差吏用水平尺度量地形,发现淮河的涨水高出新沟近一丈,如果凿开黄堆,淮河水反而会回流向颍州地区成为灾害。苏轼向朝廷上言,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
高宗即位,追赠苏轼资政殿学士,任用他的孙子苏符为礼部尚书。又把他的文章放在身边,读起来整天忘了疲倦,说是文章的最高境界,亲自写了集赞,赏赐给他曾孙苏峤。追崇苏轼,又赠太师,谥号文忠。
(二)古代诗歌阅读(命题人:刘翠丽)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莺梭①
(南宋)刘克庄
掷柳迁乔②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注释】①诗人创作此诗时,洛阳城沦陷金人之手已达百年之久。②迁乔: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掷柳迁乔太有情”,图绘莺飞之状。黄莺儿怀着无限的情思,在林中欢快、轻盈地跳跃。
B. 黄莺“交交”而鸣的啼叫声和织机织布的声音是那么相似,作者由此联想到“交交时作弄机声”,这就使恬静的画面有了音响效果。
C. 三月的洛阳花开似锦绿柳青山,秀丽明媚,不知这些黄莺儿耗费了多少功夫,才把洛阳的河山织得这般美好?三四句构想奇妙,既出人意表,又令人叹服。
D. 全诗中,只有“掷柳迁乔”、“弄机声”两处明含暗含“梭”字,紧扣诗题
16.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15. D 16. ①对美丽春光的赞叹和无限爱惜的感情。②批判了南宋统治者对沦陷区河山的漠然无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只有‘掷柳迁乔’、‘弄机声’两处明含暗含‘梭’字”错误。四句诗中,“掷柳迁乔”、“弄机声”、“锦”、“织”句句明含暗含“梭”字,紧扣诗题。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这首诗描写了农历三月期间,洛阳花开似锦的美好春光。本诗选取了莺鸟和柳树两种素材。鸟儿在丝丝的柳绦中飞舞,让人很容易得想起丝线织成的绣品,而嘈杂的鸟鸣声也好像机器的声音。洛阳那么大,莺鸟竟然将它装点得五彩斑斓,那要飞得非常久,花非常多的功夫。所以赞美黄莺其实就是在赞美春天的勃勃生机,赞美春天带来了万物的欣欣向荣。
而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即诗人创作此诗时,洛阳城沦陷金人之手已达百年之久,而作者把想象中的洛阳春天描写的生机勃勃,从而可以看出作者对南宋统治者对沦陷区河山的漠然无情进行了批判。
(三)名篇名句默写(命题人:刘翠丽)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捕捉到“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个细节,呈现了一位内敛女子的形象,与下文“ _________ , ________”的描写相一致。
(2)南宋诗人林升诗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 _________ , _________”,也体现了类似的担忧。
(3)苏轼在《赤壁赋》中阐发江水流逝但又没有消失的道理之后,紧接着借“月”阐发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答案】 ①. 千呼万唤始出来 ②. 犹抱琵琶半遮面 ③. 佛狸祠下 ④. 一片神鸦社鼓 ⑤. 盈虚者如彼 ⑥. 而卒莫消长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始”“犹”“祠”“卒”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命题人:吴悠)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些理论概念,在《乡土中国》中也变为事实叙述。比如“__________”,费先生说,从泥土里讨生活的人,不能老是移动,他得守住土地,侍弄庄稼,争取好收成。收获季节过后,__________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里的庄稼动弹不得,侍弄庄稼的老农也像半身插在土地里。乡土社会是安定的社会,自给自足,无须往来和流动。老子产生__________ 的理想,很自然。
在《乡土中国》中,费先生为描述中国社会家庭、氏族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创造性地提出了“差序格局”一词,成为中国社会学界百年来很少见的原创概念。费先生说,西方人说到他的家,指的是夫妻和孩子,很明确。中国人的家,界限就不明确了,伸缩性很大,可以扩大到四五代人同堂的大家庭,乃至整个氏族,一表三千里。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是以某个人为中心,波浪似的向外扩散,犹如投入水中一个石子后的水纹,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形成一种“差序格局”。
在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震荡幅度或大或小,取决于入水石头的大小、中心势力的厚薄。有势力的人家,街坊可以遍及全村,村民全都可能参加其婚丧嫁娶和小孩满月、百天的庆贺活动。 穷苦人家的街坊则可能只是比邻的几家。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
19. 请根据二、三段的内容为“差序格局”下定义。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 安土重迁 周而复始 小国寡民
19. 示例:差序格局是指在乡土社会里,以个人为中心,依据亲属和地缘等私人关系向外不断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社会关系圈。
20. 作者把中国社会格局比作一圈圈的波纹;
作用效果:体现了“差序格局”的特点即亲属关系社会网络不尽相同,中国社会是以“己”为中心的。使说理具体形象、通俗易懂。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成语的意义,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从泥土里讨生活的人,不能老是移动”可知,此处应是指庄稼人不经常离开家乡的情况,故可填“安土重迁”。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第二空,此处应是指庄稼人很有规律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可填“周而复始”。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第三空,根据“自给自足,无须往来和流动”以及“老子的理想”可知,此处可填“小国寡民”。小国寡民:国家小,人民少。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炼语意,结合名著内容给概念下定义的能力。
根据第二段开头,“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原创性概念,这个概念是用来描述“乡土中国”中的社会关系圈的。
第二段“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是以某个人为中心,波浪似的向外扩散,犹如投入水中一个石子后的水纹,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及第三段“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根据“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扩散”“越推越薄”可以概括出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一层层往外扩展的,随着圈的增大,关系也越疏远,即具有差等次序。
根据第三段“在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可知,形成差序格局的形成依据是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等私人关系。
根据第三段“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震荡幅度或大或小,取决于入水石头的大小、中心势力的厚薄”可知差序格局具有伸缩变化的特点。
由此可归纳出“差序格局”的定义:差序格局是指在乡土社会里,以个人为中心,依据亲属和地缘等私人关系向外不断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社会关系圈。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语句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修辞手法来看,“波浪似的向外扩散,犹如投入水中一个石子后的水纹,一圈圈推出去”,作者描述的主体是“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也就是“中国社会格局”,喻体是“投入水中一个石子后的水纹及其一圈圈产生的波浪”,其中“似的”“犹如”等是比喻词。由此可知作者在这里把中国乡土社会格局比喻成“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而作者之所以要这么说,就是为了用每个人都肉眼可见的直观现象来形象地说明差序格局的特点,就是以“自己”为圈子中心,每个人的亲属关系都不尽相同。用直观现象说明抽象的特点,这样的手法使说理具体形象、通俗易懂。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语言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行为。如何使用语言不仅是个人习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责任问题。错误的、不良的言语行为会对他人造成危害甚至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毛泽东强调 (1) ,要对不良言语活动(“党八股”)加以批判:“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站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响许多的人。而写党八股的人们,却总是想写给许多人看的。这就非加以揭穿,把它打倒不可。”语言是一套社会规约,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按照社会契约进行有效交际的过程。因此, (2) ,就是要使自己的言语产品具有真实性。言语是一种“使人为”的活动,如果说话者“不负责任,到处害人”,那就使言语成为灾难了。尤其是写文章和做演说这类宣传活动,接受面很广,是“专门影响人的”,而当时一些同志反而持不负责任的态度,常常以八股敷衍了事。为此,毛泽东以批判党八股为突破口,要求在党内树立正确的语言观,首先是明确语言的社会责任观, (3) 。处在抗战时期,党的宣传工作要为鼓动人民的抗战热情服务,语言的形式也必须为正确的内容服务,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考虑到当时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中国传统上对文字出版物的崇拜又很严重,文风问题就更值得强调了。
21. 下列句子中的“ ”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使人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B. 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C. 中国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
D.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答案】21. A 22. (1)要整顿文风;
(2)使交际的过程有效;
(3)语言的形式要对人民负责。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使人为”引号作用为强调。
A.强调;
B.特定称谓;
C.引用;
D.否定,讽刺。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此处作为文段开头部分,提出观点,接着分析论证,结尾和开头再呼应,结合结尾“文风问题就更值得强调了”可知此处是强调文风文体,应填“要整顿文风”;
第二处,结合“因此”“就是”此处和前面内容为因果关系,和后面句子为解证关系,结合“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按照社会契约进行有效交际的过程”“就是要使自己的言语产品具有真实性”分析,此处应承接前面的结果“进行有效交际的过程”,故应填“使交际的过程有效”;
第三处,此处为承上启下句子,上承“语言的社会责任观”,下引“为鼓动人民的抗战热情服务,语言的形式也必须为正确的内容服务”,服务对象为“人民”,故应填“语言的形式要对人民负责”。
四、写作(命题人:吴悠)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达生》中有一位做鐻做得鬼斧神工的工匠梓庆,他在谈到自己的做鐻之道时说: “我准备做鐻时,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斋戒三天,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五天,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斋戒七天,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正当这个时候,我的眼里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智巧专一,而外界的扰乱全都消失。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 选择好外形与体态最与鐻相合的,这时业已形成的鐻的形象便呈现于我的眼前,然后动手加工制作;不是这样我就停止不做。这就是用我木工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成的器物疑为神鬼工夫的原因,恐怕也就出于这一点吧!”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中对工匠精神的实质也有这样的表述,“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近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部分引用梓庆为鐻的寓言故事,为鐻之前,要斋戒以静其心,使精神专一。七天后达到“忘吾有四肢形体”的高妙境界,远尘俗,忘形骸,超然物外,世间的荣衰宠辱已不在心中,外界的扰乱也不能起作用,这样纯真本性融合自然天性才达到高超的境界。
第二部分“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近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因此,追求卓越、有所作为,应具备的品质有:专心如一的热爱,尽心竭力的付出, 臻于至善的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
由此看来,要做好一件事情,只有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全身心地投入,才会深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取得卓越的成就。
行文思路上,由材料引出中心论点,一流的心性才有一流的作品。强调心态和工作的相关性,然后提出只有坚守匠心,专一精进,才能有一流的心性,才会不断走向卓越。接着论述如何达到这一高品质的境界,如摈弃浮躁风气、短视心态,追求超凡品质,志在精益求精。最后升华主旨,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只有具备匠心才能行稳致远。
立意:
1.只有匠心才能行稳致远。
2.不因外物易匠心。
3.坚守工匠精神,不断追求卓越。
4.追求卓越,精益求精。2022—2023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期末调研试题
语文学科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命题人:张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 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 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
“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写”了很多,“写”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有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 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
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
(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
材料二:
空白是中国画构图中处理黑白关系的主要手段。在《红楼梦》的画家笔法中,空白是被经常运用的一种。曹雪芹曾通过薛宝钗之口表达了他对绘画创作的见解。但作为一个精通绘画的作家,曹雪芹“自觉引进绘画技法”来进行《红楼梦》的创作,从而使其“不仅绘景、状物在妙合画理,而且写人、叙事也往往默运画学神髓,融入丹青技法”。他在作品中就特 别注意这种空白手法的运用,不时在《红楼梦》中留有空白。
《红楼梦》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语言、情节的省略及“不写之写”等以外,还利用 “矛盾”制造空白,创造出朦胧、模糊的艺术意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例如:宝玉酒醉后要撵李奶妈,但被袭人劝住了,并没有撵,而李奶妈却说宝玉撵了茜雪。这看起来相矛盾,但实际是另起了头绪,是将茜雪“出去”的一段情节通过“矛盾”制造了空白,使读者可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推想这其中的缘由。张爱玲就认为茜雪是“负气走的”,对此,倒是脂砚斋颇能理解作者的原意,他说:“照应前文,又用一‘撵’字,屈杀宝玉。然在李媪心中口中毕肖。”可见,作者笔法真是高妙,既塑造了茜雪形象,又刻画了李奶妈形象, 可谓“一石二鸟”。
这正是空白的妙处。因为像这样的情节若实写了,不但容易使笔墨轻重不均,冲淡主调色彩,而且还使情节受到了限制,显得死板不活。而这里运用以虚写实、计白当黑的空白艺术手法,则使有限的画面中生出无限烟波,创造了烟云模糊的意境,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
(摘编自曹金钟《“矛盾”与<红楼梦>中意境的创造手法》)
材料三: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 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 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1958年3月(节选自《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真假相依、有无相生、虚实相合的故事特点,说明作品中有大量的“不写之写”的艺术手法。
B. 红学研究的考证派和索隐派在对“不写之写”进行探究时,尽管忽视了“不写之写”的美学意蕴,却大大拓展了《红楼梦》历史范畴。
C. 小说创作中制造空白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随意而为,而是对已有内容的适度限制和对未写内容的有意设置,具有更加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趣。
D. “写”和“不写”影响着作品质量:“写”得越少,文本的开放性就越强,读者联想空间就越大;情节交代得越实,作品就越死板僵化。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B. 《红楼梦》通过设置前后不一致或不合常理的情节来制造矛盾,以此形成空白,引发读者探求真相,推想缘由,深入体味。
C. “不写之写”构成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能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
D. 就“写”与“不写之写”而言,“写”是主要的,“不写之写”是次要的,它是建立在“写”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空白”艺术手法一项是(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此时无声胜有声。
C.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 请列出材料一在提出“《红楼梦》中有大量“不写之写”观点后是怎样论述的。
5. 材料三中“是我的——”采用了留白,请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简析课文中设置的空白在读者感受方面的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Ⅱ(命题人:陈传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巴蒂斯特太太
莫泊桑
还得等两小时十分钟才能乘上去巴黎的快车。我在车站门前站住,一心想找点什么事情做做。
街上看不见一个人,只不时地有一只猫轻巧地跳过水沟,一条小狗急匆匆地在一棵棵树根旁闻来闻去。这时,我望见了一支送葬的队伍!
这队伍有些奇怪。送葬的只有八位先生,一位哭着,其余人友好地谈着话,没有神父伴送。队伍走得匆忙,一切从简,也没有宗教仪式。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悄悄跟上最后面的先生,打听起死者和这奇怪的送葬仪式。那先生真是热心肠,他压低声音告诉我:这是一位年轻的太太,自杀的,所以不能举行宗教仪式安葬。走在最前头哭着的是她的丈夫。
死者保尔·哈莫夫人,是本地一位富商丰塔内尔先生的女儿。11岁那年,她遭到了一件可怕的意外:一个仆人把她糟蹋了。她受到严重摧残,几乎送了命。
小姑娘带着耻辱的烙印,慢慢地长大。在全城人的心目中,她是妖魔、怪物。她从街上走过,人人都转过脸去。人们低声地这样说:“您知道吧,那个小丰塔内尔!”女孩子们下午都到林荫大道上玩耍,她总是一个人脸色凄怆地看着。有时她实在想跟她们一起玩,于是畏畏缩缩、提心吊胆地往前移动,自惭形秽似地偷偷混到孩子中间。这时候,坐在长凳上的那些母亲、女仆、姑母、姨母都立刻奔过来,抓住由她们照看的小姑娘们的手,粗暴地把她们拉走。剩下小丰塔内尔一个人惊慌失措,抽噎哭泣……
她长大了,情形更糟了。每次上街她都低垂着眼皮。很少有人招呼她。那些年轻姑娘像躲鼠疫患者那样躲着她。有几个小流氓管她叫“巴蒂斯特太太”,这是侮辱了她,毁了她一生的那个仆人的名字。
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痛苦;因为她不大说话,从来不笑。她的父母见了她,也显得很不自在,好像她犯了不可补救的过错,应该恨她一辈子似的。
她长得很好看,白净脸,细高个儿,文雅脱俗。如果没有那件事,我也会很喜欢她的。一年半以前,我们这儿来了一位新区长,还带来了他的私人秘书,一个有点古怪的年轻人。他看见丰塔内尔小姐,一见钟情。他追求她,向她求婚,娶她做了妻子。他脸皮厚,带了新娘到处拜客,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后来,大家有点忘怀了,她在社会上也有了地位。
她把她丈夫当成神那样崇敬。是他恢复了她的名誉;是他蔑视舆论,抵挡了各种侮辱; 一句话,他完成了一桩很少人干得出的勇敢行为。
她怀了孕。消息传开后,连最斤斤于小节的人也为她打开大门,好像怀孕把她的污点一下子洗干净了……
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了,这时正碰上我们庆祝节日。区长主持音乐比赛,让他的私人秘书发奖牌。
您也知道,在这种事情里,总会有嫉妒和竞争。
轮到莫尔米隆镇的乐队队长领奖了。他们只得了个二等奖。总不能让大家都得一等奖啊,是不是?
秘书把奖牌递给这个人的时候,这个人竟把奖牌朝他的脸上扔过去,一边大声喊道:“你可以把这个奖牌留给巴蒂斯特。你甚至应该发给他一等奖牌。”
当时有很大一堆老百姓在场,他们笑了起来。老百姓是没有慈悲心,也不大知道分寸的。于是所有的眼睛都转向这位可怜的太太。
先生,您看见过一个女人发疯吗?她一连三次站起来,又倒在她的座位上,她好像要逃走,可又明白自己决不能穿过周围这一大堆人。
人群里不知哪个地方有人又喊了起来:“喂!巴蒂斯特太太!”于是,人声鼎沸,有欢笑声,也有喊叫声。这一片人海波涛汹涌,闹声喧天;所有的人头都在攒动。大家都在重复说那句话,都踮起脚要看看这个女人的表情;有些做丈夫的把老婆举高了看;还有人在打听:“是哪一个?穿蓝的那个吗?”孩子们学公鸡叫:到处都响起了狂笑声。
她不再动弹了,好像被陈列在那里供大家观赏一样。她不能逃走,不能动一动,也不能把脸掩藏起来。她的眼皮急促地眨巴着,好像有一道强烈的光刺得她的眼睛睁不开;她像一匹爬高坡的马那样喘着气。
她这样子真叫人心都碎了。
哈莫先生掐着那个粗暴无礼的家伙的脖子,他们在一片可怕的混乱之中,倒在地上滚来滚去。庆祝仪式中断了。
一个钟头以后,哈莫夫妇回家去,那年轻的妇人从受到侮辱的那一刻起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是浑身哆嗦得好像有一根弹簧弹动了她全身所有的神经,她突然跨过桥上的栏杆,跳进了河里,她的丈夫没有来得及抓住她。
桥洞下水很深。隔了两个钟头才把她捞起来。当然她已经死了。
说到这儿,讲故事的人住了口。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就她的处境,这也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有些东西是没法擦掉的。”
我们这时已走进了公墓。棺材放进墓穴后,我走到那个呜咽着的可怜的年轻人身边,使劲握了握他的手。
他眼泪汪汪,惊奇地看看我,然后说:“谢谢,先生。”我没有后悔跟着灵车走了这一趟。
(有删改)
在这篇看似简单平静的故事中,却藏着浑浊不堪的社会风气和不忍直视的丑恶人性,两者的相互交织,像是翻云覆雨的手掌,将人物命运玩弄于其中。读这篇故事,就像是一根细针缓缓戳进内心深处,随着不断加深的刺痛感,让人顿然醒悟并开始反思当今。
如果说众人的排斥和厌恶是因为自身愚昧而产生的非善意行为,那么亲生父母的种种表现则无法让人轻易地归咎在愚昧中;因为这种愚昧俨然超越了道德和亲缘的力量,它不再是单纯的认知悲剧,而是更深层次的因素所导致的认知灾难。
社会制度是不公平的,但是身为女性的人们却无法拥有强大的力量与之对抗,便只能选择麻木的妥协,并且强迫说服自己身处在美好公正的世界中;为了维护这种虚幻的美好表象,也只好把恶性事件的责任归罪到受害者身上。所以啊,这抹不掉的东西,不再是丰塔内尔的不幸,而是世人眼中黑白颠倒的丑与恶。当内心的认知和评判发生了错乱,人们所信奉的真善美和神灵救赎也成了最大的笑话。丰塔内尔的葬礼便是莫泊桑对愚昧众生的最大讽刺。
生活在社会的大染缸中,虽然我们无法彻底消除种种荒诞和愚昧,但可以选择保持自己的善良来向冷漠的社会传递丝丝温暖。能够对身外之事保持清醒的认知,以怜悯之心摘除自身偏见,才不会让自己在浊世中失去应有的颜色。
(摘自葶子《巴蒂斯特太太:用荒唐控诉社会风气,用悲剧诘问丑恶人性》)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始写送葬队伍的“奇怪”。人少、没有悲伤氛围、没有宗教仪式,这不合乎西方人习俗葬礼,既暗示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巧设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 “于是畏畏缩缩、提心吊胆地往前移动,自惭形秽似地偷偷混到孩子中间”。孩童的天性是好玩。“移动”“混”等与孩童天真活泼的本性完全不同的细节描写充分显示了小姑娘害羞和胆小的心理。
C. 音乐会丰塔内尔丈夫发奖牌招来嫉妒,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得故事又起波澜,丰塔内尔的厄运再次来临。
D. “浑身哆嗦得好像有一根弹簧弹动了她全身所有的神经”,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丰塔内尔受到侮辱后惊恐不安的神态,为她最终跳河充分蓄势。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我”看到猫、狗的情景,既写出“我”的百无聊赖,也衬托出街道的冷清,与接下来送葬队出现的气氛相吻合。
B. 小说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写全城人对小丰塔内尔的鄙弃和歧视,这些自然给小姑娘幼小的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
C. “他脸皮厚,带了新娘到处拜客,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厚脸皮”为贬词褒用,赞扬哈莫先生敢于同浑浊的社会风气和丑恶的人性作斗争的精神与勇气。
D. 小说语言简约朴实,但内涵很丰富。在看似平常的叙事中,表达的作者复杂的情感,更彰显出深刻的批判现实的力量。
8. 哈莫夫人被“无形的枷锁”所绞杀,小说中“枷锁”具体指哪些?
9. 小说最后说“我没有后悔跟着灵车走了这一趟”,请结合文本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命题人:李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殿试中乙科。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曰:“臣之所欲言者,三言而已。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如木之有根,灯之有膏,鱼之有水,农夫之有田,商贾之有财。失之则亡,此理之必然也。今君臣宵旰,几一年矣,而富国之功,茫如捕风。而所行之事,道路皆知其难。汴水浊流,自生民以来,不以种稻。今欲陂而清之,万顷之稻,必用千顷之陂,一岁一淤,三岁而满矣。陛下遂信其说,即使相视地形,所在凿空,访寻水利,妄庸轻剽,率意争言。自古役人,必用乡户。今者徒闻江、浙之间,数郡顾役,而欲措之天下。单丁、女户,盖天民之穷者也,而陛下首欲役之,富有四海,忍不加恤!自杨炎为两税,租调与庸,既兼之矣,奈何复欲取庸?”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至常,神宗崩,哲宗立,复朝奉郎、知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轼旧善司马光、章惇。时光为门下侍郎,惇知枢密院,二人不相合,惇每以谑侮困光,光苦之。轼谓惇曰:“司马君实时望甚重。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惇以为然,光赖以少安。
(元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未至。以弟辙除右丞,改翰林承旨。辙辞右丞,欲与兄同备从官,不听。轼在翰林数月,复以谗请外,乃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先是,开封诸县多水患,吏不究本末,决其陂泽,注之惠民河,河不能胜,致陈(陈州)亦多水。又将凿邓艾沟与颍河并,且凿黄堆欲注之于淮,轼始至颍,遣吏以水平准之,淮之涨高于新沟几一丈,若凿黄堆,淮水顾流颍地为患。轼言于朝,从之。
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符为礼部尚书。又以其文置左右,读之终日忘倦,谓为文章之宗,亲制集赞,赐其曾孙峤。遂崇赠太师,谥文忠。
《宋史 苏轼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
B. 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
C. 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
D. 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商贾,商人的统称,在古代因经营方式的不同而有称谓上的区别,“商”要外出贩卖货物,比如《琵琶行》中“重利轻别离”的“商人”,“贾”一般有固定场所,因此有“行商坐贾”的说法。
B. 嘉祐,是宋仁宗的年号,“嘉祐二年”与《登泰山记》中的“是月丁未”不同,后者是干支纪年。
C. 庸,文中指古代以捐物代替劳役的一种赋税法,和《师说》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
D. 崩,古代对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的讳称,《赤壁赋》中的“羽化”是对道教徒之死的讳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才识兼茂,考试成绩卓异。殿试考中乙科;笔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宋代历史中只有吴育和苏轼达到了三等。
B. 苏轼坚守正道,敢于直言进谏。他以树木有根,灯有油,鱼有水,农夫有田,商贾有财的重要性为喻,劝告皇帝凝聚人心,敦厚风俗,保存纪纲。
C. 苏轼科学决策,制止治水错误。苏轼刚到颍州,就派人准确测量,发现以前治水的计划有严重错误,就上报朝廷,及时叫停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
D. 苏轼为人和善,巧妙化解矛盾。苏轼的老友司马光与章惇意见不合,章惇常常为难司马光,苏轼以许靖之事为例说服了章惇,司马光才稍得安宁。
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4. 宋高宗即位后,崇赠苏轼为太师。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明高宗这样做的理由。
(二)古代诗歌阅读(命题人:刘翠丽)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莺梭①
(南宋)刘克庄
掷柳迁乔②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注释】①诗人创作此诗时,洛阳城沦陷金人之手已达百年之久。②迁乔: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掷柳迁乔太有情”,图绘莺飞之状。黄莺儿怀着无限的情思,在林中欢快、轻盈地跳跃。
B. 黄莺“交交”而鸣的啼叫声和织机织布的声音是那么相似,作者由此联想到“交交时作弄机声”,这就使恬静的画面有了音响效果。
C. 三月的洛阳花开似锦绿柳青山,秀丽明媚,不知这些黄莺儿耗费了多少功夫,才把洛阳的河山织得这般美好?三四句构想奇妙,既出人意表,又令人叹服。
D. 全诗中,只有“掷柳迁乔”、“弄机声”两处明含暗含“梭”字,紧扣诗题。
16.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三)名篇名句默写(命题人:刘翠丽)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捕捉到“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个细节,呈现了一位内敛女子形象,与下文“ _________ , ________”的描写相一致。
(2)南宋诗人林升诗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 _________ , _________”,也体现了类似的担忧。
(3)苏轼在《赤壁赋》中阐发江水流逝但又没有消失的道理之后,紧接着借“月”阐发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命题人:吴悠)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些理论概念,在《乡土中国》中也变为事实叙述。比如“__________”,费先生说,从泥土里讨生活的人,不能老是移动,他得守住土地,侍弄庄稼,争取好收成。收获季节过后,__________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里的庄稼动弹不得,侍弄庄稼的老农也像半身插在土地里。乡土社会是安定的社会,自给自足,无须往来和流动。老子产生__________ 的理想,很自然。
在《乡土中国》中,费先生为描述中国社会家庭、氏族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创造性地提出了“差序格局”一词,成为中国社会学界百年来很少见的原创概念。费先生说,西方人说到他的家,指的是夫妻和孩子,很明确。中国人的家,界限就不明确了,伸缩性很大,可以扩大到四五代人同堂的大家庭,乃至整个氏族,一表三千里。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是以某个人为中心,波浪似的向外扩散,犹如投入水中一个石子后的水纹,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形成一种“差序格局”。
在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震荡幅度或大或小,取决于入水石头的大小、中心势力的厚薄。有势力的人家,街坊可以遍及全村,村民全都可能参加其婚丧嫁娶和小孩满月、百天的庆贺活动。 穷苦人家的街坊则可能只是比邻的几家。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根据二、三段的内容为“差序格局”下定义。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语言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行为。如何使用语言不仅是个人习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责任问题。错误的、不良的言语行为会对他人造成危害甚至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毛泽东强调 (1) ,要对不良言语活动(“党八股”)加以批判:“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站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响许多的人。而写党八股的人们,却总是想写给许多人看的。这就非加以揭穿,把它打倒不可。”语言是一套社会规约,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按照社会契约进行有效交际的过程。因此, (2) ,就是要使自己的言语产品具有真实性。言语是一种“使人为”的活动,如果说话者“不负责任,到处害人”,那就使言语成为灾难了。尤其是写文章和做演说这类宣传活动,接受面很广,是“专门影响人的”,而当时一些同志反而持不负责任的态度,常常以八股敷衍了事。为此,毛泽东以批判党八股为突破口,要求在党内树立正确的语言观,首先是明确语言的社会责任观, (3) 。处在抗战时期,党的宣传工作要为鼓动人民的抗战热情服务,语言的形式也必须为正确的内容服务,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考虑到当时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中国传统上对文字出版物的崇拜又很严重,文风问题就更值得强调了。
21. 下列句子中的“ ”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使人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B. 也许因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C. 中国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
D.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四、写作(命题人:吴悠)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达生》中有一位做鐻做得鬼斧神工的工匠梓庆,他在谈到自己的做鐻之道时说: “我准备做鐻时,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斋戒三天,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五天,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斋戒七天,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正当这个时候,我的眼里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智巧专一,而外界的扰乱全都消失。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 选择好外形与体态最与鐻相合的,这时业已形成的鐻的形象便呈现于我的眼前,然后动手加工制作;不是这样我就停止不做。这就是用我木工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成的器物疑为神鬼工夫的原因,恐怕也就出于这一点吧!”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中对工匠精神的实质也有这样的表述,“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近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