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竹里馆
王维
【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走近作者
王维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
【代表作】诗作《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写作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字词注释
字词注释
⑴竹里馆:
⑵幽篁(huáng):
⑶啸(xiào):
⑷深林:
⑸相照:
⑹长啸:
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深的竹林。
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指“幽篁”
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也指吹口哨。
朗读诗歌
朗读诗歌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huáng) /里,
弹琴/复/长啸(xiào)。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huáng) 里,
弹琴/复长啸(xiào)。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大意: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
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
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景物:
“幽篁”“深林”“明月”
人物活动:
“独坐”“弹琴”“长啸”
——宁静闲适
——淡泊惬意
赏诗歌
竹里馆,建在竹林深处的屋舍 ,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
(资料补充:王维晚年曾隐居陕西蓝田辋川,这里环境清幽,以湖为中心,王维在屋舍旁边依自然景物设了二十个景点,比如“白石滩”、 “临湖亭”、 “竹里馆”等,以此独享“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诗人闲暇时每到一个景点便赋诗一首,与好友裴迪各作二十首结集《辋川集》。)
让我们悄悄走近王维,去参观他的竹里馆。
题解
竹 里 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味道
诗情画意读诗歌
竹 里 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味道
诗情画意读诗歌

:诗人主观情感

:诗中客观形象



意象
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
1、绘诗中之画
(1)请找出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
幽篁、深林、明月、琴
(2)结合诗中意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你看到的画面。(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想象联想探诗意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东坡
2、配画中之声
明月当空,竹林清幽,诗人陶醉在这怡人的景色之中!
如果让你为这幅画配上背景音乐,让画活起来,你会将哪些声音糅合于其中呢?
想象联想探诗意
想象联想探诗意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江上琴兴
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资料链接:古琴]
(líng)
想象联想探诗意
啸:撮(cuō)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打口哨。
典故“苏门啸 ”
当年“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去拜访一位隐居苏门山里的高士孙登,可无论他谈什么话,孙登都不回答,阮籍只得长啸几声,起身离去,没想到走到半山腰,忽然听到一阵啸声,穿林而来,如数鼓合奏,如鸾凤鸣叫,原来是孙登在用“啸”声回应他。遂归著
《大人先生传》。
[资料链接:“啸”]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
想象联想探诗意
以声衬静
景:
清幽
1、再读诗歌,悟人之志趣
诗中有景有声更有人!诗人在此独坐、弹琴、长啸,从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
思考探究悟诗情
方法小贴士:
①找意象
②找关键词
③品内涵
④析情感
人:?
宴会 、烹饪 、饮酒、伶人及其表演、杂耍、摔跤、幻术、驯兽表演、舞蹈、戏剧、傀儡戏、说书、打猎、蹴鞠、马球、斗鸡、投壶……
——《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 》
竹: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通常被用来表示文人君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德。
苏东坡: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朱熹:我种南窗竹,戢[jí]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资料链接:竹]
1、再读诗歌,悟人之志趣
诗中有景有声更有人!诗人在此独坐、弹琴、长啸,从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
思考探究悟诗情
方法小贴士:
①找意象
②找关键词
③品内涵
④析情感
人:?
高雅
安闲自得
高洁脱俗
淡泊
宁静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
幽篁 深林 明月
诗中的人物有哪些活动?
独坐 弹琴 长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月夜,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吹出长长的口哨,好不快乐。在深深的竹林里,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人不知”“来相照”运用了什么修辞?
赏析诗歌中拟人的修辞手法答题技巧:
1.准确指出诗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板:
这首(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人的性格(情感),生动地写出了……的情态,表达了……的感情。
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两句。
在深深的竹林里,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诗人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月亮以人的性情,写月亮殷勤相伴,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高雅志趣。
这首诗的主旨是?
本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宁静淡泊的心境和高雅绝俗的境界。
课堂小结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读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1.读背景,近作者。
2.划节奏,美美读。
3.学方法,牢牢记。
4.品语言,想画面。
5.抓意象,悟情感。
拓展延伸
总结赏析诗歌的方法:
拓展延伸
鹿柴zhài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拓展延伸
按上面总结的方法,试着鉴赏
课外作业
收集王维诗集中体现他“诗中有画”的诗句或“以动衬静”的诗句。
例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课外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