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作业设计 落实中央“双减”政策与教育部“五项管理”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 2022 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通过“感受与欣赏”和“表现”这两个领域,使学生感知理解音乐的体裁与风格,提升音乐审美感知和学习音乐相关文化。 一、作业设计目标: 1.体验型作业: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观看《狮子王》视频认识狮子,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练习型作业:感知乐曲、加强听辨乐器的能力。通过探索、 体验,了解钢琴所表现的狮子叫声、管弦乐器所刻画的狮子行进的过程,反映钢琴和管弦乐器在乐器中的表现力。 3.探究型作业:了解钢琴属于键盘乐器,结合课上知识和 课下资料查阅,可自制乐器,激发学生对器乐的探索和热爱。 二、实施过程与策略: 从了解电影作品《狮子王》到乐曲欣赏,再到乐曲重难点分析、 自制乐器实践,让学生能够在音乐感知、体验和创造过程中层层递进,起到与课堂内容有效衔接和巩固与拓展的作用。体验型作业(第一课时) 体验型作业 1.查阅资料(难易程度:小)通过互联网、 阅读书目等方式进一步了解 作曲家:圣桑(法国)生平。 2.观看电影《狮子王》视频(难易程度:小) 初步了狮子王辛巴的成长故事,熟悉电影插曲。 是否观看 观看打一个是否记得住 记得打两个自我评价是否打满作者生平了解电影《狮子王》设计意图:为音乐欣赏做好基本的背景知识储备。 能力层次:学习理解练习型作业(第二课时) 二、练习型作业 1.视听一一练习型作业(难易程度:) 聆听乐曲,请同学们在表格中打√找到所到的主奏乐器,并能够随音乐发展写出主奏乐器的演奏次数: 主奏乐器小提琴钢琴大提琴打击乐是否出现出现次数2.模唱,用lu模唱主题旋律 3.随图谱打节奏 设计意图:以聆听形式,帮助学生熟悉主奏乐器,听辨演奏次数,随音乐图形谱打节奏,加深对乐曲的理解。探究性作业(第三课时) 探究型作业 听辨和认识钢琴的声音(难易程度:大) 2.自制乐器作业(难易程度:) 作业说明:在家找几个干净的碗灌入高低不同的水, 再找一个木棒或小勺击打乐完成伴奏。 形式有:敲击搅拌等也可自由发挥。 思考:自制乐器能模仿什么动物的声音。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音乐分辨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总结学校: 姓名: 班级:《狮王进行曲》是一首管弦乐合奏作品。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管弦乐组 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一曲。乐曲借用“进行曲”的体裁来刻画狮王及其行进 时的威严。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相信每位同学都有不同的收获,请你谈谈对《引子与狮王进行曲》这首乐曲的理解和感受。三、效果分析 这是一首欣赏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描绘性。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音乐,通过这三项作业的完成大部分学生音乐感受力提高了,查阅、聆听 90%的同学能够完成,80%以上的同学达到优秀。模唱部分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学生可以随乐曲唱出主题,学生对于旋律的变化听辨可以做出简单的判断,由之前的被动欣赏变为主动聆听。通过观看视频,聆听音乐,直观的看到乐器的外形、演奏方法感受到乐器的音色特点对应的作品的角色,帮助学生真正地认识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真正看懂、听懂音乐作品《引子与狮王进行曲》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四、案例反思: 本课时的作业做到了分层设计,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等三种层次的作业设计,新颖的设计更加吸一年级的52个学生,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在以后的设计中,我会更加结合拓展和实践作业,让学生从中收获了自信,获得了成就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