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生物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有利于携带氧气
B. 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的嵴为酶提供了大量附着位点
C.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有利于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D. 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提高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1.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2.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
3.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留出更大的空间给血红蛋白,利于携带氧气,A正确;
B.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的嵴增大了内膜的面积,可以为相关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B正确;
C.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有利于细胞分裂时着丝点(着丝粒)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平均移向两极,有利于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平均分配,C正确;
D.卵细胞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较小,物质交换效率较低,D错误。
故选D。
2. 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定位在液泡膜上的ATP水解酶使液泡酸化(H+浓度高)。液泡酸化消失是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具体机制如图所示(Cys为半胱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
B. 抑制液泡膜上Cys转运蛋白的活性也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
C. O2在线粒体基质中与[H]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D. 图示过程说明液泡和线粒体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详解】A、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其内部H+浓度高,细胞质基质中的H+在ATP水解酶的协助下逆浓度梯度进入液泡,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是液泡酸化消失,H+不能顺浓度梯度运出液泡,Cys不能借助液泡膜两侧H+浓度梯度提供的电化学势能进入液泡,导致细胞质基质中Cys的浓度增大,抑制Fe进入线粒体发挥作用,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由此推测,抑制液泡膜上Cys转运蛋白的活性也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B正确;
C、O2在线粒体内膜上与[H]结合形成水,C错误;
D、题图过程中液泡酸化消失,线粒体功能异常,体现了液泡和线粒体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D正确。
故选C。
3. 科学的操作过程对实验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测蛋白质时,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充分混匀后加入组织样液中
B. 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时,为了看清细胞的边缘和细胞核,将视野调暗
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迅速重复1~2次
D. 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可以直接观察
【答案】B
【解析】
【分析】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
【详解】A、检测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不能混合使用,应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A错误;
B、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时,要将视野亮度调暗,以方便看清细胞的边缘和细胞核,B正确;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等滤液干了之后再重画1-2次,C错误;
D、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用拇指轻压盖玻片后观察,D错误。
故选B。
4. 一个标准的细胞周期一般包括4个时期: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细胞分裂期(M期)。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可分为3类:①周期中细胞:细胞周期会持续运转,如造血干细胞;②G0期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停止分裂,如肝脏细胞;③终末分化细胞:终身不再分裂,如骨骼肌细胞。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终末分化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B. G0期细胞可以执行特定的功能
C. 在某些条件下,G0期细胞可进入G1期
D. 与DNA合成有关的酶在G2期合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1、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连续分裂,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2、DNA合成前期(G1期)主要进行与DNA复制有关蛋白质以及RNA的合成。
【详解】A、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终末分化细胞不再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A正确;
B、肝脏细胞属于G0期细胞,能执行特定的功能,B正确;
C、G0期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停止分裂,在某些条件下,可发生分裂,转变成G1期细胞,C正确;
D、S期开始DNA合成,与DNA合成有关的酶应该在G1期合成,D错误。
故选D。
5. 以有丝分裂的细胞为例,下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BC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发生DNA复制
B. DE时刻,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
C. AB段和EF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
D. DF段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AC段表示分裂间期,CD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DE表示着丝粒分裂,EF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末期。
【详解】A、BC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由1:1变为1:2,出现的原因是DNA复制,A正确;
B、DE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由1:2变为1:1,出现的原因是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B正确;
C、AB段表示分裂间期中DNA没有复制的时期,即G1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末期,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AB段和EF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C正确;
D、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DF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D错误。
故选D。
6. 下图是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过程的作用效果会引起细胞内生物膜面积减小
B. ③过程会使酪氨酸酶活性升高
C. ④过程可能引起细胞内基因突变
D. ⑤可来自辐射、有害物质入侵和细胞内的氧化反应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通常把细胞内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因氧化反应、辐射以及有害物质的刺激而产生,进而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物分子,最为严重的是攻击生物膜上的磷脂分子,产物同样是自由基,进而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生物膜损伤极大,此外自由基还会攻击蛋白质分子时期活性下降、攻击DNA,引起基因突变,进而导致细胞衰老。
详解】A、①②过程自由基攻击磷脂分子,破坏细胞内生物膜,使生物膜面积减小,A正确;
B、③过程自由基进攻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会导致酪氨酸酶的活性下降,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降低,B错误;
C、④过程自由基攻击DNA,可引起基因突变,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C正确;
D、⑤自由基的产生途径有辐射、有害物质的入侵和细胞内的氧化反应等,D正确。
故选B。
7. 如图为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a~e表示不同的细胞,①~③表示细胞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表示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B. 细胞d中与唾液淀粉酶合成相关的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C. ②表示细胞分化,细胞进入③过程后代谢减慢
D. 细胞a→b→c、d、e→衰老、凋亡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同一生物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基因,且每个体细胞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但由于细胞分化,即基因发生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所含的RNA和蛋白质种类有所差别。题图分析,细胞c、d、e和a在形体结构上有差别,所以①属于细胞增殖,②形成了不同形态结构的细胞,所以②属于细胞分化;
【详解】A、结合图示可知,过程①产生的子细胞与a相同,因而可表示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A正确;
B、细胞d是肠上皮细胞,其中含有控制唾液淀粉酶合成的基因,但在该细胞中与唾液淀粉酶合成相关的基因处于关闭状态,B正确;
C、②过程表示细胞分化,③过程表示细胞走向衰老、凋亡的过程,衰老细胞表现为代谢缓慢,据此可知,进入③过程的细胞代谢减慢,C正确;
D、细胞a→细胞b→细胞c、d、e→衰老凋亡,体现了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不是全能性的表现,细胞全能性指的是细胞具有发育成各种组织细胞以及完整个体的潜能,D错误。
故选D。
8. 真核细胞的自噬主要有三种形式:微自噬(溶酶体膜或液泡膜直接内陷包裹底物并降解的过程)、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如图表示某种巨自噬的过程,其中自噬小体来自内质网,溶酶体来自高尔基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进行微自噬时,离不开生物膜的流动性
B. 细胞进行图示巨自噬的产物中有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C. 自噬溶酶体内可以发生不同生物膜的降解过程
D. 有些离开高尔基体的小囊泡可合成多种水解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车间”。
【详解】A、细胞进行微自噬时,溶酶体膜或液泡膜会内陷并包裹底物,该过程需借助于生物膜的流动性,A正确;
B、细胞进行图示巨自噬时,能将底物蛋白降解,产生的游离氨基酸可用于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C、自噬溶酶体可以降解自噬小体的部分生物膜以及衰老的线粒体膜,C正确;
D、溶酶体来自高尔基体,但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错误。
故选D。
9.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
B. “F1(YyRr)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雌或雄配子”属于假说内容
C. 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D. “设计测交实验”是演绎推理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详解】A、“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孟德尔实验发现的问题,A错误;
B、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属于假说内容,B错误;
C、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C正确;
D、“设计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即为演绎推理的过程,D正确。
故选A。
10. 某植物果实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类型,是由一对等位基因(E和e)控制。用一株红色果实植株和一株白色果实植株杂交,F1既有红色果实也有白色果实,让F1自交产生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F2代中EE的植株占1:4
B. 图中P、F1、F2的红色果实的基因型均相同
C. F2中红色果实:白色果实=5:3
D. F2中白色果实植株自交,子三代中纯合子占2/3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F1白色果实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白色果实是显性性状,红色果实是隐性性状。
【详解】A、由题图可知,亲本白色果实和红色果实杂交,F1既有红色果实,又有白色果实,说明亲本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是隐性纯合子,F1白色果实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红色果实是隐性性状,白色果实是显性性状,可知F1含有1/2ee、1/2Ee,各自自交后代中EE占1/2×1/4=1/8,A错误;
B、因为红色果实是隐性性状,故图中P、F1、F2的红色果实的基因型均相同,均是ee,B正确;
C、F1中红色果实占1/2,白色果实占1/2,F1红色果实自交得到的F2全部是红果,F1白色果实自交得到F2中,红色果实∶白色果实=1∶3,所以F2中红色果实与白色果实的理论比例是(1/2+1/2×1/4) ∶(1/2×3/4) =5∶3,C正确;
D、F2中白色果实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Ee=1:2,EE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Ee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Ee:ee=1:2:1,则F2中白色果实植株自交,子三代中纯合子占1/3+2/31/2=2/3,D正确。
故选A。
11. 在进行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时,某同学设置了如图所示的4个桶,桶内放入了有字母标注的小球。实验时需分别从雄1、雄2、雌1、雌2四个桶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记录后将小球分别放回原处,重复10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第6次抓取并组合出YYRR的概率是1/16
B. 雌1和雌2共同表示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
C. 从雄1和雄2中各随机取出1个球,表示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
D. 从雄1、雄2、雌1、雌2中各随机抓取1个小球的基因组合类型有12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雄1、雄2、雌1、雌2四个桶,每个桶均表示一对等位基因,从每个桶中拿出一个球是模拟分离定律,从雄1、雄2中分别拿出一个球组合在一起是模拟自由组合定律,由图可知,雌1和雌2共同表示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雄1和雄2共同表示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
【详解】A、据图可知,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均为YyRr,所以每次抓取并组合出YYRR的概率是1/16,A正确;
B、雌1、雌2每个桶均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所以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B正确;
C、雄1、雄2每个桶均表示一对等位基因,从雄1和雄2中各随机取出1个球是模拟自由组合定律,所以表示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C正确;
D、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均为YyRr,所以从雄1、雄2、雌1、雌2中各随机抓取1个小球的基因组合类型有16种,D错误。
故选D。
12.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示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红色对黄色为显性)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型有3种,基因型有4种
B. 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5种表型
C. 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约为1/4
D. 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占1/3
【答案】CD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基因型有2(Aa、aa)×2(Rr、rr)=4种,表型有小花瓣黄色、小花瓣红色和无花瓣共3种,A正确;
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3(AA、Aa、aa)×3(RR、Rr、rr)=9种基因型、2(大花瓣、小花瓣)×2(红色、黄色)+1无花瓣=5种表型,B正确;
C、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有花瓣植株A___=3/4,AaRr在子代所占比例为1/2×1/2=1/4,则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约为1/4÷3/4=1/3,C错误;
D、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基因型为A_R_=3/4×1/2=3/8,D错误。
故选CD。
二、不定项选择题
13. 甲、乙、丙图分别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丁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反应速率不再上升是因为受到酶浓度的限制
B. 图乙中,a点到b点的变化是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逐渐被破坏
C. 图丙可表示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D. 如果适当降低温度,则图丁中生成氨基酸的量的最大值将减小
【答案】CD
【解析】
【分析】1、分析图甲:酶浓度一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增大,超过一定的浓度时,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不再增大。
2、图乙:该曲线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增大,反应速率升高,超过35℃后,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降低,该酶的最适宜温度是35℃左右。
3、图丙:该图反映的是不同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pH升高,反应速率升高,超过8后,pH升高,反应速率降低,该酶的最适宜PH是8左右。
4、图丁:该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随着时间延长,氨基酸达到一定量不在增加,说明底物消耗完了。
【详解】A、甲图表明,反应物浓度超过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此时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浓度,A正确;
B、超过最适温度后,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故图乙中,a点到b点的变化是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逐渐被破坏使酶的活性降低,B正确;
C、胃蛋白酶的最适pH在1.5左右,与图示中最适pH为8.0左右不符,C错误;
D、丁图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曲线,温度降低后酶的活性降低,底物完全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延长,但最终生成氨基酸的总量不变,D错误。
故选CD。
14. 生物学知识中的“比值”是一种数学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表示生命过程中两种(个)密切相关的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对各种“比值”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运动员在百米冲刺时,细胞呼吸CO2释放量/O2吸收量的值变大
B. 降低环境中CO2浓度时,短时间内植物叶绿体中C3/C5的值变小
C. 细胞内发生质壁分离时,原生质体的体积/整个细胞的体积的值变大
D. 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的值变大
【答案】AC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消耗有机物、氧气、水,生成二氧化碳、水,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消耗有机物,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释放少量能量。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场所: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中,主要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两个过程;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主要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过程。
有丝分裂:①间期:DNA分子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②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③中期: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其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④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④末期:染色体解螺旋为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植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动物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
【详解】A、运动员在百米冲刺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运动员在百米冲刺时不会改变细胞呼吸CO2释放量/O2吸收量的值,A错误;
B、降低环境中CO2浓度时,CO2的固定减弱,短时间内,C5含量增加,C3含量减少,植物叶绿体中C3/C5的值变小,B正确;
C、细胞内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壁伸缩性小,原生质层伸缩性大,原生质体体积缩小,细胞体积基本不变,因此原生质体的体积/整个细胞的体积的值变小,C错误;
D、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DNA数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加倍,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的值变大,D正确。
故选AC。
15.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2n=28)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A+对A和a为显性,A对a为显性),其中基因A+控制红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蓝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黄色素的形成,含有相应色素就开相应颜色的花。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植物群体中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有6种
B. 黄色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C. 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可能出现三种花色的植株
D. 若亲本均为杂合子,则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A+控制红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蓝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黄色素的形成,所以红花植物的基因型有A+A+、A+A、A+a,蓝花植物的基因型有AA、Aa,黄花植物的基因型有aa。
【详解】A、该雌雄同株植物群体中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有3种纯合的,3种杂合的,共有6种,A正确;
B、黄色植株是隐性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B正确;
C、基因型为A+a的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Aa的蓝花植物杂交,后代有三种花色,C正确;
D、若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A+a,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若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Aa,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若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Aa,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D错误。
故选D。
16. 某二倍体植物的高秆与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该等位基因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该两对等位基因用A/a、B/b表示。某高秆植株(甲)自交,所得中高秆:矮秆=15∶1。下列描述支持“15∶1”的是( )
A. 当甲的基因型为Aa时,其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中A与a的比值均为3:1
B. 当甲的基因型为AaBb时,其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中AB∶Ab∶aB∶ab为1:1:1:1
C. 当甲的基因型为Aa时,其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中A与a的比值分别为1∶1、7∶1
D. 当甲的基因型为AaBb时,其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只有AB与ab且比值均为2∶1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
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当甲的基因型为时,若其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中与的比值均为3:1,则中(矮秆植株)占1/4×1/4=1/16,A_(高秆植株)占1-1/16=15/16,即高秆:矮秆=15:1,A正确;
B、当甲的基因型为时,若其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中,则中(矮秆植株)占1/4×1/4=1/16,其余植株均表现为高秆,即高秆:矮秆=15:1,B正确;
C、当甲的基因型为时,若其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中与的比值分别为1:1、7:1,则中(矮秆植株)占1/2×1/8=1/16,A_(高秆植株)占1-1/16=15/16,即高秆:矮秆=15:1,C正确;
D、当甲基因型为时,若其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只有与且比值均为2:1,则中(矮秆植株)占1/3×1/3=1/9,其余植株均表现为高秆,即高秆:矮秆=8:1,D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
17. 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可以NO3-的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下图表示硝态氮的转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吸收氮肥可用来合成______(写出两类)等大分子有机物。
(2)改变细胞质pH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高亲和力下的硝态氮转运。图示中,细胞外的硝态氮进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细胞膜上不同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转运蛋白能够体现出细胞膜具有______的功能特性。
(4)细胞膜上的H+-ATP酶是一种转运H+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细胞,导致细胞外的pH______;此过程中,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在转运H+时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答案】(1)蛋白质、核酸
(2) ①. 会 ②. 主动运输 ③. 需借助载体蛋白和H+的电化学势能
(3)选择透过性 (4) ①. 下降 ②. 载体蛋白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解析】
【分析】 选择透过性:指膜只能让一些物质通过,不能让其他物质通过性质。
①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无需能量和载体蛋白;②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无需能量;③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④胞吞、胞吐:需要能量。
【小问1详解】
蛋白质和核酸均含有氮元素,因此植物吸收氮肥可用来合成这两类大分子有机物。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细胞吸收NO3-时利用了H+的电化学势能和载体蛋白,因此细胞外的硝态氮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改变细胞质的pH会影响膜两侧的H+浓度差,从而影响高亲和力下的硝态氮转运。
【小问3详解】
细胞膜上不同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物质跨膜运输受到膜上载体蛋白种类和数量的影响,体现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小问4详解】
将H+泵出细胞,会导致细胞外的pH下降,此过程中,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在转运H+时发生的变化:在H+-ATP酶催化下,ATP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载体蛋白结合,载体蛋白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18. 玉米叶绿素的合成受到细胞核中基因A和a的控制,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叶片分别为深绿色、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叶片为黄色,这种黄色植株在幼苗期即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叶片分别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但在遮光条件下均为黄色,这一现象说明_____。
(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让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得F1,再让F1中的成熟植株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幼苗的表现型有_____种,F2成熟植株中的杂合子占_____。
(3)基因型为AA的植株在光照较弱时表现为浅绿色,现有一浅绿色植株,为确定该植株的基因型,请设计最简便的遗传实验方案,并简要描述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
【答案】(1)叶绿素的合成既受基因控制,也与光照条件有关
(2) ①. 3 ②. 1/2
(3)让该植株自交,将获得的后代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如果后代全为深绿色植株,说明为纯合子;如果后代中出现了浅绿色和黄色植株,说明为杂合子(Aa)
【解析】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植株进行自由。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同时又受环境的影响,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
【小问1详解】
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叶片为浅绿色,但在遮光条件下为黄色,这说明叶绿素的合成既受基因控制,也与光照条件有关。
【小问2详解】
基因型Aa的植株自交,F1成熟的植株的基因型为1/3AA、2/3Aa,现让F1成熟的植株的基因型为1/3AA、2/3Aa的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的配子为:2/3A、1/3a,F2中幼苗的基因型为:4/9AA、4/9Aa、1/9aa,F2中幼苗的表现型有3种,F2成熟植株的基因型为1/2AA、1/2Aa,F2成熟植株中的杂合子占1/2。
【小问3详解】
基因型为 AA 的植株在正常光照下表现为深绿色,但在光照较弱时表现为浅绿色,现有一浅绿色植株(不知道是由基因型引起,还是由光照条件引起),为了确定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让该浅绿色植株自交,将获得的后代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后代幼苗期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即可以确定亲本的基因型,如果后代全为深绿色植株,说明为纯合子;如果后代中出现了浅绿色和黄色植株,说明为杂合子(Aa)。
19. 某兴趣小组在科研部门的协助下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完全显性,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
F1 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F1表现型
甲与乙杂交 全部可育 一半全部可育
另一半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1)控制水稻雄性不育的基因是______,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利用雄性不育植株培育杂交水稻的优点是______,大大减轻了杂交操作的工作量。
(2)F2中的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若要利用F2中的两种可育株杂交,使后代雄性不育株的比例最高,则双亲的基因型为______。
【答案】(1) ①. A ②. Aabb、aaBB ③. 不需进行人工去雄操作 (2)23/29
(3)AABb和aabb
【解析】
【分析】1、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很多个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或者相同基因。
2、13:3,是9:3:3:1的变式
【小问1详解】
由题可知,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说明雄性不育株一定不含B基因,一半个体自交得到F2代中,可育株:雄性不有株=13:3,是9:3:3:1的变式,可推测雄性不育株基因型是A_bb,可育的基因型为A_B_、aaB_、aabb,据此确定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为A,根据F2的表型及比例可知,F2一半全部可育,说明这一半不含有A基因,故F1基因型为aaBb;而F2另一半可育株: 雄性不育株=13:3,说明F1基因型为AaBb,进而推测可知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利用雄性不育植株培育杂交水稻的优点是不需进行人工去雄操作,大大减轻了杂交操作的工作量。
【小问2详解】
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F1基因型为1/2aaBb或1/2AaBb,F1基因型为1/2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共3种,1/2aaBb,1/4aabb,1/4aaBB,全部可育;基因型为1/2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共9种,其中1/16AAbb、2/16Aabb表现为不育一共占3/16,由于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故AaBb自交后代产生的可育植株为1/16AABB,2/16AaBB,2/16AABb,4/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F2中可育植株有1/2+1/2×13/16 = 29/32,F2可稳定育株所占的比例为1/2+ 1/2× (1/16 + 2/16+ 1/16+ 2/16+ 1/16) = 23/32,所以F2中的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32÷29/32=23/29
【小问3详解】
F2中共有7种基因型可育,若想使后代雄性不育株的比例最高,应满足后代必须含有A基因,同时出现不含B基因的情况,故应选择AABb和aabb杂交,产生的后代为1/2AaBb、1/2Aabb,后代雄性不育株占1/2。
20. 下图分别是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光合作用过程部分图解和适宜温度下某植物在透光封闭环境中CO2吸收量的曲线图。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图乙(一)过程为______。光合作用过程中突然减少CO2的供给,短时间内ATP含量会______。
(2)图丙中,B点时该植物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植物最大光合作用的强度是______mg/(100cm2叶·h)。C点后曲线不再变化的内因有______。适当升高CO2浓度,降低O2浓度,B点会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1) ①. CO2的固定 ②. 增加
(2) ①. 叶绿体 (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②. 20 ③. 色素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等 ④. 左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甲是叶绿体结构模式图,D是叶绿体内外膜,2是叶绿体基质,3是基粒,4是NADPH图(一) 过程乙表示暗反应过程,(一)为CO2的固定; (二) 过程为C3的还原;(三)过程为合成有机物(葡萄糖)和C5;图丙是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其中A点时,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AB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点之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点时光照强度已饱和,达最大光合速率。
【小问1详解】
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其中(一)过程为CO2的固定,即CO2和C5结合形成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在ATP和NADPH的作用下,被还原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突然减小CO2的供给。CO2固定速率下降,生成的C3减少,C3还原速率下降,消耗的ATP和NADPH减少,而光反应还在正常进行,因而短时间内ATP含量将增加。
【小问2详解】
图丙中,B点时该植物CO2的吸收量为0,说明此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则该植物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图中显示图示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为5mg/100cm2叶·h,C点时为最大净光合作用的强度,净光合速率为15mg/100cm2叶·h,因此该植物最大光合作用的强度=呼吸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5+15=20mg/100cm2叶·h。C点后曲线不再变化内在因素是色素的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等。适当升高CO2浓度,光合作用增强,降低O2浓度,呼吸速率下降,则要达到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状态,需要的光照强度下降,即B点应该左移。
21. 某科研单位欲研究神经调节因素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选用大脑动脉闭塞大鼠模型为实验材料,分别在不同缺血时间下对皮质区细胞凋亡指数进行测量,实验组注射适量使用0.1mol·L-1的PBS缓冲液溶解的人神经调节素溶液,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题意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
(2)该科研单位欲在缺血时间为1.5h的条件下,以0.5%为实验浓度梯度,研究浓度为1%~3%的神经调节素的实验效果。补充完整下列实验步骤:
①取若干同型号细胞培养瓶,均分为_____组,并编号。
②在细胞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大脑动脉闭塞大鼠的神经中枢皮质区细胞,然后依次在实验组细胞培养瓶中分别加入_____,对照组试管中加入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并计算各组试管中_____,并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浓度 1% 1.5% 2.0% 25% 3.0%
皮质量区细胞凋亡指数 5.78 4.80 5.71 5.31 6.52
(3)为进一步探究1.5%的人神经调节素是否为最适浓度,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
【答案】(1)缺血时间和是否使用神经调节素
(2) ①. 6 ②. 浓度依次为1%、1.5%、2.0%、2.5%、3.0%的等体积的使用0.1mol·L的PES缓冲液溶解的人神经调节素溶液 ③. 等体积的0.1mol·L-1的PBS缓冲液 ④. 皮质区细胞的凋亡指数
(3)在1%~2%浓度范围内设置更小浓度梯度的多个实验组,在缺血时间为1.5h的条件下,记录结果并分析大脑动脉闭塞大鼠的皮质区细胞凋亡指数
【解析】
【分析】1、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
2、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是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要唯一。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是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对照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应保持适宜且相同。
【小问1详解】
根据题图横坐标为缺血时间,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缺血时间和是否使用神经调节素。
【小问2详解】
①取若干同型号细胞培养瓶,均分为6组,并编号。
②在细胞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大脑动脉闭塞大鼠的神经中枢皮质区细胞,然后依次在实验组细胞培养瓶中分别加入浓度依次为1%、1.5%、2.0%、2.5%、3.0%的等体积的使用0.1mol·L的PES缓冲液溶解的人神经调节素溶液,对照组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1的PBS缓冲液。③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并计算各组试管中皮质区细胞的凋亡指数,并取平均值,
【小问3详解】
在1%~2%浓度范围内设置更小浓度梯度的多个实验组,在缺血时间为1.5h的条件下,记录结果并分析大脑动脉闭塞大鼠的皮质区细胞凋亡指数。生物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有利于携带氧气
B. 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的嵴为酶提供了大量附着位点
C.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有利于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D. 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提高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
2. 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定位在液泡膜上的ATP水解酶使液泡酸化(H+浓度高)。液泡酸化消失是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具体机制如图所示(Cys为半胱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
B. 抑制液泡膜上Cys转运蛋白的活性也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
C. O2在线粒体基质中与[H]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D. 图示过程说明液泡和线粒体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
3. 科学的操作过程对实验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测蛋白质时,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充分混匀后加入组织样液中
B. 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时,为了看清细胞的边缘和细胞核,将视野调暗
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迅速重复1~2次
D. 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可以直接观察
4. 一个标准细胞周期一般包括4个时期: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细胞分裂期(M期)。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可分为3类:①周期中细胞:细胞周期会持续运转,如造血干细胞;②G0期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停止分裂,如肝脏细胞;③终末分化细胞:终身不再分裂,如骨骼肌细胞。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终末分化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B. G0期细胞可以执行特定的功能
C. 在某些条件下,G0期细胞可进入G1期
D. 与DNA合成有关的酶在G2期合成
5. 以有丝分裂的细胞为例,下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BC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发生DNA复制
B. DE时刻,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
C. AB段和EF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
D. DF段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6. 下图是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过程的作用效果会引起细胞内生物膜面积减小
B. ③过程会使酪氨酸酶活性升高
C. ④过程可能引起细胞内基因突变
D. ⑤可来自辐射、有害物质入侵和细胞内的氧化反应等
7. 如图为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a~e表示不同的细胞,①~③表示细胞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表示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B. 细胞d中与唾液淀粉酶合成相关的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C. ②表示细胞分化,细胞进入③过程后代谢减慢
D. 细胞a→b→c、d、e→衰老、凋亡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8. 真核细胞的自噬主要有三种形式:微自噬(溶酶体膜或液泡膜直接内陷包裹底物并降解的过程)、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如图表示某种巨自噬的过程,其中自噬小体来自内质网,溶酶体来自高尔基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进行微自噬时,离不开生物膜的流动性
B. 细胞进行图示巨自噬的产物中有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C. 自噬溶酶体内可以发生不同生物膜的降解过程
D. 有些离开高尔基体的小囊泡可合成多种水解酶
9.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
B. “F1(YyRr)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雌或雄配子”属于假说内容
C. 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D. “设计测交实验”是演绎推理的过程
10. 某植物果实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类型,是由一对等位基因(E和e)控制。用一株红色果实植株和一株白色果实植株杂交,F1既有红色果实也有白色果实,让F1自交产生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F2代中EE的植株占1:4
B. 图中P、F1、F2的红色果实的基因型均相同
C. F2中红色果实:白色果实=5:3
D. F2中白色果实植株自交,子三代中纯合子占2/3
11. 在进行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时,某同学设置了如图所示的4个桶,桶内放入了有字母标注的小球。实验时需分别从雄1、雄2、雌1、雌2四个桶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记录后将小球分别放回原处,重复10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第6次抓取并组合出YYRR的概率是1/16
B. 雌1和雌2共同表示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
C. 从雄1和雄2中各随机取出1个球,表示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
D. 从雄1、雄2、雌1、雌2中各随机抓取1个小球的基因组合类型有12种
12.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示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红色对黄色为显性)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型有3种,基因型有4种
B. 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5种表型
C. 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约为1/4
D. 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占1/3
二、不定项选择题
13. 甲、乙、丙图分别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丁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反应速率不再上升是因为受到酶浓度的限制
B. 图乙中,a点到b点的变化是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逐渐被破坏
C. 图丙可表示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D. 如果适当降低温度,则图丁中生成氨基酸的量的最大值将减小
14. 生物学知识中的“比值”是一种数学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表示生命过程中两种(个)密切相关的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对各种“比值”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运动员在百米冲刺时,细胞呼吸CO2释放量/O2吸收量的值变大
B. 降低环境中CO2浓度时,短时间内植物叶绿体中C3/C5的值变小
C. 细胞内发生质壁分离时,原生质体的体积/整个细胞的体积的值变大
D. 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的值变大
15.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2n=28)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A+对A和a为显性,A对a为显性),其中基因A+控制红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蓝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黄色素的形成,含有相应色素就开相应颜色的花。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植物群体中与花色有关基因型有6种
B. 黄色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C. 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可能出现三种花色的植株
D. 若亲本均为杂合子,则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16. 某二倍体植物的高秆与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该等位基因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该两对等位基因用A/a、B/b表示。某高秆植株(甲)自交,所得中高秆:矮秆=15∶1。下列描述支持“15∶1”的是( )
A. 当甲的基因型为Aa时,其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中A与a的比值均为3:1
B. 当甲的基因型为AaBb时,其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中AB∶Ab∶aB∶ab为1:1:1:1
C. 当甲的基因型为Aa时,其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中A与a的比值分别为1∶1、7∶1
D. 当甲的基因型为AaBb时,其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只有AB与ab且比值均为2∶1
三、非选择题
17. 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可以NO3-的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下图表示硝态氮的转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吸收氮肥可用来合成______(写出两类)等大分子有机物
(2)改变细胞质的pH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高亲和力下的硝态氮转运。图示中,细胞外的硝态氮进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细胞膜上不同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转运蛋白能够体现出细胞膜具有______的功能特性。
(4)细胞膜上的H+-ATP酶是一种转运H+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细胞,导致细胞外的pH______;此过程中,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在转运H+时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18. 玉米叶绿素的合成受到细胞核中基因A和a的控制,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叶片分别为深绿色、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叶片为黄色,这种黄色植株在幼苗期即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叶片分别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但在遮光条件下均为黄色,这一现象说明_____。
(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让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得F1,再让F1中的成熟植株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幼苗的表现型有_____种,F2成熟植株中的杂合子占_____。
(3)基因型为AA的植株在光照较弱时表现为浅绿色,现有一浅绿色植株,为确定该植株的基因型,请设计最简便的遗传实验方案,并简要描述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
19. 某兴趣小组在科研部门的协助下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完全显性,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
F1 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F1表现型
甲与乙杂交 全部可育 一半全部可育
另一半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1)控制水稻雄性不育的基因是______,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利用雄性不育植株培育杂交水稻的优点是______,大大减轻了杂交操作的工作量。
(2)F2中的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若要利用F2中的两种可育株杂交,使后代雄性不育株的比例最高,则双亲的基因型为______。
20. 下图分别是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光合作用过程部分图解和适宜温度下某植物在透光封闭环境中CO2吸收量曲线图。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图乙(一)过程为______。光合作用过程中突然减少CO2的供给,短时间内ATP含量会______。
(2)图丙中,B点时该植物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植物最大光合作用的强度是______mg/(100cm2叶·h)。C点后曲线不再变化的内因有______。适当升高CO2浓度,降低O2浓度,B点会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1. 某科研单位欲研究神经调节因素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选用大脑动脉闭塞大鼠模型为实验材料,分别在不同缺血时间下对皮质区细胞凋亡指数进行测量,实验组注射适量使用0.1mol·L-1的PBS缓冲液溶解的人神经调节素溶液,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题意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
(2)该科研单位欲在缺血时间为1.5h的条件下,以0.5%为实验浓度梯度,研究浓度为1%~3%的神经调节素的实验效果。补充完整下列实验步骤:
①取若干同型号细胞培养瓶,均分为_____组,并编号。
②在细胞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大脑动脉闭塞大鼠的神经中枢皮质区细胞,然后依次在实验组细胞培养瓶中分别加入_____,对照组试管中加入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并计算各组试管中_____,并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浓度 1% 1.5% 2.0% 25% 3.0%
皮质量区细胞凋亡指数 5.78 4.80 5.71 5.31 6.52
(3)为进一步探究1.5%的人神经调节素是否为最适浓度,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