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8、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01
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到了田头忘带锄,
再回家去逛一逛。
——人民公社时期的安徽农村顺口溜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
“我刚到安徽那一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当时出去要饭心里很苦恼,农民有地有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搞不上吃的?我们心里不服气,农民不是不会种地,按当时那个政策约束了我们。 ——摘自《小岗村,严金昌家的年关》
1978年12月 地点 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凤阳花鼓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
史料聚焦之从合同看家庭联产承包
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
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将农民的责任、权利、利益结合在一起。
不变:
土地公有制
变:
生产方式:
分配方式:
集中劳动
统一分配
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
变:
含义:
产品分配:
创新之处:
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解决农民温饱
让农民致富
人民公社
解放农村生产力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经济发展
乡镇企业发展
为农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事件 所有制变化 对农业的影响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2
1956
1958
1978
地主私有→农民私有
农民私有→集体公有
提高公有程度
土地公有,分田到户
促进
促进
阻碍
促进
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规律,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02
材料一: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材料二:
1984年上半年,沈阳这个东北老工业重镇仅根据冶金、轻工、化工等11个工业局测算,就有43户集体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
在“大锅饭”、“铁饭碗”的思想影响下,这些企业的工人们没有事做,却没有人发愁着急,因为工资照发不误。
——王晓倩《新中国第一家公有制企业破产案》
根据材料,分析企业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 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分配方式
改革前
改革后
单一的公有制
政企不分
平均分配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国有企业改革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改革前:
2018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2661亿元,已成为全球大型家电著名品牌。
改革后: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改革的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包产到户是单干,是倒退,姓“资”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不正之风之源,姓“资”
城市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这是削弱党的领导,姓“资”
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姓“资”
注:
资:资本主义
社: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何去何从?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解放思想
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一般是政府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安排、调节经济运行。
计划经济资源的分配,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政府计划决定。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分配受消费者的约束,生产什么取决于市场需求,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的需求水平……整个资源配置过程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
计划经济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