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 (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 (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导入新课
你知道我们国家是什么时候进入社会主义的?通过什么方式进入社会主义的?
第五课
三大改造
课题含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学习目录
为什么改? 背景原因
怎么改? 方式、过程、实质
改的意义? 意义及局限性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为什么改?
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③农民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①我国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道路,报团取暖
集中力量、优势互补、提高效率
二、怎么改?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土地改革后,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1.原因:
2.形式: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3)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目的: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自愿互利。
4.原则:
①互助组
②初级社
③高级社
一般由几户至十几户组成,共同劳动、分散经营,一定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所有物资仍归私人。
在互助组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按劳分配
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基本单位是生产队。把劳动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使用。
公有制
私有制
5.三个阶段:
6.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
农民加入合作社
农民合作改善农具
农民集体劳动
重要的是加入合作社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公有财产,并且生产资料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合作社农民备齐工具一起劳动
生产合作社使用机械农具
丰收时节,农村合作社领取粮食
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农民土地所有制
集体土地所有制
私有
公有
小结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土地改革后,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1.原因:
2.形式: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3)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目的: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自愿互利。
4.原则:
5.三个阶段:
①互助组
②初级社
③高级社
私有制
公有制
6.结果:
1956年底国家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初级形式的
手工业生产小组
中级形式的
手工业供销生产社
高级形式的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由小到大
由低级到高级
到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1.原因:
2.方式:
4.结果:
5.实质:
3.三个阶段:
为什么改?怎么改?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合作化
改造方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优点:生产效率的提高
分散
集中
广东省新会县手工业者
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缝纫社
铁器社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初级形式的
手工业生产小组
中级形式的
手工业供销生产社
高级形式的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由小到大
由低级到高级
到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1.原因:
2.方式:
4.结果:
小结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三个阶段:
二、公私合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很弱,在工业资本中主要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很少重工业;私营工厂一般规模小,技术落后,经营困难,难以担当起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任。
——张岂之. 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偷税漏税
剥削工人
②私营工厂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为什么改?
1.原因:
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中的“公”指的是国家,“私”指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概念解释
利润分配
资本家红利20.5%
企业公积金30%
国家34.5%
工人福利15%
赎买政策
赎买政策:国家按照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年息5%)
按照当时的政策,每年给予沈莱舟定息5万元人民币,他每个月的工资有人民币1000多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当时毛泽东主席拿国家干部一级薪水,工资也只有500多元。而当时的一个大学毕业生,经过1年实习,转正后的工资为60元。
——摘编自吴基民《绒线大王恒源祥在公私合营前后》
怎么改?
3.方式:
4.政策:
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目的:
改的意义?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行业 改造前 改造后
农业 农业个体户
手工业 手工业个体户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营工商业
集体
集体
国家
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三大改造的缺点
不少地方在办社中存在着“宁多勿少”、“宁大勿小”、“越多越好”、“越大越好”的错误思想,因而违背农民自愿,胡乱的多办社、办大社,盲目追求公共财产,有的甚至将棺木寿材、老羊皮袄也归了社……
——陈大斌:《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时代》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①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②私营工厂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1.原因:
5.结果:
小结三: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方式:
公私合营
4.政策:
赎买政策
2.目的:
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三大改造的结果、实质、意义、缺点
结果:1956年底国家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缺点: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的问题
本课小结: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
合作社
手工业
合作社
公私合营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53--1956
过急、过快、过粗、
1.改革要实事求是,一切改革从实际出发;
2.改革要体现人民的意志,顺民意。
3.改革要遵循客观规律,徐循渐进,切勿快、急。
4.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形势变化而调整,应与时俱进。
启示:
1.20世纪50—8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4次调整、其中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实现伟大变革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到1956年底,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课后巩固
【C】
3.下面统计图中的“某时段”应是
某时段我国工业总产值中部分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统计图
课后巩固
【B】
A.1911~1918年 B.1949~1956年
C.1958~1965年 D.1978~1985年
课后巩固
【D】
A.土地改革 B.手工业合作化
C.农业合作化 D.三大改造
4.下图反映的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是
国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0.7% 71.8% 6.9%
1956年 32.2% 7.3% 7.1% 接近0%
——整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作业布置:
1.做第5课《填充图册》、《练习册》
2.预习第6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