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1 走向生态文明(共4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1 走向生态文明(共43张ppt)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昔日矿山变公园 导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作为贫困县的浙江省安吉县,利用当地矿产资源优势,走上工业立县之路。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但山秃、气浊、水浑却成了安吉新的烦恼。1998年,安吉具开始整治污染企业和矿山,走上生态立县之路。如今的安吉,呈现一幅青山绿水、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
安吉为什么要从工业立县转向生态立县?
安吉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个案还是一种时代潮流
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
学习目标和要求:
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
2.结合实例,解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内涵,举例说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途径。
3.联系实际,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自学提纲】 限时13分钟
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1、生态文明的内涵?
2、人地思想关系的转变(四阶段)
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1、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2、生产方式的绿色化举例?
3、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举例?
完成导学案【议】
议 5分钟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01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影响的程度,受技术条件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共同影响。
1.采集渔猎时代
采集、狩猎
依附自然
对自然的破坏较小且发生在局地
人类处于采集、渔猎时代的历史,有两三百万年之久,进入农业时代的历史,至今不过一万年左右。
究其原因,在采集、渔猎时代,人类的食物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谋生不易。大家终日劳累奔波,难求一饱,求生的办法既危险(渔猎)又艰难(采集),没 有空闲时间进行发明创造,生产不能发展,社会不能进步,这就很难进入文明时代。
2.农业社会时期
种植、养殖
半依附自然
对自然的破坏有限
出现区域性生态危机
在古代中国,逐步形成因地制宜地主动适应和保护自然环境等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封山有林、定期开禁、保护生有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这一时代,尽管也出现一些环境问题,但是总体上呈现出基本和谐的人地关系。
管仲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54年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古代人地协调和因地制宜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菜,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子·轻重甲》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
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
征服自然
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
在全球尺度上改变自然环境
3.工业社会时期
真正改变世界的是工业革命,确切地说是1830年9月15日。这一天,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全长98英里的客运铁路正式通车。铁路成了工业的脐带。这一天,象征着伟大的蒸汽时代到来。从此,人类开始拥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唤醒沉睡在地球内部的储存的亿万年的化石能量,为自己服务,也把自己埋葬。
现代,人类不可能退回筑巢而居、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也不能继续对自然一味地征服、索取和破坏,需要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后工业文明时代
目前,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浙江省安吉县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时期 人地关系 思想 人地关系 特点 环境问题
采集渔猎时代 _____自然 人类与环境是一种________ 关系 环境问题______
农业文明时期 _____自然,有了科学的_____ 人类对环境依赖性____,对抗性_____ 环境遭到_____,出现局部的环境问题
工业文明时期 _____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______,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____短缺、____破坏、____污染扩展到全球
后工业文明时期 谋求________ 走___________道路,人地关系走向______ 在_____过程中解决
依附 崇拜
半依附 改造
征服
人地协调
萌芽
原始的平衡
减弱
增强
不协调
可持续发展
协调
不明显
破坏
资源
生态
环境
发展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和一”的思想。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该人地关系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社会鼎盛时期
B.是一种能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
C.倡导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切忌试图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D.核心思想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
2. 符合该思想的做法是(  )
A.跨流域调水    B毁林开荒
C.过度抽取地下水   D.在草原地区大量捕杀鸟类
B
A
例题:
活动:比较被动屋与主动屋
和主动屋相比,被动屋主要有哪些减少能耗的途径?
思考
提示:从被动屋的设计理念、墙面材料、建筑结构方面思考。
依靠建筑本身的合理设计和合适的材料,就能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满足冬暖夏凉的要求,不需要再安装空调和暖气,减少了能耗;
利用高性能玻璃,在连接点上减少热能损失,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热传导损失减少;
设置可控室内通风装置,把过滤后的新鲜空气通入屋内,将室内废气排出。
你还能举出其他体现生态文明的生产或生活方式的实例吗?
思考
绿色工业如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绿色农业如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中国镇江“稻蛙共作”模式;
绿色建筑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香港的零碳建筑等。
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02
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强调
A
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
B
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
C
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
落实人地和谐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具体措施
生产方式
绿色化
生活方式
绿色化
你能说出一些生产方式绿色化的示例吗

生产方式绿色化示例
视频 | 江苏镇江生态农业“稻蛙共生”
绿色农业案例之一。
点击播放视频
思维训练:(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中学高二期中)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稻田内放养青蛙,稻田四周围起1.7米高的挡板,稻田上空拉起防鸟网 (防止青蛙的天敌捕食青蛙),稻田田埂四周种植黑豆、秋葵等农作物。这是镇江新区天泽生态农业园实验的“稻蛙共作”有机水稻种植新模式。
材料二 右图为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简述“稻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主要优点。
(2)分析“稻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在江苏省南部值得推广的现实意义。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防止环境污染;废弃物循环利用,提高农产品的利用价值;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江苏省地处长江下游地区,苏南地势低洼,积水较多,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水稻病虫害是水稻种植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稻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已显露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视频 | 广东南雄市生态工业
绿色工业案例之一
点击播放视频
视频 | 香港零碳建筑
绿色服务业案例之一
点击播放视频
你身边生产方式的绿色化程度怎么样?你能想到什么改进措施?
思考
提示:结合实际回答即可。生产方式绿色化改进措施可从生产过程清洁化、节约利用资源、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分析。
你能说出一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示例吗

勤俭节约
绿色低碳
文明健康
变废为宝
案例探究
浙江省安吉县的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浙江省安吉县位于长三角腹地,是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如鲁家村深入开展治水、治气、治霾、治土、治废等行动,实施以“限药、减肥、禁烧”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等区域逐步彻底封山育林;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探索建立企业环境污染责任风险金、排污指标有偿使用、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全县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发展了“全竹利用”的竹木资源深加工产业;依托白茶产业基础,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推动白茶深加工企业发展,目前白茶品牌已跻身全国十强。形成了休闲农庄、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商贸流通和农业公园等主要形态,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写入小学生教材,写入村规民约,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初步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经验”。思考:“安吉经验”是如何体现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
1)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等封山育林,发展绿色农业
2)打造“全竹利用”的竹木深加工绿色产业链条,提高竹子利用率
3)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推动白茶深加工企业发展
4)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融入文化,发展壮大休闲观光农业;
5)创建品牌,树立形象,建设美丽乡村等
自学窗
可持续发展经典读物—《我们共同的未来》
从自学窗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呢?
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人类社会长远发展。
总结
走向生态文明
从工业文明向
生态文明转变
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
绿色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生态社会
【固】在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据此完成1-2题。
1. 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
A. 原始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 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
2. 下列关于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们依赖环境,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 人类试图征服自然,人地矛盾激化
C. 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 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B
C
在北京的郊区存在众多的废品回收中转地,数以万计的人在此谋生。他们每天蹬着三轮车将城里的废品源源不断地运到这里,经过分拣、压缩等简单处理后,再运往邻近小城市进行加工。近年来,这些废品回收市场不断地迁移,从业人员的生活也越发艰难。2015年,专注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某上市公司启动了分类回收互联网平台“回收哥”,回收人员可按照手机预约上门回收废品,并通过微信进行收费,回收便利,日废品回收量大大提高。据此回答3~4题。3.废品回收站不断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发展B.影响市容市貌C.污染环境 D.废品货源减少4.“回收哥”将会(  )A.稳定废品客户群体 B.改善收购人员的生活环境 C.减少收购人员数量 D.促进废品分类
A
D
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5.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6.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B.该工业园区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D
C
【练】
下图为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主要指区位条件)。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数字与资源类型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智力资源;②—矿产资源
B.①—空间资源;③—矿产资源
C.②—空间资源;③—智力资源
D.②—矿产资源;③—智力资源
2.工业文明阶段,曲线①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 B.资源种类增多,利用率提高
C.区位条件增多,影响程度增大 D.劳动力数量增多,素质提高
D
C
为发展再生能源技术,德国政府宣布在2022年前关闭境内所有的核电站。德国在其仅约36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建有多达17座核电站,目前大约1/3电力来自核电。下图示意德国核电站位置。
3.影响德国核电站位置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 B.水源 C.政策 D.市场
4.支撑德国关闭核电站的理由是( )
A.科技水平较高 B.市场需求萎缩
C.第三产业发达 D.煤炭资源丰富
5.德国弃核后,短期内能源保障的有效
措施可能是( )
A.加大常规能源的供给
B.提高进口能源比重
C.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
D.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B
A
B
下图是重庆某有机生态农场的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生态农场远离主城区,主要考虑的条件是郊区( )
A.人口稠密、地价便宜 B.交通便利、离市场近
C.污染较少、环境优美 D.地形多样、气候宜人
7.沼气池在该农场实现有机生态的目标中作用重大,具体体现在( )
A.为农场各生产环节提供充足的能源
B.提供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C.使用传统方法生产,减少科技使用
D.收集废弃物,增加废弃物处理成本
8.图中湿地景观的作用不包括( )
A.直接处理产生的沼液,减轻污染
B.提供灌溉水源,促进农场发展
C.减轻农场雨涝,维护生物多样性
D.美化农场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
C
B
A
绿色发展指数,包含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六个指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下图为“我国各省区(市)2016年绿色发展指数及公众满意度情况”。据此完成9-11题。
9.关于我国各省区(市)绿色发展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省区(市)均高于内陆省区市
B.直辖市绿色发展指数都较高
C.绿色发展指数与公众满意度呈负相关
D.西南三省处于中游水平
10.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其优势主要在于(  )
①资源利用 ②环境治理 ③环境质量 
④生态保护 ⑤增长质量 ⑥绿色生活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11.除重庆市外,西南其他省区绿色生活指数
排名较低,其主导因素可能是(  )
A.受教育水平 B.政策
C.产业结构 D.基础设施条件
D
C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