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导学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导学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资源简介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学习目标】1.了解明清时期主要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产生背景及思想主张。
2.分析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3.评价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局面,认识其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难点: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条件;对明清进步思想的评价。
(三)考情分析近两年高考地方卷中没涉及,要注意明清这四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产生的背景和评价,同时要注意同时期中西思想的异同。
【基础感知】
一、背景: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日益衰落。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3.思想:宋明理学的日益僵化。
二、李贽的离经叛道:1.背景: (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2)经济:江南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4)个人: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
2.主张: (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2)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3)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3.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人物 主要思想 作用
黄宗羲 (1)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炎武 (1)提出“经世致用”,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1)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2)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3)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
【深入学习】(1)明末清初的李贽,明确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标准,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肯定了人的正当私欲,这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新主张是对传统儒学的彻底否定。
(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唯物思想,从而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4)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5)明清之际批判思想针对理学进行了批判,彻底否定儒学思想。
(6)黄宗羲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反映了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 )
(7)李贽猛烈批判道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
(8)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提出“工商皆本”的新思想,注重发展工商业,说明他们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9)梁启超将黄宗羲的“保国”“保天下”思想,总结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生活在明末清初,他们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高考真题】1.(2020全国Ⅰ卷,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2.(2020山东卷,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2018全国Ⅲ卷,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4.(2016海南卷,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对点训练】1、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2.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3.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重难点解析】1..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认识
(1)进步性①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环境。
②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③经世致用思潮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源泉。
(2)局限性:①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②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③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④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知识拓展】1.原点知识:①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②封建制度和君主专制区别 :(1)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专制、独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政治制度。(2)封建制度则是一种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不仅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还包括封建经济制度、封建的土地制度、封建的思想文化统治制度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在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以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为标志,而封建制度的最终结束则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土地改革完成为标志。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促成社会转型的原因:①经 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缺乏物质基础。(根本原因)②政 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缺乏自由宽松的政治基础。③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禁锢人们的思想。④理论自身:本质上未脱离封建儒学的范畴,在实践上也未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清单
一、背景: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日益衰落。
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3.思想:宋明理学的日益僵化。
二、李贽的离经叛道:1.背景: (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经济:江南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
(4)个人: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
2.主张: (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2)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3.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人物 主要思想 作用
黄宗羲 (1)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炎武 (1)提出“经世致用”,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1)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2)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3)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
1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思想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非李贽思想的影响。故题干表述错误。
2错误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新主张,反对君主专制,批判传统儒学,但并非彻底否定,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故错误。
3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唯物思想,故题干表述正确。
4.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特征,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故题干表述正确。
5.错误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针对理学束缚、君主专制等腐朽制度的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揭露批判,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们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传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因而,明清之际批判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6错误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的反映,黄宗羲代表的是封建士大夫,不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故本题说法错误。
7.错误
“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属于儒家的思想,不是道家思想主张,故本题说法错误。
8.错误
依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的主张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思想方面的反映,是对儒学的批判发展,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明清时期的中国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故本题答案是错误。
9.错
试题分析: 提出“保国”“保天下”思想的是顾炎武而非黄宗羲。
10.对
能力提升:真题:BBDC 对点:1-3C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