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答题方法梳理类型10 认识启示类 导学案(含答案)--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题答题方法梳理类型10 认识启示类 导学案(含答案)--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资源简介

高三二轮复习大题答题方法梳理 类型10
启示、认识类
题型说明
启示、认识类主观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对策、建议、主张等。
关于“认识”,实际上就是你对材料现象的“评价”和“看法”,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关于“启示”,是指从历史事件中总结出来的可供后人借鉴的认识,要求学生对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放在主观题的最后一问,与前面的题目有一定的联系,可以用来检测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感悟能力。
题型举例
(2022·景德镇高三三模)当今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突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粮食短缺问题严重。美国占领当局以政府信贷的方式设立占领区政府救济基金、占领区经济复兴基金等,推动日本大规模进口美国粮食。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大力推动剩余粮食(做面包的小麦、做饲料的玉米等)的对日倾销。美国设立了“饮食改善协会”,“赠予”日本学校面粉和牛奶,并培训面包师。日本人的食材逐渐从以米、鱼、蔬菜为主变为以小麦、肉类、乳类为主。畜牧业的发展刺激了粮食进口,1973-1974年,日本谷物和豆类进口的67%来自美国。
——摘编自徐振伟《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战略及其影响》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生产加快发展。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坚持不以牺牲耕地搞开发,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场需求,把粮食的生产、转化、加工、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开发和整体建设。国家农业科研的投入比重不断提高,加快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等重大工程顺利实施。健全完善中央储备粮与地方储备粮之间的补充机制,统一协调省、市、县三级储备的吞吐,确保各地国储库和中央储备粮规模的稳定。2007年,中国粮食产量再次登上10 000亿斤阶段性水平。2008年,粮食产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
——摘编自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美国占领当局解决日本人吃饭问题的措施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
题型解答思路
1.审清设问
求答项:“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
限定语:“谈谈个人的认识”。
信息来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2.精读材料
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可结合两则材料的时间信息及材料内涵信息进行提炼主题。如:
(1)材料一指出了粮食问题不能自给的弊端。
(2)材料二指出了我国对农业的政策以及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个人的认识还要增加上如何去做。
3.规范用语
答案用语规范,建立在对主干知识的精准掌握上
紧扣主干知识
一.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1.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规模庞大、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3.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畜禽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
4.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也不相同。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的个体农户主要使用小型农业机械,大型农场则普遍采用大型农业机械。
5.人工智能在农业机器中的应用,使农业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6.20世纪以来,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突破。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由过去的100千克增加到350千克。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推广之后使小麦亩产量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1960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成立。该所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一季稻的亩产可达600—650千克。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2013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实现平均亩产988.1千克,创世界纪录。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7.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推动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宗旨是提高人类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改善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状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保证人类免于饥饿。
答案
 (1)措施:进口美国粮食;设立饮食改善协会,改变饮食结构。影响:缓解了战后日本的饥荒;维护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改变了日本饮食结构;有利于美国粮食倾销;强化了美国对日本的控制;便利美国的经济扩张。
(2)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耕地保护机制;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支持粮食生产区;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推广农业技术;健全粮食储备体系。意义: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3)认识: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基础;要加强粮食自给,恰当地使用贸易手段,维护国内粮食安全;要重视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答题方法总结
(1)对于认识类的问题,一般从事件本身思考,“就事论事”,侧重于是什么(判断表态)、为什么(阐述原因)、怎么样(明确做法)的角度回答,涉及面较广。
(2)对于启示类的问题,确定材料主题所揭示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着力谈“该怎么做”,切忌空谈。一般从经验、教训两个方面思考,要为社会现实服务,具有借鉴意义。
(3)在解题中要牢牢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①历史的原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文学艺术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②历史的规律:任何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等等(常见改革题)。
③历史的本质:本质上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比如罗马法)。
④历史的评价:历史发展辩证看待(对于结果要辩证看待)。
⑤历史的启示:宏观立意考虑;微观材料考虑。
高考真题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答案
13.(1)变化: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原因:50年代,在冷战格局下,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外交依附美国;中苏关系恶化,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中国与美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联邦德国调整对中国的政策。
(2)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德国统一,经济发达,对中国市场有巨大需求,寻求政治大国地位;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
(3)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
【详解】(1)变化:根据“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可知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从密切到降温甚至冷淡,和联邦德国的关系则从对立到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因:根据“中苏关系日益紧张”、“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等信息可知,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主要和冷战格局的影响有关,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因此开始与民主德国关系密切,与联邦德国关系对立。但随着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而民主德国紧随苏联导致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一并恶化;而中国在70年代与美国关系改善,加之联邦德国调整对外政策,因此与联邦德国关系改善。
(2)根据“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可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吸引德国大力开拓中国市场。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也推动德国谋求与中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随着两德统一,德国的经济也得到发展,因此对中国的市场也有巨大需求。同时德国也在谋求改善国际形象,需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两国也因此在推动世界多极化上存在共同利益。
(3)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德关系的改善都是基于两国国家利益的考量,同时也和两国经济实力增长、市场扩大、国家影响力提升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坚持多边外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
调动主干知识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政策: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关系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原因
(2)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中美关系的改善
(1)原因
(2)过程
3.中日关系的改善
(1)原因: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推动。
(2)过程: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揭开了中日两国关系新的一页。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1.国际交流与合作
(1)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表现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立场
(2)表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