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二轮复习 九上改革创新【学习目标】政治认同:了解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历史,增强民族自信道德修养: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法治观念: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健全人格:提高创新能力,争做创新型学生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忧患意识,为改革创新贡献自己力量。【重点难点】全面深化改革;共享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发展【温故·习新】知识体系一、核心必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改革开放作用?地位? 2、 新矛盾?新常态?新挑战?3、为什么共享?【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1、为什么创新?2、怎样创新? 3、创新精神的表现?三填空:1、 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2、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3、我国主要矛盾 ;4、我国面临新挑战: 。5、党的发展思想 ,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 。6、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代中国鲜明特色是 。7、 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8、我国把经济建设的中心转移到依靠 和 轨道上来。9、 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创新的目的是 。10、 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研讨·拓展】四、对比判断(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 科技创新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3. 我国坚持以人民的工作为中心。( )4.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5. 中国已经成为决定世界的重要力量。( )6.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7、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同步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8、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9、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0、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政治基石( )11、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自主创新、全面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12、我国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 推进以全面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 )13、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战略重心。( 1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15、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 )16、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热点链接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晚,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常规着陆,中国奔向星辰大海的每一次成功都让国人感到无比欣慰。成功背后有这样一些信息:2020年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为132.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水平大幅提升,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35岁及以下的青年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人才队伍中占52.5%;每次重大任务的成功,都是数千家单位的万名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的结果;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思想,用好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的收入水平。(1) 根据这些信息,解密中国航天员“安全着陆”“一切安好”的主要原因。【反馈·提炼】1、(2022年湖南衡阳)深圳,40多年前的小渔村已经蜕变为全球瞩目的大都市。“无数个第一”见证了它的发展: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可见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③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022年河北)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A.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B.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C.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 D.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3 (2022年湖北武汉)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开启“超长太空之旅”,他们先后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太空授课和多项科学研究工作,于2022年4月16日顺利返回。这说明我国( )A.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B.在科技领域全面领先世界C.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D.全面建成了创新型国家4. (2022年山东泰安)据统计,2021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达到55次。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位居世界第一。从中国空间站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到“天问一号”拓展我国星际探索新旅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系列航天成就表明( )①我国在一些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②我国整体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创新型国家目标已经实现③航天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④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5.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这体现了( )A.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 我国以农村工作为中心C. 农村实行村民自治 D.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6. 我国政府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范围,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9%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20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曾经被病魔困扰的家庭挺起了生活的脊梁。这体现( )A. 我国政府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B. 尊重人权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特色C. 我国已经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D. 我国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7.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5G通信、云转播等新兴科技投入使用,让置身千里之外的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赛事观看体验;面向听障人士的AI(人工智能)手语解说,让处于无声世界的特殊人群更好地参与这场盛事。上述材料表明 ( )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便捷,创新让生活更美好B. 时代呼唤创新,线上观赛已经完全取代线下观赛C. 制度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D. 我国整体创新能力最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最高8. 美国要求两家公司停止对华出口顶级计算芯片,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科技霸权主义,滥用国家力量,企图利用自身科技优势遏制打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从材料中可直接看出 ( )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② 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世界水平③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胜,唯创新者强④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 (2022·苏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面对国外技术的严密封锁,冒着生命危险,乘战机三上蓝天,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开创了中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这对我们青少年成长的启示主要是 ( )A. 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人文底蕴 B. 培养创新能力,发扬实干精神C. 加大技术引进,共享发展机遇 D. 实施科教兴国,提升科技水平10.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出系列税收优惠新政,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些政策将对制造业企业产生影响,其可能的传导路径是( )① 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② 制造业企业减税预期增强 ③ 制造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④ 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增强A. ②→③→④→① B. ②→③→①→④C. ③→②→④→① D. ③→④→①→②问答题11、2021年6月,“复兴号”走进拉萨,我国高铁实现对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2022年1月,动车开进大凉山,标志着凉山彝族自治州进入动车时代。动车走进藏区、彝区,解决了当地交通不便的难题,对沿线旅游资源、特色产品的开发形成强大助力,不仅方便了当地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更带去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发展的无限机遇。(2) 结合材料,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角度,说明动车走进藏区、彝区的重大意义。12、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洋品种已控制中国蔬菜种子50%以上的 市场份额,几乎涉及所有蔬菜品种。此外,洋种子 还全面进入中国的大豆、玉米、小麦、花卉等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民说,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要下决心 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⑵ 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为什么要下决心把民族 种业搞上去。九上第1-2课练习参考答案判断:全错热点链接广大航天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拼搏创新,刻苦攻关;国家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为航天事业提供资金保障;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航天事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调动了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选择:CBCAD/AADBA文字题11、 动车走进藏区、彝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解决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 动车走进藏区、彝区有助于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共同繁荣;共享改革发展机遇和成果,满足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12、我国农业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才能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