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3 海水制碱(第2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纯碱的性质。2.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3.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4.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习重点:纯碱性质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探究纯碱的性质。根据教材P44-45内容进行分组实验并完成下表。碳酸钠(Na2CO3)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现象 结论(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指示剂与酸反应 盐酸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若产生使__________变浑浊的气体,证明被检验的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学习任务二:探究纯碱的性质学习任务二:记忆酸碱盐的溶解性1.阅读教材P118,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记忆竞赛:如何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它们的溶解性?并用以下四组物质进行测试A.NaOH CaSO4 MgCO3 KNO3B.FeCO3 AgCl Ca(OH)2 CaCl2C.Ag2SO4 Cu(NO3)2 Fe(OH)3 BaSO4D.CaCO3 FeCl3 Mg(OH)3 BaCl2学习任务三:探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思考讨论1.今有下列反应:①碳酸钙与盐酸 ②硝酸钠与氢氧化钙 ③氯化钠与硝酸钙 ④盐酸与硝酸银 ⑤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⑥氢氧化钠与硫酸。其中能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写出他们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分别说出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课本“多识一点”,讨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当堂达标:1.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A.石灰水 B.氯化钾 C.盐酸 D.氯化钙溶液2.鱼胆破后使鱼肉沾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好物质是( )A.水 B.纯碱 C.食盐 D.食醋3.将珍珠放入稀盐酸中,立即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 )A.氯离子 B.硫酸根离子 C.碳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4.现有下列试剂①澄清石灰水 ②食醋 ③食盐水 ④纯碱溶液 ⑤烧碱溶液,其中检验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必须用到的是( )A.②⑤ B.①② C.②④ D.①③5.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下列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加入稀盐酸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酚酞试液6.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硝酸银和氯化钠 B.氯化钾和硝酸钠 C.碳酸钠和硫酸 D.氢氧化钡和盐酸 7.工业上可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烧碱,请你写出制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复分解反应 。8.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两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完成证明,按要求填写:(1)选用的试剂为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2)选用的试剂为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9.有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三位同学分别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别:甲用了一种指示剂,乙用了一种酸,丙用了一种碱溶液,结果都成功了。请写出三位同学所用的物质的名称:甲 ;乙 ;丙 。10.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相互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的生产等;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大量用于建筑业。(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A+B→C+D: ; E→B: 。答案1.CD 2.B 3.C 4.B 5.B 6.B7.(1)CaCO3CaO+CO2↑ (2)CaO+H2O═Ca(OH)2;(3)Ca(OH)2+Na2CO3═CaCO3↓+2NaOH8.(1)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2)氢氧化钙; 有白色沉淀产生9.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或稀硫酸);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10.(1)A.Na2CO3 B.Ca(OH)2,C.NaOH,D.CaCO3(2)Na2CO3+Ca(OH)2═CaCO3↓+2NaOH,CaO+H2O═Ca(OH)2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