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道德与与法治中考总复习考点微专题:和谐(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3年道德与与法治中考总复习考点微专题:和谐(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3年道德与与法治中考总复习考点微专题:和谐
一、考向分析
民族团结”是中考常考知识点,经常结合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自治区成立纪念日、民族团结的事例、时政热点等,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活动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备考时重点把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区域自治、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等),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做法等。
二、知识结构
三、专题训练
(一)中考真题演练
1.(2022年辽宁阜新中考)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 )
A. 共商共建文明和谐 B. 平等团结文明和谐
C. 共商共建互助和谐 D.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 (2022年山东潍坊)2021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新疆27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些发展成就表明( )
①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已经实现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③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④新疆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2022年贵州铜仁中考)2021年8月27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从多方面论述了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理念。从材料中可以认识到( )
①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②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③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④各民族携手共进,同步富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2022年四川宜宾中考)新疆紧紧围绕党中央确定的治疆方略,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共有100多万干部职工与140多万户各族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办好事实事227万多件,惠及各族群众456万多户。这有助于( )
①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凝聚各族人民共识,消除民族文化差异
③增强民族凝聚力,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2022年山东淄博中考)“泰山天山根连根,鲁疆人民心连心。”多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喀什群众的广泛称赞。这表明(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③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2022年四川巴中中考)从下列数据中,我们能感受到凉山彝族自治州之“变”,这种“变”的原因是( )
累计退减贫105.2万人退出贫困村2072个,11个深度贫困县全部成功摘帽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733.15亿元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0.3亿元,支出707.8亿元人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4636元和15232元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③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④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2022年湖南株洲中考)2022年5月26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针对美官员窜访台湾并发表挑衅性言论,中方坚决反对。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向敢于出手,敢打必胜。中方的态度表明( )
①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坚定决心
②依法服兵役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唯一方式
③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的坚决反对
④决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 (2022年湖南娄底中考)2021年7月7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高峰论坛以“机遇”为主题,共同探讨香港未来发展方向,推进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  )
①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内涵
②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统一
③助力香港走向长期的繁荣稳定
④实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9. (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2021年7月1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100岁与24岁相遇,百年大党风华正茂,香港特区蒸蒸日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繁荣稳定的“东方之珠”熠熠生辉。这充分地说明了( )
①香港与内地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
②香港与内地共享祖国繁荣的伟大荣光
③“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④香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2022年辽宁鞍山中考)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
A. 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增进理解、信任
D.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11. (2022年贵州黔东南中考)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由儿童扮演最的一只小鸽子掉队了,一只大鸽子从队伍里跑出来,把掉队的小鸽拉进队伍中。网友认为这是在向台湾传达和平的善意:不可分“鸽”,一只“鸽”也不能少。网友这么认为的依据是( )
①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②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④“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12. (2022年山东滨州中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大势所决定的,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解决台湾问题( )
①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方针
②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④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2022年甘肃金昌中考)【中华大家庭家和万事兴】
材料一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林芝、拉萨等地考察,他在林芝嘎拉村指出,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
材料二 《2035去台湾》这首歌谣火爆两岸,歌词说要搭动车去看台湾好风光。国台办发言人回应“这反映了两岸民众对实现京台高铁从福建到台北这么一个远景规划的美好愿望。希望两岸应通尽通,更方便往来交流,多看两岸美景,多品两岸美食。我相信,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
(1)结合材料一,说说为实现西藏发展,我国应坚持怎样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结合两则材料,说说我们青少年如何为促进“中华一家亲”做贡献?
(3)结合两则材料,归纳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什么。
14.(2022年·广西柳州中考)以画为媒,山水传情。2022年央视春晚创意节目《忆江南》,采用特效技术,集诗、书、画于一身,在传统山水画意境之中融入歌舞等演出形式,将散落祖国两岸的中国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合壁团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画卷灵动再现,用匠心让千年古画活起来,给人“一卷在手,江山无限”的沉浸式美感体验,受到了两岸亿万观众的好评。
(1)央视春晚创意节目《忆江南》表达了全体中华儿女怎样的愿望?
(2)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忆江南》节目对两岸同胞弘扬中华文化的启示。
15.(2022年四川资阳中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某校九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在“学党史、促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中,摘录了许多党史知识供大家学习讨论。
摘录一【学党史识党性】长征途中,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 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1) 从“半条被子”的故事中你能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分别是什么吗?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摘录二【学党史享民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民主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人民的合理要求越来越得到充分实现、合法权利越来越得到充分保障。
(2) 材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 ______ 、 ______ 的民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______ 。
摘录三【学党史护团结】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导致严重的粮荒,上海等地先后有近3000名国家收养的孤儿被送往内蒙古草原。孩子们与蒙古族“草原母亲”超越地域、血缘、民族关系演绎的这段人间佳话,是维护和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真实写照。
(3)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请你谈谈我们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二)新题对应训练
1.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不断融合,由多元到一体、由松散到紧密,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__________的基本原则。( )
①民族融合 ②民族平等 ③民族团结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协商政治制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是( )
①平等 ②团结 ③互助 ④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D.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光荣权利
5.近年来,东营援疆团队在山东省援疆指挥部、东营市委的领导下,围绕“援疆支教”“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等方针,积极推进智力支援、招商引资、产业带动、民生保障、文化润疆、交往交流、乡镇援疆7项重点工作的,全力推动疏勒县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用心血和汗水续写了新时代对口支援工作的崭新篇章。东营援疆团队用行动(  )
①履行了维护民族团结的公民义务
②促使两地民族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③为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作出贡献
④推动新疆喀什与山东同步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提出力争5年内使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10年内最大限度的缩小与内地的差距,这一决策体现了( )
A.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同等富裕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B.加强民族团结,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菜
C.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
D.消除民族差别,实现各民族大融合
7.“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问题上,作为中学生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
A.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B.依法维护自己享有的政治经济权利
C.积极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活动 D.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9.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
A.坚决反对“台独”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一个中国原则 D.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10.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会议认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选举制度,应当符合“一国两制”方针,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
②“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③“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之内“一国”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海峡论坛是深受两岸同胞认可的“百姓论坛”,在两岸同胞之间架起了“连心桥”、铺就了“惠民路”。本届论坛受到疫情影响和岛内人为阻挠,两岸同胞仍以线上线下方式积极参会,充分说明两岸交流合作的大势不可挡,同胞走近走亲的意愿不可违。海峡论坛的成功举办( )
①体现了两岸同胞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②依法严厉打击了“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
③符合合作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④有利于两岸同胞增进交流、深化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
②要严格依照宪法办事,否则会被严惩
③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④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材料 阳春四月,新疆春意勃发,杏花、巴旦姆花、梨花、桃花、玫瑰、郁金香、薰衣草等依时序次第开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来赏花。今年的清明节假期,新疆赏花、踏青等旅游活动吸引国内游客约180万人次,人们欣赏美丽的风景、品尝特色美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尽情享受着、愉悦着新疆这美好的地方。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2)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有哪些?
(4)如果你是一名游客,在新疆旅游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至少答出三点)
14.材料在冬奥会开幕仪式的表演节目中,《闪亮的雪花》让人印象深刻,在关注之余,更让广大中国同胞感动,那只迷路的小鸽子,在祖国母亲的殷殷期盼下,飞回了母亲的身边,而网友也表示,这个迷失的孩子,早晚会回来的。从表演的节目中,数百只鸽子同时朝着东南方向看去,等待着那只掉队的鸽子,“一鸽”也不能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闪亮的雪花》“一鸽”也不能少,反映出中华儿女怎样的共同心愿?
(2)解决“一鸽”问题,我国坚持的基本方针及原则各是什么?
(3)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青少年应该如何去做?
15.2021年12月11日,第十三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讲话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我们对此有必胜的信心。信心来自道义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台湾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拥有的台湾,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国人最珍视的民族气节。中国人民内心拥护统一、热切期盼统一、坚定捍卫统一,这是我们的最大底气所在。”
(1)请你结合材料,概括说明为什么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来自道义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2)海峡论坛成立以来,连续多届围绕“民间交流”“融合发展”开展活动。对此,你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一)中考真题演练
1.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说法正确;共商共建文明和谐、平等团结文明和谐、共商共建互助和谐都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错误认知,AB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2.C【解析】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国家高度重视维护民族团结。题干中新疆的发展成就,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故②③正确;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已经实现,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故排除④;故本题选C。
3.A【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族工作的正确认识。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①②③观点正确,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故本题选A。
4.D【解析】本题考查促进民族团结。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故③④说法正确;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故①说法错误;民族文化差异无需消除,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5.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题干中山东省对口援疆的做法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及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故②③④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故①错误;故选D。
6.C【解析】本题考查各民族共同繁荣。题干中,凉山彝族自治州之“变”的原因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①③④正确;凉山彝族自治州不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②错误;故选C。
7.C【解析】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依据题文描述,中方的态度表明了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坚定决心,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的坚决反对,决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故①③④说法正确;依法服兵役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方式但并不是唯一方式,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8.C【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内涵,助力香港走向长期的繁荣稳定,故①③正确;②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④排除,材料未体现此内容;故本题选C。
9.D【解析】该题考查维护国家统一。题目材料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繁荣稳定的“东方之珠”熠熠生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充分地说明了香港与内地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香港与内地共享祖国繁荣的伟大荣光;“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0.A【解析】本题考查台湾问题。根据所学知识,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故A说法符合题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的基本方针,故B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CD都不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故排除;故本题选A。
11.B【解析】本题考查台湾问题。材料中强调了要维护国家统一。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故①②③正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故排除④;故本题选B。
12.D【解析】本题考查对台湾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依据教材知识,结合实际,解决台湾问题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②③④符合题意;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个中国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故①错误;故本题选D。
13.(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①宣传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培养爱国情感。②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统一而努力学习。③坚决拥护祖国统一的各项政策,积极参加维护祖国统一的宣传活动。④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3)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解析】(1)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本题考查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3)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反映了两岸民众对实现京台高铁从福建到台北这么一个远景规划的美好愿望,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14.(1)渴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2)①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要增强文化认同,加强文化交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同胞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解析】(1)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维护祖国统一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忆江南》将散落祖国两岸的中国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合壁团圆,渴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2)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15.(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最真实;最管用;人民当家作主。
(3)①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②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提高人们的民族团结意识;③与各民族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④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解析】(1)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依据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2)本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这说明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反映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本题考查了我们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从做到“三个尊重”,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作答。
(二)新题对应训练
1.D2.A3.B4.C5.A6.B7.A8.A9.C10.B11.B12.C
13.(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主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①尊法守规、人乡随俗,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语言文字。②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高对文化的鉴赏能力,礼貌待人、平等交往。③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文物,爱惜当地的蓝天碧水,做文明使者等。
14.(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15.(1)答案示例:从道义上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从民心上看,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从文化上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2)答案示例: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能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岸融合发展,有利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