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画像 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我的自画像 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

资源简介

我的自画像
——高中二年级认识自我
【理论依据】
《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规定:认识自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而高中年级的学生要能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高中生渴望认识自己,十分关注自己,关注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从这些关系中进一步认识自我。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外部的信息能够批判性地接受。但他们在自我意识形成、确立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有的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有的患得患失、过度敏感、依赖他人的评价,这些都不利于高中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因此,对于高二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心理健康教师应该提起重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达到让学生了解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发展等,并且能够运用乔哈里窗相关知识正确认识自我,同时,认识到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意义,并能够在生活中正确看待自己的不同特质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发展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学会运用乔哈里窗相关知识正确认识自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意义,并能够在生活中正确看待自己的不同特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运用乔哈里窗相关知识正确认识自我。
2.在实际生活中正确看待自己的不同特质,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A4纸、水彩笔、“点红实验”视频
【教学过程】
导入:故事分析——老鹰与乌鸦
“鹰从高岩上飞下来,以非常优美的姿势俯冲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能这样去抓一只羊,就不用天天吃腐烂的食物了,那该多好呀。于是乌鸦凭借着对鹰的记忆,反复练习俯冲的姿势,也希望象鹰一样去抓一只羊。一天,它觉得练习的差不多了,呼拉拉的从山崖上俯冲而下,猛扑到一只公羊身上,狠命地想把他带走,然而他的脚爪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也拔不出来。尽管他不断地使劲怕打翅膀,但仍飞不起来。牧羊人看到后,跑过去将他一把抓住,剪去了他翅膀上的羽毛。傍晚,他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问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说:“这确确实实是一只乌鸦,可是自己却要充当老鹰。”
提问:为什么乌鸦目标坚定,并且努力练习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教师总结:通过这个小故事大家可以发现,乌鸦并不是不努力,也不是没有志气,但是他为什么失败了呢?这是因为它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选择了比自己还大的多的猎物,所以自己最终失去了自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我的重要性,由此导入新课。
新授课:自我意识知多少
向学生讲授自我意识相关知识,播放“点红实验”视频。
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有没有了解过自我意识这个概念?那究竟什么是自我意识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PPT呈现)
概念: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如我们平常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的认识等,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更好地调节,使我们的内心更平静,与外界的关系更和谐。
播放“点红实验”视频,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设计意图: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自我意识的概念和发展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多种感官教学模式下,深刻地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发展等,为后续的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三)我的自画像
规则:学生在A4纸上用水彩笔画出自己的自画像,画像要尽可能的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例如性格、情绪、特长等。画好自画像后,在A4纸的背面写上能够表现自己特质的5个形容词。
活动结束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
教师:同学们,大家可以将自己的画作与小组同学相互分享一下,看一看我们每个人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哪些同学和你一样?哪些同学的特点是你不具备的?
注意事项:
1、老师可以暗示大家,“自画像”可以是形象的肖像画,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喻画;可以是一色笔画成,也可以是多色笔画成。
2、有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绘画技能差而感到为难,老师要提醒大家本游戏不是绘画比赛,只要求大家画的内容、形式等形象地反映对自我的认识。
3、老师寻找典型案例时,可以关注“自画像”的大小、位置、色彩、内容等,还可以关注在画“自画像”和交流时的神情。
4、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且能够正确的意识到“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那么为什么人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引入课题,活跃课堂氛围,并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意义。
(四)制作特质清单
要求:每位同学写下自己最突出的一些特质,请同伴帮忙写下你的特质;3-5条,优点、缺点、建议等;找出相同的特质用红色笔圈出来,找出不同的特质用蓝色和黑色笔圈出来。
对照“乔哈里窗”具体内容,将特质清单上的特质分别填进自己的乔哈里窗中。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并思考以下问题:我的开放区有哪些特质?为什么这么多/少?有哪些特质是他人看得到的,而我却不知道的?为什么会这样?有哪些特质是他人不知道的?为什么?未来我还可以发展哪些未知的特质呢?如何发展?
引导学生思考、反思:如何根据自己的乔哈里窗来成为更好的自我,并对此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加深对认识自我的理解,并学会运用乔哈里窗相关知识正确认识自我。
(五)结束——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上到这里就要接近尾声了,最后,就让我们在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吧!
我们要如何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首先,通过他人的观察和反馈,缩小自己不知道的盲目区;其次,通过自我表露和自我发现,缩小他人不知道的隐藏区;最后,通过共享展现,挑战挖掘,扩大开放区,也探索更多未知区。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都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携手成为更好的我们吧!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再一次深化主题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