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 硝酸 酸雨及防治1、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理解硝酸的氧化性。2、认识硝酸在相关反应中体现的性质,了解硝酸的保存方法。3、了解SO2、NO2对大气质量的影响,特别是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1、硝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酸雨形成的原因和防治。氨气和铵盐的性质。一、硝酸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1) HNO3的不稳定性a.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时发生反应。b. 贮存:一般将浓硝酸保存在 中,并避光放置于冷暗处(2) HNO3的强氧化性① 与Cu反应【实验5-8】如图5-14所示,在橡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使铜丝与硝酸接触,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观看视频】稀硝酸 浓硝酸实验 现象 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产生,__________,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反应剧烈,有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液面上有________气体产生实验 结论 铜与稀硝酸常温下缓慢反应生成_____气体 铜与浓硝酸常温下剧烈反应生成_____气体方程式:(1)Cu+HNO3(浓) : 。(2)Cu+HNO3(稀) : 。结论:硝酸的浓度不同,与金属反应的产物也不同。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 ,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 。② 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发生钝化③ 与非金属反应【资料卡片】: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为 混合得到的混合物。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 等溶解。【思考与交流】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将氨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硝酸,如下图所示:(1) 写出每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请分析上述反应中的物质类别和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以及每一步反应中含氮物质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N2→NH3: 。NH3→NO: 。NO→NO2: 。NO2→HNO3: 。二、酸雨及防治1. 酸雨的形成酸雨:主要指 pH小于 的雨水,其主要是含有 和 。成因:主要是大气中的 与 溶于水形成的。硫酸型酸雨: 。硝酸型酸雨: 。2. 酸雨的危害3. 酸雨的防治【研究与实践】测定雨水的pH【总结】【课堂练习】1.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2.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使石蕊试液变红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3. 在标准状况下将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硝酸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 L,则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 ( )A.112 mL B.1 008 mL C.224 mL D.448 mL4. 9.7 g Cu和Zn的合金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气体,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将溶液稀释为1 L,测得溶液的c(H+)=0.1 mol·L-1,此时溶液中NO3-的浓度为 ( )A.0.3 mol·L-1 B.0.4 mol·L-1 C.0.2 mol·L-1 D.0.6 mol·L-1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