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形成)课 题 快乐的罗梭 课时安排 1主备人 审批人一、教学目标审美感知:欣赏《快乐的罗梭》,感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载歌载舞的热烈情绪,并记忆主题。文化理解:简单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创意实践:能够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能听辩出主旋律的音区变化。艺术表现:初步认识月琴、琵琶,并了解其音色特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欣赏与活动,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难点:能够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能听辩出主旋律的音区变化。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民歌合奏《快乐的罗梭》,“罗梭”在彝语中就是彝家的意思,彝族分布在云南、贵州一带的村寨。这是一首由弹拨乐演奏的乐曲,弹拨乐一般都是由指甲或拨子来演奏,包括柳琴、琵琶、阮、月琴、古琴、筝、扬琴、三弦等。认识月琴与琵琶,聆听它们的音色,说一说两种乐器的形状区别。月琴,它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共鸣箱是满月形的,当然还有八角形、六角形的,一般有4根弦,我们来听听它的声音,月琴的声音很清脆!感受乐曲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并用律动表现。这首乐曲的情绪就是欢快——抒情——欢快。再次聆听乐曲,教师弹奏乐曲主题,学生随琴轻声哼唱主题旋律。1=F 2/4个性添加3、深入体验(1)感受变化再次聆听歌曲《快乐的罗梭》,听一听这段音乐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它们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吗?有没有变化?(2)感受情绪变化过渡语:大家听得真仔细。这10次的音乐是连续出现的吗?或是中间还有另外的音乐?情绪又是怎样的?4、表现乐曲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他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请同学们来和彝族的小朋友一起庆祝他们的节日。(1)播放彝族舞蹈视频,学生观看。(2)找出彝族舞蹈的特点,模仿几个基本动作。(三)课堂小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多民族的国家,今天,我们来到彝族生活的地区,领略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倾听了他们的音乐。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到各地去旅行,感受美丽的风光和各个地方优美的音乐。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快乐的罗梭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快乐的罗梭彝族民歌彝族,原称“夷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语言为彝语,文字为彝文(韪书)。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基本介绍彝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等。民族节日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民族节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火把节聆听乐曲,感受情绪。热情、欢快学唱主题旋律猜一猜,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月琴,它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共鸣箱是满月形的,还有八角形、六角形的,一般有4根弦,月琴的声音很清脆!月琴聆听乐曲第二主题这段音乐的情绪?你想到了什么?优美、抒情琵琶琵琶,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有四根弦。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聆听乐曲,听辨主题音乐在这段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弹拨乐器一般都是由指甲或拨子来拨弦,最常见的弹拨乐器有:琵琶、柳琴、扬琴、阮、月琴、古筝、三弦等。欣赏民乐合奏《快乐的罗梭》并模仿乐器演奏下课!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3803001(1).mp3 03803001(2).mp3 快乐的罗梭.mp3 快乐的罗梭.pptx 教案.doc 视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