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的情绪我做主》活动设计活动背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积极的心态带来积极的情绪,促发积极的行动!所以,积极的心态和情绪时每个人毕生追求的一种状态。情绪是心态的核心,积极的心态有赖于积极的情绪。在生活中,当代中学生要时常面对学习与考试的压力,青春期的困惑,人际交往的烦恼,还有自我成长,人格培养过程中的障碍等。无论是挫折还是失败,这些问题总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的情绪,严重的还会阻碍健康人格的发展。可见,一个人情绪的好坏对学习、生活、工作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因此,科学的情绪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对于情绪尚不善于自我控制,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极端性,容易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出现各种剧烈的情绪反应。因而,一方面需要根据其情绪易变的特点加以教育,促使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的转变;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学会情绪调控的方式方法,培养和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必须通过情绪管理活动,使学生了解影响个人情绪的原因,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适用对象:在情绪控制方面有困惑的初中生。活动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初中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到调节情绪的重要性,了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不同影响。2.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活动流程一、暖身活动------大树与松鼠1.事先分组,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并站在圆圈中间;辅导员或其它没成对的学员担任临时人员。2.辅导员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它的大树;辅导员或临时人员就临时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树当中,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3.辅导员喊“大树”,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辅导员或临时人员就应临时扮演大树,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4.辅导员喊“地震”,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辅导员或插其它没成对的人亦插入队伍当中,落单的人表演节目。二、猜猜我的心情规则:先准备好列举各种情绪的纸条,让后让大家随机抽取自己喜欢的纸条,并按照纸条上的要求表演出某种情绪,接着其他小组成员要猜猜他表演的情绪是哪一种,猜对最多的同学可获得纪念礼品。总结: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当面对正向情绪时,我们显得轻松快乐,而一旦面对负向情绪,我们则容易烦躁不安,甚至发脾气伤害自己或他人,这当然是不好的,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探索一下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负向情绪。三、智慧冲浪——解读“情绪ABC”1、故事“开拓鞋业市场”:鞋厂市场部的两名职员到一个岛上考察,看到岛上居民没有穿鞋子的习惯,男女老少一律打赤脚。一个很沮丧地回来了:“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所以根本没有市场前景”。而另一个职员却很高兴地说:“此岛上居民都没鞋子穿,这里大有市场”。故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事情和情绪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不是说因为这件事我就不开心了,当中似乎还有一座桥梁,它让我们对同一件事有了不同的反映 是什么呢?2、ABC理论的解读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A是指事件,B是信念或想法,C是情绪与行为。艾利斯认为人应该为他们的情绪负责,影响情绪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所持的信念或想法。一个人的情绪好坏是由自己的想法所决定,如果能改变一个人的不正确想法,就能改变他的情绪,甚至行为。3运用。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讨论如何通过改变想法来改变情绪。比如,考试考的不好,你会怎么想?如果有同学觉得“太好了,我还以为我都学会了,这次考的恰恰是我不会的,这下我要把这些不会的都弄懂”。教师总结:我们并不是要逃避现实,而是对于无力改变的现实,换一种心态去面对。四、自助沙龙调节情绪的方法不止改变想法一种,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情绪调节方法,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将自己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写在智慧卡上,越多越好,在小组内交流,每个小组选出2-3个最佳方法,要求视角独特,具有推广价值。各个小组讨论、总结、分享。通过大家的分享,大致可以总结出情绪调节的几种方法:1、转移注意力调控法:当你情绪激动起来时,为了使激动起来的情绪不至于立即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做点别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可以看电影、打球、下棋、唱歌、画画、听音乐、爬山等。2、合理宣泄法:当自己有消极情绪时,可以找一个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将消极情绪发泄出来,以达到排解消极情绪的目的。(大哭一场,写日记)3、理智调控法:运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曾为控制自己易怒的情绪,在堂屋中悬挂写有“制怒”的大匾,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轻易发怒。4、理性升华:当自己有消极情绪时,可以找一个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将消极情绪发泄出来,以达到排解消极情绪的目的。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难免会产生消极情绪。对于消极情绪,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的选择调控方法,我的情绪我做主。五、学以致用说说假如你在碰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回如何自我调节情绪?今天出门下雨了我和好朋友闹矛盾了……教学反思一、可取之处1、我在新课程教材观的指引下,能够灵活的运用和处理教材,由“教教材” 转变为 “用教材教”。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只是知识的化身,更应当是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的参与者,这是我对自己课堂角色的定位。二、不足之处新课程具有动态生成性,有些问题是可以预设的,有些却是不可预设的、只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这节课有些教学环节与我最初的设想不同,第一,我想由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来完成“自主沙龙”,但当时所有学生都在独立思考,课堂并没有出现我所期待的较为热烈的讨论场面,而我却一再提醒学生要开展讨论、交流意见,课后仔细想想,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在课堂上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再相互交流意见,这样学生分析问题就会更全面、更深入。第二,这节课最后的教学环节就是由学生运用调控情绪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烦恼情绪,我曾设想学生应当都会用书本相关知识来解答问题,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他们自身创造性智慧的释放,迸发出了许多课本以外的诙谐幽默的“奇思妙想”,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在当时我并未对学生提出的建议、方法给予相应的评价。课后我仔细思量,倘若在课堂上能把学生的这些“闪亮的点子”与课文知识结合起来,适当点评,归纳小结一下,给予相应的肯定、赞赏和鼓励,可能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当生成的课程资源不能与预设的结果一致时,教师应当以自己的教育机智灵活、及时的调整教学环节,让生成的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这方面的实践锻炼。此外,我认为对于这节课的目标分析还稍欠深入,倘若在讲完不良情绪的调节方法之后,再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在适当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将使这堂课更有深度和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