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认识大洲第三节 美洲一、核心素养区域认知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美洲的地理位置,了解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限和范围。2、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并比较南、北美洲的地形和气候差异,学会运用比较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综合思维1、运用地图,分析地形对美洲气候的影响,并进一步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理实践力1、观察大洲的地形特征,学会绘制其地形简图。2、能独立描述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并形成熟练的技能。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美洲的地理位置。2、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并比较南、北美洲的地形和气候差异,分析地形对美洲气候的影响。难点:1、分析地形对美洲气候的影响。三、教学过程情景导学,明确主题简单介绍“亚美利加洲”名字的由来,“美洲”为其简称。讲授讲解,提炼归纳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学生阅读“巴拿马运河”资料后,完成与苏伊士运河的对比表格:自主探究,尝试解决读图6-28,由学生简述南、北美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阅读“三线穿越的白令海峡”材料,明白“三线”分别为美国和俄罗斯的国界线、亚洲与北美洲洲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阅读材料“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在6-28上找到北美洲面积较大的两个国家以及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强调中美地峡指的是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活动交流,展示评研读北美洲地形图,从平均海拔、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分布、特色地形等方面,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征。通过北美洲的地形剖面图描述其地势特征。读南美洲地形图,找出安第斯山、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描述南美洲的地形特征。通过图文资料,介绍南、北美洲的主要地形区、河流。北美洲:(1)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世界第四长河(2)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南美洲:(1)亚马孙河:世界第二长河、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根据北美洲及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点,绘制地形简图。讲授讲解,提炼归纳呈现美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图,类比亚洲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以至于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得出北美洲气候特征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读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北美洲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和世界气候类型对比,北美洲缺少哪些气候?读“美洲年降水量分布”图,说说北美洲降水的分布特点。活动交流,展示评研思考:1、北美洲的降水分布特点与北美洲的地形有什么关系?2、北美洲的地形对气温又有什么影响?3、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什么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狭长地带?读“美洲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思考:1、南美洲1月和7月的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2、南美洲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3、南美洲的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通过图文资料介绍美洲的原住居民绝大部分是印第安人;介绍16-20世纪北美洲移民来源。结合七上地理宗教、宗教及人种分布知识,归纳:北美洲:(1)人种:以白种人为主(2)宗教:以基督教为主南美洲:(1)语言: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2)人种:混血人种比例高四、板书设计6.3 美洲一、地理位置北美洲:(1)半球位置:西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3)海陆位置:北邻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美洲:(1)半球位置: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3)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北美洲:(1)地形特征:西部:落基山脉;中部:大平原;东部:低山、高原(2)地势特征:西高;中低;东缓(3)主要地形区:南美洲:(1)地形特征:西部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2)地势特征:西高东低(3)主要地形区:2、气候特征北美洲:(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为广泛南美洲:(1)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2)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3、河流北美洲:(1)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世界第四长河(2)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南美洲:(1)亚马孙河:世界第二长河、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三、人文环境北美洲:(1)人种:以白种人为主(2)宗教:以基督教为主南美洲:(1)语言: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2)人种:混血人种比例高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利用课本、课件以及地理填充图册等各种资源,并始终以地图为载体,带领学生识图、读图、填图,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