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化》文化主题班级教习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惠州文化》文化主题班级教习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惠州文化》文化主题班级教习设计
课程类型 班会课 主 讲 教师
授课内容 惠州文化 助 教 无
授课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课 时 1
授课时间 45分钟 授课地点 课室
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 电脑及投影仪PPT课间等资料
课程特色 《惠州文化》课程通过讲授惠州地理文化和风景的特色使学生认识惠州的地理和历史。
教学目标 认识和掌握相关的惠州地理文化和风景特色通过老师结合相关资料讲解当地惠州地理知识,了解惠州古诗词历史初步了解地理课是一门与我们生活联系密切的课程,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惠州西湖的地理风景文化介绍以及古诗词历史。
教学难点 认识惠州的地理环境与语文的关系。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备 注
15分钟5分钟5分钟15分钟5分钟5分钟 一、导入课堂1.诗歌引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歌描写的地方是哪儿吗?(杭州西湖,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歌是李白写的,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诗歌大家应该很熟悉,你们知道这描写了什么地方吗?(这是苏轼描写的庐山景色,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2.讨论抢答环节先分为若干小组,小组队员谈论后,同学们举手进行抢答,介绍诗歌景点特色。回答详细优秀者的同学,该小组进行加分。3.介绍引入写下这诗歌的正是著名诗人苏东坡。苏东坡曾任官的颍州、杭州、惠州、扬州均有西湖。他被贬惠州,主持筑西湖苏堤,建西新桥,整治西湖,为惠州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任职期间,苏东坡写了许多赞美西湖风景的诗,苏东坡也爱上了惠州这个美丽的地方,同学们对惠州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什么了解呢?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开始学习惠州地理吧。讲授新课展示图片:惠州西湖提问:这是惠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同学们知道这是哪儿吗?图中正是诗歌描述的惠州西湖,从刚才诗歌的介绍中,我们领略了惠州西湖的意境,现在让我们揭开神秘的面纱,认识惠州西湖的历史与地理。在唐宋之际,惠州还是一座寂寂无闻的南方小城。苏轼的降临,影响了这座城的命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成为惠州乃至岭南的广告词。苏轼还以其生花妙笔和巨大影响力,为惠州西湖增添风采。惠州西湖的闻名,除了他美丽的景色以外,也因为王朝云的墓正在此处。据说王朝云就是苏东坡眼中的那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女子,而那个女子就葬在惠州西湖。可见惠州西湖沉浸了多年的历史。惠州西湖州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颖州西湖齐名。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惠城中心区,由西湖景区和红花湖景区组成。于西湖景区西南部的红花湖景区,原为惠州西湖三大水源之一“水帘水”的源地,1991年筑坝成湖,以湖区最高峰红花嶂命名红花湖。因其自然生态环境优异,被誉为惠州城市之肺,环湖18公里绿道被誉为“绿廊花漾”。这里山环水绕、重峦叠嶂。惠州西湖的地理因素使惠州人日常生活中散步休闲运动都可以在西湖附近。旅游地理展示图片:慕名西湖而来游客图介绍: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迅速,也带动了惠州西湖的旅游发展。不少人对惠州西湖慕名而来。惠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这里城中有湖,就是惠州西湖、白鹭湖;城外有山,就是岭南名山罗浮山,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象头山;南面环海,就是著名的大亚湾、巽寮湾海滨。惠州的生态旅游可以说是别具特色,资源丰富。引入徐霞客的经历从惠州旅游业的发展,我们要认识到我们可以从地理中收获知识,也可以从旅游中收获知识,例如徐霞客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对许多河流的水道源进行了探索,象广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萧、彬二水,云南南北二盘江以及长江等等,其中以长江最为深入。长江的发源地在哪儿,很长时间都是个谜。(适当引入游历时有趣的小故事)三、随堂巩固练习提问根据这节课学习的知识,讲述一个你所了解地方的地理风景文化特征并结合诗歌历史。你最想去哪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有什么地理文化特点吸引你的?课堂小结从历史文化中学到地理知识灵活运用地理和历史知识,用在实际生活中,课后作业课后通过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以及书籍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地方的地理文化知识,下节课与老师同学进行分享。 诗歌引入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在介绍惠州时,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惠州的地理文化,除了介绍景点外,还需要深入介绍景点的地理文化特征。以及拓展语文文化知识。
附 录(参考资料或板书等)
初评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教学后记 指导教师(签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