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课时教案年级: 八 科目: 地理 编号: 12 课题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课时 总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第1课时授课教师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能力 1.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并会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和名胜古迹。过程 与 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养学生对北京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重点 难点 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 难点: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教法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法、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法。 读图分析法、联系法与比较法环节 知识点 师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创设 情景 明确 任务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请认真观察,判断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标记 3 分钟 生能答出: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自主 学习 合作 交流 一、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师:(边绘“北京轮廓图”边说)请打开课本第19页,地图册第16页,让我们学会从地图上寻找北京、认识北京。请每个小组积极合作,做好记录,并把结果整理到相应表格中。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最认真、最主动。[出示习题:1.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和交通状况。北京自辽代以来,一直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你能说出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吗 ] ((进行小组活动,探究、组织答案。) 师 师生互动,以任意一组为中心,提问交流,其他组适当补充。教师反馈、检查学习情况,督促、矫正学习结果。提问依次如下:北京的纬度位置怎样,属于什么温度带,是内陆还是沿海,有哪些邻省,北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附近地形区分别是什么,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其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河流……北京的交通状况怎样,请学生上来指图说明。 (学生依次回答,略) 12 分钟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且培养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培养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环节 知识点 师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展示 构建 自我 提升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生:因为北京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春寒料峭、多风,而且沙尘暴天气也时有发生,只有秋季秋高气爽、云淡风清,最适宜出行。 师:还有没有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补充 (学生依次回答,略) 师:你能不能结合地图册把课本第18页的主要铁路线指认出来呢 (教师找一名学生指图讲解,其他学生予以更正、补充。) 师:大家识别得完全正确,真聪明!现在你能说明北京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吗 (学生补充回答,略) 师:(指图总结)综合各组的发言,不难看出:北京纬度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黄淮海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盈。难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又把北京作为首都。 (找多组代表回答、补充,并及时予以激励性点评。) 师:请结合p18页、p20页内容,举例说明。[出示习题:2.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吗?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 师: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同时,作为古都,北京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又知道哪些呢 请打开课本第22页看一看,同时老师放首歌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赛一赛谁知道得多、说得清 [出示习题:3.你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吗,你能说出哪些 ] 生:故宫、天坛、长城…… 15 分钟 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开阔学生视野。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每小组推举一位发言代表。环节 知识点 师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巩固 训练 拓展 提高 师:指导生完成同步学习探究中的巩固练习。 生:随堂同步,检查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程度。 12 分钟 将所学知识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师生 小结 全节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说出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 3 分钟板 书 设 计 政治中心 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 文化中心 现代化大都市 国际交往中心教 后 反 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同学都能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和位置的重要性、自然环境、城市智能及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的名胜古迹等掌握的较好,但少数同学对北京城市的发展与保护理解的不深刻,需要强化引导,加强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