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祖国》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我爱我的祖国》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我爱我的祖国》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课程类型 【主题课】 主 讲 教师
授课内容 我爱我的祖国 助 教 无
授课对象 6年级 课 时 1
授课时间 45min 授课地点 课室
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 1课件及ppt2中国发展史
课程特色 通过教师讲授及学生讨论,在中国近代史曲折前行中感受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的发展历程。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3、教导学生如何在生活、学习上做到爱国。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近代史中的曲折经历2、学会理性的爱国,形成正确的爱国观念,如何在生活、学习上做到爱国。
教学难点 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备 注
5min8min10min15min 课堂导入:1视频:中国近代发展史观看后对同学们进行提问(1)我们国家在近代中遭受了什么的曲折的发展?(2)爱国志士为了振兴中国,做出了怎么样的贡献?2进入课堂:同学们,看了刚刚的视频,是不是对中国的发展历史充满了向往呢?那么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中国的历史吧。(1)名词解释:什么是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2)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逐渐被西方列强用大炮敲开了,西方列强不断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断被破坏。在祖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大批爱国志士觉醒了,魏源等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虽然这系列的变革都失败了,但他们那种强烈的爱国之情让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人物介绍:孙中山成就:1905年8月20日成立中国同盟会, 推翻晚清政府,结束封建帝制, 建立共和体制、建立中国国民党, 创建黄埔军校和中山大学, 领导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提出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思想, 创立“中华革命军”.(后来每年3月12植树节纪念孙中山,被称为20世纪中国三大伟人之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祖国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我们应该勇敢的站起来,保护祖国母亲,抵御外敌的侵略。爱国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上世纪初的青年爱国,是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浪潮中。三、四十年代的青年爱国,是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五十年代的青年爱国,是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现代的青年学生,正处在和平年代,祖国又正在日益强盛起来,我们该怎样表现我们的爱国热情呢?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行为:路边的垃圾随意堆放,没人去理;公园里的水龙头哗哗的流,没人去关;老人在街上摔倒,没人敢上前去扶……你们觉得这样的行为是不是爱国的呢?请大家积极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发言:爱国要从我做起,以天下为己任。在现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要把强烈的爱国之情投入到学习中去,知识才是力量,没有科学文化,你何以谈报国?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了解祖国的历史,关心国家的时事政治:同时我们还要理性的爱国,不要盲目从众,做出有损祖国的不理智行为。总结:回顾历史是为了通过纪念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要真正爱国,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好好学习,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国,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要坚持科学理性的思维,表达情绪要“冷静、理智、合法、有序”,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要有大国的胸襟,正确认识日本,学习他们的长处,并为我所用。应将爱国热情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课后作业:搜集爱国英雄的事迹,讲给父母听。 视频播放和提问法故事引入法提问法
附 录(参考资料或板书等)
教学后记 指导教师(签名):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