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向道德模范学习孝心》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课程类型 【主题课】 主 讲 老师主持授课内容 向道德模范学习孝心 助 教 无授课对象 六年级 课 时 一个课时授课时间 45分钟 授课地点 教室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 两段道德模范事例的视频,事先做好的PPT.课程特色 授课式,通过有关道德模范事例的视频对道德模范有一定的了解。教学目标 从道德模范的行动举止中学习孝道的正确表现方式和含义教学重点 体会到两位道德模范的孝心并加以学习教学难点 将两位道德模范的孝心转入到现实,真正认识到孝顺父母的重要性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备 注3分钟 12分钟 20分钟 5分钟 5分钟 情景引入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老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如何成为道德模范的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道德模范吗?(有爱心,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现在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两位道德模范之所以评上这个称号的原因,再来定义这个问题。 播放含有两个道德模范事例的视频(杨怀保,孟佩杰) 活动过程 看完这个视频,我们请每位同学都来谈谈你们的看法。(杨怀保和孟佩杰之所以能成为道德模范,是因为他们发自内心的孝心和自强不息的力量促成的。) 活动总结 杨怀保家境贫困,父母体弱多病,12岁便操持家务,10多年来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坚持不懈、自强不息,孝敬父母,照顾年幼的弟弟,带着家人上大学,用瘦弱的肩膀挑起照顾全家的重担,并为3000多名贫困大学生创造勤工助学机会,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孝子"之歌、自强之歌。 孟佩杰生长于农村,5岁时生父因车祸去世。生母因生活所迫,将她送给隰县老干部局职工刘芳英收养。后来,养母刘芳英患上了椎管狭窄症瘫痪在床。养父无法忍受困境悄然离家出走。从那时起,年仅8岁的孟佩杰便开始承担起照顾瘫痪养母的重担,用孝心和毅力支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孟佩杰十几年来,4000多个日日夜夜,知孝感恩、无怨无悔照顾养母。 收获感悟 道德模范并不代表这个人为国家,为社会做了多少丰功伟绩,也有的是在家庭艰难的时候,勇于站出来,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一个家,这并没有看起来或是想象中的容易,那是需要很多的乐观和坚强的。孟佩杰的养母回想起之前的生活时提到“再苦再累,她都没在我面前没流过一次眼泪,什么时候都是一脸阳光高高兴兴的样子。她还常鼓励我,说'妈妈别怕,有我呢,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谁能想象出这是一个8岁的小女孩说的话。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苦难是一所学校,正是在这所学校里,杨怀保磨砺出孝敬父母、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优秀品质。面对家里接二连三的不幸与苦难,杨怀保并没有在苦难面前低下不屈的头,而是更加坚定了战胜苦难的信心和决心。身材瘦小,涉世未深他,除了学习,还要照顾多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他在心里无数次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让父母感到幸福。他曾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生活给了我太多的磨难,前面的路还有很多坎坷需要我去跨越,我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考验,但我相信,只要不轻言放弃,终会走出一片艳阳的天空。 互动法 视频法 互动法 讲解法 讲解法 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 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追求先进、崇尚先进、学习先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附 录 (参考资料或板书等) 道德模范:杨怀保,孟佩杰 对父母的孝心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签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