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 思维大转换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健康 思维大转换 教案

资源简介

思 维 大 转 换
【活动设计说明】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面对人生的遭遇重大挑战与挫折时,依然可以坚强地站起来,更加茁壮地成长。培养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中学生,可以使他们在面对未知、不确定的未来世界时,自主发展自己的潜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发展。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特点和区别。
情感目标: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挖掘情绪背后的固定型思维。
能力目标: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学会用成长型思维去面对挫折和困难,并积极乐观地去面对。
【活动重难点】学会转换思维,用成长型思维去代替固定型思维。
【辅导对象】八年级学生
【活动形式】心理活动课
【活动准备】课件、叙写狐狸吃葡萄故事的A4纸,思维转换单1、2、3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引出主题。
1.以轮流的方式—报数,每一位同学轮到时坐着说出自己轮到的数字,但轮到6(6.16.26。。。)或是6的倍数时(12.18.24.30),该位同学必须拍手,且不可说出此数字。出错的同学,必须用夸张的情绪雕塑(表情+动作)来表达出此时的心情。
2.学生报数,老师板书记录出错学生的情绪.
小A(非常害着地、扭捏地站起来,挠头)
学生猜测:害羞 尴尬
吐舌头,脸已经通红
小A点头,表明他此刻的心情是尴尬”。教师板书“尴尬”写在黑板上。
3.教师提问:一样的出错,不一样的情绪,这里面是否有什么奥秘呢 也许,智慧就蕴含在古老的故事中(出示课题:为什么狐狸吃不到葡萄 )
二、团体转换阶段:狐狸为什么吃不到葡萄
1.结合PPT讲述故事并提问互动.
引子: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葡萄挂满了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当然,这种美味也逃不过安营扎寨在附近的狐狸们,它们早就想享受一下了…
第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尝试着跳起来去够葡萄没有成功,它还试了一些其他的办法也没有见效。它站在高高的葡萄架下,狐狸耷拉着脑袋心想:看来努力一点都没用,下次我还不如不跳,真是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说不定这个葡萄是酸的呢?狐狸看起来无所谓地离开了。提问:这只狐狸为什么吃不到葡萄呢?(它有什么想法?)
第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葡萄架要远远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是不是可以找大象帮忙,可是找大象帮忙,会不会显得我很笨?万一它不帮我是不是很丢面子?狐狸想来想去,越想越烦,后然索性不想直接走了。提问:这只狐狸为什么吃不到葡萄呢?(它有什么想法?)
第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抬头一看,发现葡萄高高地挂在空中,一想到其他狐狸能吃到葡萄,它也试着跳了几次,可是根本够不着。它心想:这个挑战太大了,看来我能力不行,也没有别人聪明,这辈子是不可能了。狐狸失望地离开了。 提问:这只狐狸为什么吃不到葡萄呢?(它有什么想法?)
生答:第一狐狸吃不到葡萄是因为它认为努力没有用,浪费时间和精力。
生答:第二狐狸吃不到葡萄是因为怕别人说自己笨,没面子。
生答:第三狐狸吃不到葡萄是因为它认为自己能力不行,不去尝试了。
师提问:同学讲得非常好,把三只狐狸吃不到葡萄的想法都说出来了,那么这些想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情绪和行为呢?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生答:会让我们产生挫败的情绪,退缩、放弃,不利于事情的成功?
师提问:那如果你是狐狸,想要吃到葡萄的话,你会用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
生答:我会不断地努力,因为只有努力了才能成功,不努力就没有成功的希望。
生答:我会寻求别人的帮助,不耻下问。
生答:对自己要有自信,只要我不断尝试,总会有机会的。
师提问:同学们讲的太棒了,那如果我们这样想的话,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情绪和行为呢?
生答:积极乐观的情绪,会坚持,不断地尝试,
师提问:刚刚我们进行了思维大转换,额,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心理学把这两种思维分别叫做什么呢?
师写在黑板上: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
师小结:
固定思维:能力和智力是不变得,努力是无用的,挑战和失败是学习的机会。
成长思维:能力和智力可以拓展,努力是有用的,避免挑战 害怕失败。
固定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
狐狸为什么吃不到葡萄 努力没有用 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希望
怕别人说自己笨 寻求别人的帮助,不耻下问。
能力不行,不去尝试。 不断尝试,总会有机会的。
带来情绪和行为 挫败、消极的情绪, 退缩、放弃。 积极乐观的情绪, 会坚持,不断地尝试。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种思维都存在我们的大脑里,我们有的时候会用固定型的思维,有的时候会用成长型的思维,这两种思维就像人的两顶帽子,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转换思维,来帮助狐狸吃到葡萄呢。
生答:想。
师答:看来同学们都想跃跃欲试,那么接下来每个组以抽签的形式选择一只狐狸,转换狐狸的思维,用成长型思维叙写狐狸吃葡萄的故事。
每个小组讨论并叙写狐狸吃葡萄的故事,时间为5分钟,5分钟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分享本小组的故事。
团体工作阶段:思维大转换
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叙写,这些狐狸都吃到了美味的葡萄,那请大家想一想这些转变是怎么发生的呢?为什么之前吃不到而现在能吃到?
学生思考中,教师进一步提问。
师提问:那事情有变吗?
生答:没有。
师提问:情绪和行为有变吗?
生答:变了。
师提问:那情绪和行为变化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生答:想法变了。
生答:思维方式变了。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正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变化了,才引发了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同样一件事情,如果是固定型思维,就会陈尚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如果是成长型思维,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行为。
事件十固定型思维 消极的情绪+消极的行为
事件十成长型思维 积极的情绪+积极的行为
如果我们用X代表思维方式,我们是不是把人在应对事情时的这个反应过程简化为一个方程式。
·事件十X=情绪+行为
当“X=固定型思维”时,
·情绪=消极
·行为=问题得不到解决
当“X=成长型思维”时,
·情绪=积极
·行为=问题的解决
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理解了这个方程式的含义了吗?
生答:理解了。
师提问:你们能结合现实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来应用这个方程式吗?
学生迟疑中。
师答:看来同学们还有些困惑,那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遇到不懂的题目十X=情绪+行为 当X=这对我来说太难了,根本无法理解。 情绪=失望 行为=不做了,不懂得题目越来越多。 当X=我忽略什么了吗?只要把握漏掉的、忽略的找出来,肯定能搞明白。 情绪=积极 行为=复习上课内容,努力理解知识点,终于做出来了。
师提问:那么接下去我们再来挑战一下,用思维方程式来解答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一些问题。(每个小组发放不同的生活方程式单)
思维转换单1
X=固定型思维 ·英语基础差,听不懂十X=情绪+行为 当X=我的能力达不到,只有放弃了 ·情绪= ·行为=
X=成长型思维 当X= ·情绪= ·行为=
X=固定型思维 ·上课回答错误十X=情绪+行为 当X=我做错了,很沮丧。 ·情绪= ·行为=
X=成长型思维 当X= ·情绪= ·行为=
思维转换单2
X=固定型思维 ·上课听课走神十X=情绪+行为 当X=我做的足够好了,已经达到我的上限胃。 ·情绪= ·行为=
X=成长型思维 当X= ·情绪= ·行为=
X=固定型思维 ·没有认真准备竞赛十X=情绪+行为 当X=别人比我聪明,没办法了,伙就是不如他。 ·情绪= ·行为=
X=成长型思维 当X= ·情绪= ·行为=
思维转换单3
X=固定型思维 ·我阅读不太好十X=情绪+行为 当X=我没有阅读,伙就是个书盲。 ·情绪= ·行为=
X=成长型思维 当X= ·情绪= ·行为=
X=固定型思维 ·人际交往差十X=情绪+行为 当X=我不擅长这个,不会主动打招呼。 ·情绪= ·行为=
X=成长型思维 当X= ·情绪= ·行为=
团体结束阶段:我的思维,我选择
师小结:同学们,恭喜你们都成功地解答出了生活方程式,看来你们真得弄明白了。那这样的话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握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了。在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会经常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些不良的情绪和行为,那你们现在知道该怎么样去改变了吗?先觉察自己固定型的思维,然后转换成成长型的思维,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就会发生变化了。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人们都还有最后一种自由——选择态度的自由。”(BY维克多·弗兰克尔)
同学们,弗兰克尔说过一句话: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人们都还有最后一种自由——选择态度的自由。所以请你记住怎么看待事件的思维,是你自己可以把握的选择。
【活动反思】
本课的辅导思路清晰,层层深入。首先通过热身游戏让学生发现一个问题:一样的出错,为什么是不一样的情绪和行为,引发学生的思考。那么为什么呢?智慧就藏在狐狸吃不到葡萄的故事里。本课准备了三只狐狸吃不到葡萄的故事,让学生去找出狐狸为什么吃不到葡萄的原因,于是概括出了固定型思维的特点,然后通过一题一问,如果狐狸想要吃到葡萄需要什么样的思维呢,让学生讲一讲,概括出成长型思维的特点,通过学生的思维转换,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转换思维。面对同一件事情,通过思维转换,产生了不一样的情绪和行为,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我一步步引导学生简化这个过程,用思维方程式来表达这个转换过程,学生就一目了然了。最后通过转换思维单来帮助学生练习在生活实践中如何运用,让学生学会觉察自己的固定型思维,然后转换成成长型思维去解决问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觉察自己的固定型思维,然后用成长型思维去面对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来提升,一个是重新叙写狐狸吃葡萄的故事,一个是思维转换单。但是在思维转换单中,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转换,不能找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区别和以及带来的情绪和行为,日后还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会开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