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导学案年级:七年级 科目:道法 主备人:课题 9.1守护生命课型 新授课 第 18课时(总 38 课时)单元分析 本单元在是以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单元,在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主要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守护生命的意识和能力,引领学生认真审视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贡献,引导学生做自己生命的导演,提升生命的品质,形成科学的生命价值,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努力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追求生命的美好,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材分析 本框旨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自护自救的本领,学会守护生命。学情 分析 对于初中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关键期,心理情绪变化不稳定。尽管他们不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但是急于摆脱成年人的束缚,甚至采用极端的形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和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追求真善美。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视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守护精神家园。 能力目标: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以真善美为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知识目标: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知道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点 如何做到守护生命教学难点 养护精神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 意图一、单元知识树导入,明确目标 (预设5分钟)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呈现学习目标 3、出示评价方法 二、新知探究:(预设20分钟) 新知探究一: 结合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课件展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猜猜看:如果我们经常这样做,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吗? 教师点拨讲解:1 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引导学生参与分组讨论: 分工与合作:班内同学分为两组: 甲组:列举生活中健康的生活方式 乙组:列举生活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分享交流后,谈一谈你的感悟。 (2)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制定今后的改进计划。 播放视频:知识拓展: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 结合视频,教师继续抛出问题: 合作探究:视频中“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什么还提到了“心理平衡”? 课件展示当下青少年过激行为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课件补充文本材料,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教师总结: 2 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成长中的我们,应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与分享 结合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收集相关资料,探讨应对以下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 (1)发生火灾时: (2)发生交通事故时: (3)发生地震时: 你们学校是否进行过这样的安全疏散演练,此类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图片,思考问题:师生的有序撤离与他们平日的安全疏散演练有着怎样的关系? 教师总结:3 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板块知识汇总:将第一板块的知识点以题目+答案的形式呈现在课件上。 新知探究二: 课件展示教材中“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的相关文本,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讲解总结,重点强调:引导孩子们的心灵走出集中营,追寻外面美好的世界。 课件补充孟晚舟的相关文本,引发学生思考: 交流与合作: 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在机场发表简短讲话中谈到:“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 (1)孟晚舟提到的“人生的至暗时刻”是哪个事件? (2)在孟晚舟“人生的至暗时刻”,她“心中的信念之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教师总结:1 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继续补充文本及图片: 你知道吗?曾经的2020年5月,孟晚舟未能获释不能回家,她却选择微笑面对 孟晚舟回国之前,在一次采访中,任正非说:“我女儿现在很乐观,她自学五六门功课,将来会读一个狱中博士出来。每次打电话,她都会说忙得很,充实得很。” 教师继续讲解: 2 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课件拓展:我国的民族精神及其具体体现,引发学生思考: 你听说过下列精神吗,这些精神对个人的价值行为起到怎样的作用? 结合图片,思考问题: 你校是否也开展过经典诵读,诵读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 课件补充视频:哲学家谈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三、巩固练习,达标检测(6分钟) 用幻灯片出示习题,学生抢答 四、课堂小结(3分钟)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归纳:我始终相信,你们会做得更好 五.布置作业(8分钟) 见《课时练》本节内容 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展开探讨,为后面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铺垫。 图片的选材,结合当下零零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便于引导学生分析生活。 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发学生思考生活、反思自己 掌握保持心理平衡的具体方法,落实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结合自己在安全教育平台学到的内容和本校进行的各种安全疏散演练,体会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本领的重要性。 题目答案一目了然,便于课下掌握和记忆。 关键字词,红色标注,便于学生掌握。 感悟英雄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撑 感悟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及个人的影响。板 书 设 计教 学 反 思 通过本节课的资料搜集,总结了一个经验,教学应该整合各个方面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师资源、家长资源等等,这样能提高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