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打开“我”的窗(教案)-小学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自我意识——打开“我”的窗(教案)-小学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自我意识——打开“我”的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 2、学会通过“周哈里窗”来认识自我,探索自我; 3、积极面对真实的自己,悦纳自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周哈里窗”去认识自我,探索自我。 教学难点: 合理运用“周哈里窗”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进而悦纳自我。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说我是谁? 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疑惑: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到一面镜子,面向它,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你了解你自己吗?如果要用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来描述自己,你能用五个或以上的形容词吗?比如邹老师我是一个短发,大眼睛,爱笑,热情大方,善良的人。 二、认识自我的方法 除了可以通过自己,还有其他的方式认识自己吗?还可以通过他人来认识。 三、如何更好地认识自我 (一)介绍周哈里窗 认识自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灵是人类的窗户,想要更好的认识自己,就要去打开我们心灵的窗户,今天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认识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周哈里窗,它是由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所提出,他根据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了解,分割成了像窗户一样的四个部分,包括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和未知我。 (二)开放我 1、指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比如我们的姓名,性别,外貌,比如某些可以公开的信息,包括家庭住址,爱好和特长等。 2、因此,想要更好地认识自己就可以通过不断的开放自我,让更多的人了解你的信息。 (三)盲目我 1、活动:请同学们在面对最开始那张镜子试着回答老师的问题 (1)你知道你背后是什么样子的吗? (2)你的后脑勺看起来是怎样的呢? 接下来再试着问问现在离你最近的人,让他回到刚才关于你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是不是别人可以更好地看到背后的自己呀? 2、盲目我就是自己不知道他人却知道的部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它可以是一些很突出的心理特征,比如不经意的一些小动作或行为习惯,比如一个得意的或者不耐烦的神态和情绪流露,需要别人告诉你才知道,这些可以是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 3、因此,想要更好的了解我们自己就需要多收集听取别人的意见,让更多的人帮助你去了解自己。 (四)隐藏我 1、自己知道他人却不知道的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隐私,个人秘密,留在心底不愿意或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实或心理。 2、通过隐藏我的介绍,同学们可以把自己一些不属于隐私的信息公开,通过他人的反馈来提高自己,更好的认识自己。 (五)未知我 1、挑战一下 (1)请同学们在纸上写下十秒钟的时间,你可以拍多少次手呢? (2)写完后计时挑战,看看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3)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可以拍到多少次呢? 老师挑战了一下。本来我以为自己可以十秒钟拍到20次手,但是最终的结果我甚至可以拍到45次。 2、这就是我们未知的部分,它是一些潜在的能力或特性。比如像刚才拍手,我们经过训练或学习过后可能会比预期想的更多更好。 3、所以要想更好的了解认识自己,我们可以学着尝试一些全新的领域,勇于自我探索,挖掘我们更多未知的东西。 (六)小结 1、通过开放我我们可以更好的开放自己,让别人去了解。 2、通过盲目我我们可以倾听别人的看法,了解不一样的自己, 3、通过隐藏我公开不是自己隐私的部分,扩大我们的开放区域。 4、通过未知我,积极挑战,尝试挖掘潜在的自己。 四、寄语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自己。学会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及时调整自我,打开我的窗,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对认识自己有了更多的收获,感谢大家的用心倾听,我们下一次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