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害怕(教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通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我可以害怕(教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通用版

资源简介

《我可以害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人会产生“害怕”的的感觉,客观认识恐惧这一基本情绪。
2.让学生知道人人都会“害怕”,害怕不是胆小鬼的表现,让学生认识恐惧情绪的积极作用。
3.让学生在课后拓展活动中,学会克服“过度的恐惧”,与“害怕小精灵”做朋友。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通过讲授、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恐惧情绪的产生,客观认识恐惧这种情绪。
(二)教学难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认识到恐惧情绪的积极作用,并通过课后拓展活动,启发学生学会管理恐惧情绪,和“害怕”做朋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问好,顺利引入微课主题“我可以害怕”。通过询问,快速带动学生回忆自己害怕的情况有哪些。播放视频解释害怕的产生,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恐惧情绪的理解。
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小雪老师的心理微课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我可以害怕》。
2.我的“害怕”有哪些?
同学们,提起害怕,你会想到哪些场景呢?恐高、怕水、怕昆虫、怕被老师当众批评、怕考试失败、怕上台演讲、怕黑暗、怕和朋友闹矛盾、怕家庭关系不和谐等等。
当我们感到害怕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心跳加速、手心出汗、两腿发抖、内心感到非常的惶恐和不安,这些都让人感到很难受。不仅如此,有时当我们鼓起勇气向别人诉说自己的害怕时,可能还会被认为是胆小鬼。但是小雪老师想告诉大家,我们是可以害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害怕的感觉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吧!
3.通过视频播放解释恐惧情绪的产生,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种每个人都会产生的基本情绪,它是与生俱来的。
(二)恐惧情绪的积极作用
设计意图:本段为本片微课的重难点。以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向学生们一一举例说明恐惧情绪的5个积极作用,以此帮助学生客观深刻地认识“害怕”,让他们明白“我可以害怕”这句话其中的道理。
1.观看了视频,相信同学们明白了,害怕就是“恐惧”,这种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是人在面临危险又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会产生的感觉。既然它是与生俱来的,恐惧情绪并没有像“尾巴”一样在人类上千万年的进化历程中被抛弃掉,那么说明恐惧情绪一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1)自我保护
同学们想想,恐高和怕水的人是不是从高处坠落以及溺水的风险也更小。因为害怕便不会去,所以有时对某些场景或事物的害怕,起到了很好的自我保护作用,让我们主动远离危险。
(2)生存需要
在人们被动地陷入某些不利的环境中时,恐惧情绪可以让我们根据环境做出对应的举措,使自己能更好活下去。例如,一个人在野外遇到猛兽,他害怕命丧于此,便会拼命逃跑,尽全力躲开野兽攻击。但没有恐惧情绪的人,也许看到有野兽,因为不害怕,所以未躲开,反而丧命于野兽口中。
(3)为危险做准备
恐惧情绪还可以让我们为危险做准备。例如人们害怕感染新冠病毒,会主动戴口罩出门,勤洗手勤消毒,又或备适量的药在家中,以防万一。又例如人们因为害怕地震、火灾等灾难发生,所以每年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消防演练、抗震救灾演练,让大家做好提前的“心理训练”,为危险来临做准备。
(4)提高警惕
恐惧情绪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警惕,促使我们去行动。我知道很多同学都很怕黑,那请你想一想,真的身处黑暗环境时,你是不是变得格外警惕,耳朵仿佛灵敏了几个度,一点点风吹草动你似乎都能捕捉到。并且你要么会以最快的速度想办法开灯,要么在被窝里赶紧把头蒙起来。这些都是恐惧情绪在保护你。
(5)促进应变能力的发展
最后,恐惧情绪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可以促进我们应变能力的发展。例如,你不得不参加期末考试,可是你很害怕考试失败,害怕考差被同学嘲笑,害怕被老师当众批评,害怕家长失望。这个时候,正式因为害怕那样的情况真的发生,你选择了努力复习,不让那样的情况发生,那么你在应对考试这个事情上,你的能力就得到了进步。在一次一次的努力中,你避免害怕的结果真的出现,这些努力的过程,便能促进你应变能力的发展。
(三)微课小结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仍然很需要对他们进行小结和强调,才能强化他们对知识的吸收。通过小结,再次告诉学生“我可以害怕”,要学会接纳自己生活里会产生害怕感,并强调恐惧情绪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克服部分恐惧,促进自身应对能力的发展。
今天的心理微课快要结束啦,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所学内容吧。
1.恐惧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会产生害怕,所以害怕并不代表胆小。
2.虽然产生恐惧情绪的感觉不那么好受,但是它起着一些重要的积极作用,例如可以保护我们远离危险、促进我们应变能力的发展等。
3.面对自己的害怕,为避免害怕的情况真的发生而努力改变现状,这就是一种克服恐惧的勇敢表现。
(四)课后拓展与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留下的作业一,阅读绘本故事《我和“害怕”做朋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恐惧情绪不需要被消灭,但过度的恐惧需要主动去克服,以免对生活造成负面影响。通过作业二画出自己的“害怕小精灵”,帮学生将抽象的恐惧情绪变得具象化和可视化,这种绘画方式符合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有效帮助他们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一情绪,并学会在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恐惧情绪,提升个体整体的情绪管理水平。
1.同学们,最后小雪老师想要推荐一个故事给同学们,它就是《我和“害怕”做朋友》。故事里的小主人公一直和自己的害怕小精灵友好相处,小主人搬家之后,因为到了陌生的地方,内心的害怕变得很大,于是她的害怕小精灵就从小不点变成了大块头,本来害怕小精灵是起着积极作用的,这下可不好了,害怕小精灵变大之后开始给主人公的生活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故事的结局主人公和害怕小精灵是怎么变回朋友的,请同学们自己去阅读一下吧!
2.课后也请同学们拿起画笔,想象一下如果把与生俱来的恐惧情绪看做“害怕”小精灵。那么一直陪着你的那只“害怕”小精灵会长成什么样子呢?大家下来可以发挥想象,认真画一画哦!
3.今天的心理微课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观看,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