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自然界的水及物质的推断期末专题复习考点一 自然界的水知识梳理纯水与天然水:纯水无色、无臭、清澈透明,属于 纯净物 。天然水是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井水、湖水、海水等,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常呈浑浊状态,属于 混合物 。净化的方法: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降于水底,加 明矾 等絮凝剂可以使悬浮物凝聚后沉淀。过滤:把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水进行分离。吸附: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除去水中的一些色素和异味。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 沸点 不同,将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除去。注意:净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过滤的基本操作:实验用品: 铁架台、玻璃棒、漏斗、烧杯、滤纸 。操作要领:“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以免影响过滤速度)“二低”:滤纸边缘低于 漏斗边缘 ;漏斗里的液面低于 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 玻璃棒 ;玻璃棒轻轻靠在 三层滤纸 处;漏斗下端管口紧靠 烧杯内壁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 滤纸破损 ; 仪器本身不干净 ;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取水→ 沉淀 → 过滤 → 吸附 → 消毒杀菌 → 配水注意: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没有蒸馏和煮沸的步骤;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余都是物理变化。硬水与软水:硬水:是指含有 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软水:是指含有 少量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鉴别:加入 肥皂水 ,软水产生 大量泡沫 ,硬水产生 少量泡沫 且有浮渣。硬水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干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者可引起爆炸。硬水的软化方法: 蒸馏、煮沸 。6、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1)正、负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内所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气体能燃烧 ,火焰呈 淡蓝色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 燃烧更剧烈 。实验结论:(1)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 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 可分而 原子 不可分。(通电)反应误差分析: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这是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稍大;氧气的氧化性强,与电机反应消耗了一部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式: 2H2O ====== 2H2 + O2注意: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命题点1 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1.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净水过程中加明矾可以起杀菌消毒作用B.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C.利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3.两千多年来由于都江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小宇同学拟定了用都江堰水净化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A.步骤Ⅰ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B.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发生了化学变化D.得到的净化水是纯水4.直饮水机的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 B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5.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 )A.煮沸 B.吸附 C.过滤 D.沉淀6.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1)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后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各种指标的主要要求为: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水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①前两个指标可以通过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而达到。②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如图所示:由图1可知净化水时,C、D 两个指标可通过上图的 b、c 和 d 过程而达到。(2)如图2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这种净水器进水口在下方的优点是 BC 。A.使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B.有助于除去悬浮性颗粒C.不易堵塞活性炭孔 D.可以将硬水软化命题点2 水的组成:7.关于水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由水分子构成D.每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8.某同学设计的工业制备氢氧化钠的流程如图资料:2NaCl+2H2O2NaOH+H2↑+C12↑,两电极,一端得到NaOH和H2,另一端得到Cl2。(5)图2实验测定水组成,不能加入NaCl增强水的导电性的理由是 加入氯化钠后会有氯气产生,干扰实验结果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 + O2 。(6)图3实验获得84消毒液,直流电源正极应与 b (填a或b)连接,才能使 NaClO的含量更高。命题点3 水的综合题9.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B )A B C D实验装置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硫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解释 量筒中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 O2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 加热铜片;隔绝空气A.A B.B C.C D.D考点二 物质的推断专题内容: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进行分析,然后推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或名称(一定有什么,可能有什么、一定没有什么)。方法:1、找准“题眼”:全题兼顾,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并把题目的关键信息标注在题中。“顺藤摸瓜”:根据找到的题目突破口,进行顺推或逆推,把能找出的尽量先写在题目上,进而全面解答。3、自我验证:把退出来的答案放回原题去进行检验,确定答案的正确性。基础知识梳理:一、物质的颜色固体 黑色 炭粉、MnO2、Fe3O4、CuO、铁粉红色 Cu、Fe2O3、红磷溶液 蓝色 硫酸铜溶液浅绿色 硫酸亚铁额液体紫红色 高锰酸钾溶液沉淀 白色 CaCO3蓝色 Cu(OH)2二、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类别 状态 物质单质 固体 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C60氧化物 气体 CO、CO2液体 H2O、H2O2固体 Fe3O4、Fe2O3三、 元素或物质之最(一)元素之最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N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4、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a5、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H(二)物质之最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N22、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4、密度最小(最轻)的气体是 H2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H2O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 CH47、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8、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 H2四、物质的俗称及主要成分:物质的俗称:1、生石灰 → CaO2、乙醇C2H5OH→ 酒精3、食盐→ NaCl物质的主要成分:1、石灰水→ Ca(OH)22、石灰石、大理石 → CaCO33、沼气、天然气 → CH4五、物质的性质与用途1、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气体 O2 。能使黑色CuO变红的物质有 C、H2 。具有吸附性的物质是 活性炭 。氧化物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CO 。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做气体肥料,空气中含量过高会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用于人工降雨、用于灭火的气体是 CO2 。能使黑色的CuO变红的气体是 CO 。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 CaO 。3.具有可燃性的物质 C、 H2、 CO、 CH4 、C2H5OH 。六、火焰的颜色1、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2、H2,S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3、S在O2中燃烧: 明亮的蓝紫色 ;4、白光:Mg在空气中燃烧,木碳,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七、特殊反应条件(通电)点燃:有 O2 参加通电:电解水: 2H2O ===== 2H2 + O2 。有 (MnO2)催化剂(2个)(MnO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H2O2 ===== 2H2O + O2 。(2)氯酸钾制取氧气: 2KClO3 ====== 2KCl + O2 。(高温)高温(4个)(高温)CaCO3高温分解: CaCO3 ===== CaO + CO2 。(高温)(2)C还原CuO、Fe2O3: C +2 CuO ===== 2Cu + CO2 ;(高温) 3C +2 Fe2O3 ===== 4Fe + 3CO2 。(3)C与CO2反应: C + CO2 ===== 2 CO 。转化关系突破:氧气的变化(CuO) (MgO) (Fe3O4)(O2) (CO2) (H2O)(SO2) (P2O5) (CO) (点燃)(点燃)(1)O2 → MgO: 2Mg + O2 ====== 2MgO 。(通电) (点燃)(2)O2 → H2O: 2H2 + O2 ====== 2H2O 。(点燃)(3)H2O → O2: 2H2O ====== 2H2 + O2 。(点燃)(4)O2 → CO: O2 + 2C ====== 2CO 。(点燃)(5)O2 → Fe3O4: 2O2 + 3Fe ====== Fe3O4 。(6)O2 → SO2: O2 + S ====== SO2 。(点燃)(7)O2 → CuO: O2 + 2Cu ====== 2CuO 。(光照)(8)O2 → CO2: O2 + C ====== CO2 。(点燃)(9)CO2 → O2: 6CO2 + 6H2O ====== C6H12O6 + 6O2 。(10)O2 → P2O5: 5O2 + 4P ====== 2P2O5 。2、水的变化 (H2)(H2O) (Ca(OH)2) (H2CO3)(O2)H2O → H2CO3: H2O + CO2 ===== H2CO3 。(通电)(2)H2CO3 → H2O: H2CO3 ======= H2O + CO2 。(点燃)(3)H2O → H2: 2H2O ===== 2H2 + O2 。(通电)(4)H2 → H2O: 2H2 + O2 ====== 2H2O 。(点燃)(5)H2O → O2: 2H2O ===== 2H2 + O2 。(6)O2 →H2O: 2H2 + O2 ====== 2H2O 。(7)H2O → Ca(OH)2: H2O + CO2 ===== H2CO3 。(8)Ca(OH)2 →H2O: Ca(OH)2 + CO2 ===== CaCO3 + H2O 。3、碳的变化 (H2)(CO2) (Cu)(CO) (Fe) (C)(点燃)(高温)(1)C → CO: O2 + 2C ===== 2CO 。(高温)(2)C → CO2: O2 + C ====== CO2 。(高温)(3)C → H2: C + H2O ====== CO + H2 。(高温)(4)C → Cu: C + 2CuO ====== 2Cu + CO2 。(5)C → Fe: 3C + 2Fe2O3 ====== 4Fe + 3CO2 。一氧化碳的变化 (CO2)(Fe) (Cu) (CO)(点燃)(1)CO → Cu: CO + CuO ====== Cu + CO2 。(高温)(2)CO → CO2: 2CO +O2 ====== 2CO2 。(3)CO2 → CO: CO2 + C ====== 2CO 。(高温)(4)CO → Fe: 3CO + Fe2O3 ====== 2Fe + 3CO2 。氢气的变化 (H2O)(Cu) (Fe) (H2)(点燃)H2 → Cu: H2 + CuO ====== Cu + H2O 。(通电)H2 → H2O: 2H2 + O2 ====== 2H2O 。H2O → H2: 2H2O ===== 2H2 + O2 。H2 → Fe: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的变化 (CO)(CaCO3) (H2CO3) (CO2)(高温)(1)CO2 → H2CO3: H2O + CO2 ===== H2CO3 。(点燃)(2)CO2 → CO: CO2 + C ====== 2CO 。(3)CO → CO2: 2CO +O2 ====== 2CO2 。(4)CO2 → CaCO3: Ca(OH)2 + CO2 ===== CaCO3 + H2O 。(5)CaCO3 →CO2 :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典型例题分析(一)文字推断题1、有A、B、C、D四种元素。当A元素的原子失去3个电子时,B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它们形成的微粒,电子排布都跟氖原子相同。C元素原子在第三层上的电子数比第二层上的电子数少一个。D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的固体物质。(l)写出这四种元素的符号:A是 Al ,B是 O ,C是 Cl ,D是 Mg 。 (2)氢气在C单质中燃烧,发出 淡蓝色 色的火焰,生成物的名称是 水。2、有A、B、C、D、E五种物质,已知A是非金属单质,B是金属氧化物,且:① A+O2 C ② B+H2O → D③ C+D → E↓+H2O ④ E B+C根据上述反应关系,推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填化学式A C ,B CaO ,C CO2 ,D Ca(OH)2 ,E CaCO3 。3、有A、B、C、D四种单质,通常情况下,A、D是无色气体,B是红色金属,C是黑色粉末。现进行如下实验:1 B在D中加热,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2 C与1中生成的物质混合,高温下得到B和一种无色气体;3 向1的生成物中通入气体A并加热,得到B和水;问:1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出这四种单质的名称,写出化学式: A H2 ,B Cu , C C , D O2 。2 写出有关反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O2 + 2Cu ====== 2CuO(高温) C + 2CuO ====== 2Cu + CO2H2 + CuO ====== Cu + H2O(二)结构推断型1、在如图转化关系中,生成物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是黑色固体,且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1)若F为氧化物,则F的化学式为 H2O 。(2)②中B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3)若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则G的化学式为 C 。(点燃)(4)若G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则③的反应现象为 剧烈燃烧,火心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反应③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 2O2 + 3Fe ====== Fe3O4 。(A) (E)2、现有A~F六种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方便自热米饭中的加热原料,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右下图所示。请回答:(D) (C)(F) (B)(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为:A Ca(OH)2 B CaO E C(点燃)(2)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 →C: Ca(OH)2 + CO2 ====== CaCO3 + H2OF →D: 2CO +O2 ====== 2CO2(F) (③)3.有A、 B、C、D、E、F六种物质,其中A、 B、C、D、E五种物质的组成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F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D是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一些必要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④⑤)(B) F(C) (⑥) (D)(①O2) (A)(⑧ ⑧) (⑦) (②O2)(⑨) (C)(E) (⑩)请回答:(1)写出A和D的名称:A C ,D CaCO3 ;(点燃)(2)向E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2CO +O2 ====== 2CO2 ;(4)指出反应⑤在物质鉴别中的应用: 实验室检验CO2 。(5)从反应①②可得到的启示是: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4、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已知A 、B均为黑色固体,E是一种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②)(+X、③)(白色沉淀红) (C) (A)(+A、④) (高温)(E)(+B、) (B) ①(D)(⑤)请回答下列问题:(高温) (高温)(1) A、B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B (写“A”或“B”);物质x的化学名称为 氢氧化钙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2CuO ====== 2Cu + CO2 ;能解释②中反应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 + CO2 ===== H2CO3 ;(高温) 加热反应②后的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4) 反应④为化合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CO2 + C ====== 2CO(5)E在反应⑤中表现出的可用于冶金工业的主要化学性质是 还原性 ;若在实验室进行实验⑤,需要先通气体E,将反应容器中的空气赶尽后再加热。推测这样做的主要原是: 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5、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请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CDA)若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且D是CuO。则:A为 H2O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D→A H2 + CuO ====== Cu + H2O 。(2)若A在常温下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则:A为 CaCO3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B→D O2 + 2Cu ====== 2CuO 。(D) (B)6、已知A、B、C、D、E、F、I、X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B、D、E、X为氧化物,F是最简单的有机物,B常温下为液体,C、I为单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F) (②) (A)(+C)(E) (C)(+I) (X) (①)(X)(1)X在反应①中起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点燃)(2)A的化学式是 H2O2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H4 + 2O2 ===== 2H2O + CO2 。(4)实验室检验气体D的方法是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3自然界的水及物质的推断期末专题复习考点一 自然界的水知识梳理纯水与天然水:纯水无色、无臭、清澈透明,属于 。天然水是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井水、湖水、海水等,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常呈浑浊状态,属于 。净化的方法: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降于水底,加 等絮凝剂可以使悬浮物凝聚后沉淀。过滤:把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水进行分离。吸附:利用活性炭的 作用除去水中的一些色素和异味。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除去。注意:净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过滤的基本操作:实验用品: 。操作要领:“一贴”:滤纸紧贴 (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以免影响过滤速度)“二低”:滤纸边缘低于 ;漏斗里的液面低于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 ;玻璃棒轻轻靠在处;漏斗下端管口紧靠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 ;;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取水→ → → → 消毒杀菌 → 配水注意: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没有蒸馏和煮沸的步骤;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余都是物理变化。硬水与软水:硬水:是指含有 的水。软水:是指含有 的水。鉴别:加入 ,软水产生 ,硬水产生 且有浮渣。硬水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干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者可引起爆炸。硬水的软化方法: 。6、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1)正、负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内所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气体能,火焰呈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 。实验结论:(1)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 和 组成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 可分而 不可分。反应误差分析: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这是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稍大;氧气的氧化性强,与电机反应消耗了一部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命题点1 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1.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净水过程中加明矾可以起杀菌消毒作用B.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C.利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3.两千多年来由于都江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小宇同学拟定了用都江堰水净化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B.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发生了化学变化D.得到的净化水是纯水4.直饮水机的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5.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煮沸 B.吸附 C.过滤 D.沉淀6.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1)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后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各种指标的主要要求为: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C.水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①前两个指标可以通过活性炭的 作用而达到。②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如图所示:由图1可知净化水时,C、D 两个指标可通过上图的 b、c 和 过程而达到。(2)如图2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这种净水器进水口在下方的优点是 。A.使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B.有助于除去悬浮性颗粒C.不易堵塞活性炭孔 D.可以将硬水软化命题点2 水的组成知识梳理典型例题7.关于水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由水分子构成D.每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8.某同学设计的工业制备氢氧化钠的流程如图资料:2NaCl+2H2O2NaOH+H2↑+C12↑,两电极,一端得到NaOH和H2,另一端得到Cl2。(5)图2实验测定水组成,不能加入NaCl增强水的导电性的理由是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6)图3实验获得84消毒液,直流电源正极应与 (填a或b)连接,才能使 NaClO的含量更高。命题点3 水的综合题:9.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实验装置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硫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解释 量筒中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 O2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 加热铜片;隔绝空气A.A B.B C.C D.D考点二 物质的推断专题内容: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进行分析,然后推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或名称(一定有什么,可能有什么、一定没有什么)。方法:1、找准“题眼”:全题兼顾,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并把题目的关键信息标注在题中。“顺藤摸瓜”:根据找到的题目突破口,进行顺推或逆推,把能找出的尽量先写在题目上,进而全面解答。3、自我验证:把退出来的答案放回原题去进行检验,确定答案的正确性。基础知识梳理:一、物质的颜色固体 黑色 炭粉、MnO2、Fe3O4、CuO、铁粉红色 Cu、Fe2O3、红磷溶液 蓝色 硫酸铜溶液浅绿色 硫酸亚铁额液体紫红色 高锰酸钾溶液沉淀 白色 CaCO3蓝色 Cu(OH)2二、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类别 状态 物质单质 固体 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C60氧化物 气体 CO、CO2液体 H2O、H2O2固体 Fe3O4、Fe2O3三、 元素或物质之最(一)元素之最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4、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5、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二)物质之最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2、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4、密度最小(最轻)的气体是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化合物是7、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8、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四、物质的俗称及主要成分物质的俗称:1、生石灰 →2、乙醇C2H5OH→3、食盐→物质的主要成分:1、石灰水→2、石灰石、大理石 →3、沼气、天然气 →五、物质的性质与用途1、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气体 。能使黑色CuO变红的物质有 。具有吸附性的物质是 。氧化物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做气体肥料,空气中含量过高会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用于人工降雨、用于灭火的气体是 。能使黑色的CuO变红的气体是 。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 。3.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六、火焰的颜色1、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2、H2,S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3、 S在O2中燃烧: ;4、白光:Mg在空气中燃烧,木碳,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七、特殊反应条件点燃: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氧气参加的燃烧反应。通电:电解水: 。有催化剂(2个)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温(4个)CaCO3高温分解: 。(2)C还原CuO、Fe2O3: ;。(3)C与CO2反应: 。转化关系突破:氧气的变化(CuO) (MgO) (Fe3O4)(O2) (CO2) (H2O)(SO2) (P2O5) (CO)(1)O2 → MgO: 。(2)O2 → H2O: 。(3)H2O → O2: 。(4)O2 → CO: 。(5)O2 → Fe3O4: 。(6)O2 → SO2: 。(7)O2 → CuO: 。(8)O2 → CO2: 。(9)CO2 → O2: 。(10)O2 → P2O5: 。2、水的变化 (H2)(H2O) (Ca(OH)2) (H2CO3)(O2)H2O → H2CO3: 。(2)H2CO3 → H2O: 。(3)H2O → H2: 。(4)H2 → H2O: 。(5)H2O → O2: 。(6)O2 →H2O: 。(7)H2O → Ca(OH)2: 。(8)Ca(OH)2 →H2O: 。3、碳的变化 (H2)(CO2) (Cu)(Fe) (CO) (C)(1)C → CO: 。(2)C → CO2: 。(3)C → H2: 。(4)C → Cu: 。(5)C → Fe: 。4、一氧化碳的变化 (CO2)(Fe) (Cu) (CO)(1)CO → Cu: 。(2)CO → CO2: 。(3)CO2 → CO: 。(4)CO → Fe: 。5.氢气的变化 (H2O)(Cu) (Fe) (H2)(1)H2 → Cu: 。(2)H2 → H2O: 。(3)H2O → H2: 。(4)H2 → Fe: 。6二氧化碳的变化 (CO)(CaCO3) (H2CO3) (CO2)CO2 → H2CO3: 。CO2 → CO: 。CO → CO2: 。CO2 → CaCO3: 。CaCO3 →CO2 : 。典型例题分析(一)文字推断题1、有A、B、C、D四种元素。当A元素的原子失去3个电子时,B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它们形成的微粒,电子排布都跟氖原子相同。C元素原子在第三层上的电子数比第二层上的电子数少一个。D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的固体物质。(l)写出这四种元素的符号:A是 ,B是 ,C是 ,D是 。(2)氢气在C单质中燃烧,发出 色的火焰,生成物的名称是 。2、有A、B、C、D、E五种物质,已知A是非金属单质,B是金属氧化物,且:① A+O2 C ② B+H2O→ D③ C+D → E↓+H2O ④ E B+C根据上述反应关系,推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填化学式A ,B ,C ,D ,E 。3、有A、B、C、D四种单质,通常情况下,A、D是无色气体,B是红色金属,C是黑色粉末。现进行如下实验:1 B在D中加热,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2 C与1中生成的物质混合,高温下得到B和一种无色气体;3 向1的生成物中通入气体A并加热,得到B和水;问:1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出这四种单质的名称,写出化学式:A ,B ,C ,D 。2 写出有关反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二)结构推断型1、在如图转化关系中,生成物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是黑色固体,且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1)若F为氧化物,则F的化学式为 。(2)②中B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3)若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则G的化学式为 。(4)若G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则③的反应现象为 ,反应③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 。2、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未注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固体A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滤液H中所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2)固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它在与无色液体E的反应中起_______作用。(3)如果气体Z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它在气体X中燃烧,会因X的量的变化和条件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物质。试写出X和Z反应生成固体单质M和无色液体F的化学方程式: 。3、现有A~F六种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方便自热米饭中的加热原料,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右下图所示。(E) (A)(D) (C)(F) (B)请回答:(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为:A B E(2)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 →C:F →D:4、天然石柱林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如图),Ca(HCO3)2在加热下分解为A、D、G三种化合物,该反应是形成此景观的一步重要反应。(温高催化剂电解) Ca(HCO3)2A D GB C E F H III:A、B、C三种化合物中均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II:D、E、F三种化合物中均含有相同的非金属元素;E为一种黑色固体单质,D、F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F为一种有毒气体;(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G 。(2)写出下列方程式:①A→B: 。②F→D: 。5、有A、 B、C、D、E、F六种物质,其中A、 B、C、D、E五种物质的组成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F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D是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一些必要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③) (F) (④⑤)(B) F(C) (⑥) (D)(①O2) (A)(⑧ ⑧) (⑦) (②O2)(⑨) (C)(E) (⑩)请回答:(1)写出A和D的名称:A ,D ;(2)向E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反应⑤在物质鉴别中的应用: 。(5)从反应①②可得到的启示是: 。6、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已知A 、B均为黑色固体,E是一种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②)(白色沉淀红) (+X、③)(C) (A)(E) (高温) (+A、④)(+B、) (D) (B) ①(⑤)请回答下列问题:(1) A、B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写“A”或“B”);物质x的化学名称为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能解释②中反应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反应②后的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 反应④为化合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5)E在反应⑤中表现出的可用于冶金工业的主要化学性质是 ;若在实验室进行实验⑤,需要先通气体E,将反应容器中的空气赶尽后再加热。推测这样做的主要原是 。7、下图的转化关系中,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学过的几种物质。请回答:1 写出B、C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 ,C 。2 写出下列转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D A+F;E C:(+H2O(ii))8、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由一种矿石经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其生产过程如下:(D) (B)(矿石A)(高温(i))CaCO3↓ + H2O(C) (iii)请写出(i)、(ii)、(iii)转化的化学方程式。(i) ;(ii) ;(iii) 。(ABCDA)9、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请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若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且D是CuO。则:A为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D→A 。(2)若A在常温下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则:A为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B→D 。10、已知A、B、C、D、E、F、I、X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B、D、E、X为氧化物,F是最简单的有机物,B常温下为液体,C、I为单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已略去)。(D) (B)(+C) (+F) (②) (A)(X) (E) (C) (①) (+I)(X)请回答下列问题:(1)X在反应①中起的作用是 。(2)A的化学式是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检验气体D的方法是 。11、A 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为(2)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3)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12、图中的各物质及其转化关系,都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其中A、B、E、H均为常见的单质,F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将一定质量的A与B混合点燃生成了C和D两种物质。请回答:(1)写出化学式:A ,G 。(2)反应②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反应④是未来人类获得能量的理想形式,其化学方程式是。13、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右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忽略):已知B是黑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80,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B是 ;E是 (均填化学式)。(2)A C的化学方程式为: ;E D的化学方程式为: ;14、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乙和丁为黑色固体。请回答:(1)写出化学式:甲 ;乙 ;丙 ;丁 ;(2)写出丙和E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 ;15、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2)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6、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C与F元素组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2)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3)A→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自然界的水及物质的推断期末专题复习 (教师版)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docx 自然界的水及物质的推断期末专题复习(学生版)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