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笔书法用具的选择与认识课件(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软笔书法用具的选择与认识课件(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基本常识
中国书法 文化传承
01
常用书法用具
02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
03
书法作品鉴赏
目录
常用书法用具
01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辅助用品:
笔洗、镇纸、笔架、笔筒、字毡等
其余用品:
名章、闲章等。
常用书法用具
01 毛笔的种类:
从性能分:硬毫笔、软毫笔、兼毫笔。
从原料分:紫毫、狼毫、羊毫、兼毫
从笔锋分:长锋、短锋、中锋
对初学者而言,软毫可以锻炼腕力和笔力。
冷水浸泡。清水洗净。不套笔帽。悬挂晾干。
常用书法用具

02 笔有“四德”——尖、齐、圆、健
所谓尖或锐,是说笔锋尖锐,不秃。
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选购新笔时,毫毛有胶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检查旧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辨尖秃。
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毫若齐则压平时长短相等,中无空隙,运笔时「万毫齐力」。因为需把笔完全润开,选购时就较无法检查这一点。
常用书法用具


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选购时,毫毛有胶聚拢,是不是圆满,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即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笔有弹力,则能运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弹力较羊毫强,书亦坚挺峻拔。关於这点,润开后将笔重按再提起,锋直则健。
常用书法用具


(1)墨的主要原料
是烟料、胶以及中药等。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水。
(2)墨的分类: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松烟墨以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特点是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

常用书法用具
(3)墨的用法:
古人论画时讲用墨有四个要素:
一是“活”,落笔爽利,讲究墨色滋润自然;
二是“鲜”,墨色要灵秀焕发、清新可人;
三是“变幻”,虚实结合,变化多样;
四是“笔墨一致”,笔墨相互映发,调和一致。
墨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墨正、力匀而急缓适中、浓度适中、随磨随用、储放匣内。
常用书法用具
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 。
我国三大宣纸产地:安徽,四川,浙江
宣纸品种按原料配比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
按加工方法分类,宣纸分为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
按规格可分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尺多种;
常用书法用具


砚台
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
中国“四大名砚”:
唐代时出产于广东肇庆的端砚,
晚唐时出产自安徽婺源的歙(shè)砚,
东晋时产自山西绛州的澄泥砚,
宋代时出产于甘肃临潭的洮河砚。
易水砚是中国著名古砚,有“南端北易”之称。
常用书法用具
辅助用品
笔 洗
笔 架
常用书法用具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
02
(1)执笔——五指执笔法
擫,用大拇指的指肚按住笔管,向右前方与食指相对用力。
押,食指弯屈下倾,用第一关节靠大拇指的边侧用力将笔固定。
勾,中指弯曲,指尖斜向内,用罗纹心紧触笔管,勾住笔管的外侧向掌心方向用力。
格,无名指弯屈,用指背的指甲与肉的交际处抵住笔管,向外向上用力,即与中指的用力方向相反。勾与格主要是在运笔时能对笔的回环使转起作用。
抵,小指弯屈如无名指并紧贴无名指,对无名指起到辅助作用。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
(2)运腕:
所谓“运腕”就是在用毛笔书写时,如何正确使用手指、手腕、手臂力量的方法。 分为“枕腕”和“悬腕”。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
(3)书写姿势: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
所谓“正确的书写姿势”分为坐姿和站姿两种类型。
书法作品鉴赏
03
笔法
结体
章法
墨色
书法作品鉴赏要素
所谓笔法,就是书法艺术创作中使用毛笔的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总和。
书法作鉴赏要素
1、笔法:
藏锋的写法
起笔,先向左上进行,然后跪笔,也就是令笔锋向左上稍微一走便按笔下去,使笔腹着纸,笔毫跪下,向右下方行笔,压下铺开笔毫,然后翻转笔锋向右行进,这就是所谓藏锋。
(1)藏锋、露锋
露锋的写法
与藏锋相反。
其起笔是笔锋着纸后向右下,然后抑住笔毫的转动,直接转折角度而向右行笔。
书法作鉴赏要素
正锋也称中锋,其用笔是以主毫在点画之中为特征。
侧锋是书写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仔细体味。
(2)正锋、侧锋
书法作鉴赏要素
(3)调锋
(4)方笔、圆笔
所谓调锋就是在运笔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笔锋的方向和位置使笔锋始终处于正锋,不然在行笔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别扭,甚至是错误的偏锋。
方笔、圆笔是笔画起止处由于运笔的转、折方法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形状
书法作鉴赏要素
(5)“永”字八法
侧——点
勒——横
弩——竖
趯——挑钩
策——仰横
掠——长撇
啄——短撇
磔——捺
书法作鉴赏要素
2、结体
所谓“结字”就是汉字的结构,也就是每一个字中的点画与点画之间的搭配方法。
其中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重心平稳”
“点画呼应”
“疏密得当”
书法作鉴赏要素
欧 颜 柳
所谓“稳”就是要有效地控制形体平衡,不至于产生跌倒倾斜,其结构一般通过点画粗细长短的形态变化来实现其结构的艺术变化。
(1)重心平稳
书法作鉴赏要素
点画之间的呼应是在有形与之间,古人也有称为贯气的。
其作用就是把原来各自独立的笔画,贯穿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疏密得当
疏密得当的空间布白可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有时可以改变字型的视觉形象。
(2)点画呼应
书法作鉴赏要素
3、章法
所谓章法就是通过对于局部剪裁调整使得字群达到一种有序的和谐的状态,从而形成一种艺术美。或显示为茂密,或显示为疏朗;或为沉雄,或为清新;或为淡雅,或为穠丽;或为自然,或为雕琢……这些审美境界都来源于书家对于章法的处理艺术。自古以来,章法艺术及其法则是每个书法艺术所追寻的终极目标。
书法作鉴赏要素
(一)排列有序的字群:
一幅书法艺术作品是由汉字组成的,每个汉字的排列组合要遵循一定的法则规律,并且始终如一地贯彻这个规律,从而形成一定的空间分割。
书法作鉴赏要素
横成列竖成行——字距与行距相等这条原则基本适用于正书和行楷书的创作。
横成列竖成行——字距大行距小。以隶书创作为主 如《曹全碑》、东汉
横成列竖成行——字距小行距大 如赵孟頫书苏东坡《后赤壁赋》
书法作鉴赏要素
3、横有列,竖无行:显得活泼自由
2、横无列竖无行
书法作鉴赏要素
(二)整幅格调一致的原则
同一幅作品应该再用笔、结字、章法、墨法和风格都保持格调一致,这样一幅作品才能风格统一。
如果一幅作品出现多种的笔法、章法、墨法、字形,就大大破坏整幅作品的风格,降低了其艺术价值。
书法作鉴赏要素
(三)连贯呼应的行气
连贯呼应的行气与运笔的连贯呼应有关,这就是说行笔应该注意上下承启,连带统一,相互顾盼,从而形成整篇的气韵生动。
王羲之的众多的书法作品都是行气连贯的经典之作,如《得示帖》是以牵丝引带的经典,《孔侍中帖》是以字形姿态的揖让顾盼为特点的。不一而足。就难度而言,后者显然比前者难,故此,所谓“断比连难”
书法作鉴赏要素
“连贯呼应”的方法大约有以下三种基本技巧:
①中轴线连贯的技巧
把每个汉字的中心连在一起形成一条无形的竖线,只要每个字的重心都落在这条线上,那么,这条红线就把字群、句群和篇章贯通在一起。
王献之、李邕、米芾、董其昌等都在创作中使用了这种技巧。
米芾 张都大帖
书法作鉴赏要素
②字形轮廓连贯的技巧
在一行字形的轮廓外形大致相同时,将字的两侧的轮廓线基本对整齐就可以了,再辅之以撇、捺、竖等纵笔的穿插就会形成一种自然灵动的行气。
颜真卿、赵孟頫都惯用此技巧。
赵孟頫书
书法作鉴赏要素
③平衡连贯的技巧。
每个汉字重心的连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故意左右飘乎摆动,单个汉字形体或每个字群看似“欹侧跌宕”,但通过相互之间的救补,仍然是连贯统一的。
王羲之的行书作品的贯气多为此种技巧,黄庭坚的行、草书作品就是这种技巧的体现。
书法作鉴赏要素
基本常识
中国书法 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