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导学案

资源简介

2023年中考二轮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中考考点链接
1.当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状况是什么?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当前,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如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2)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3)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整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3)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走绿色发展道路,有利于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4)建设美丽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3.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坚持绿色发展道路。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热点材料预览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期间,三大赛区26个场馆将全部使用“绿电”,意味着奥运历史上将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绿电”主要来源于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目前,我国的“绿电”主要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
材料二 202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只,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在共建美丽中国的同时进一步体现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
材料三 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简称绿碳大会”),将于2022年8月15日至8月16日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重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减污降碳、低碳创新等领域展开研讨。“绿碳大会”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为主题,整体构架设置为“1+1+6+5”,即1场开幕式、1场专题研讨、6个主题论坛、5项系列科创赋能活动,重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能源革命、减污降碳、CCUS技术、数字经济与低碳创新、低碳人居等领域展开研讨。
热点时政预测
1.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出台XX政策)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2)有利于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助力高质量发展。
(3)有利于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
(4)有利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5)有利于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
(6)有利于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
2.面对环境问题,我国必须坚持什么道路,实施什么国策、战略和发展理念
(1)道路:绿色发展道路
(2)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4)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1)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6)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7)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 护生态环境。
(8)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
(9)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4.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1)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2)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4)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5.建设美丽中国,国家应该如何做
(1)制度: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2)法治:严格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3)科技:加强节能环保新科技研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4)生态修复: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防治的各项行动,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5)经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鼓励环保型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我国向绿色经济转型。
6.如何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1)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公民。
(2)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
(3)认真学习、宣传环保知识,从身边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约粮食,拒绝浪费,践行“光盘行动”。
(4)坚持绿色消费,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5)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6)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7)爱护花草树木、河流湖泊,不乱扔垃圾,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敢于并善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7.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企业应该如何做
(1)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经营。
(2)增强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设备
(3)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节能环保技术,积极开发节能环保产品。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热点时政变试题
1.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提出并实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重要举措,不断强化就地与迁地保护,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持续改善生态环质量,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这说明我国( )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②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好的国家
③把生物多样性保护摆在环保工作的首位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下列观点不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A.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B.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C.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释放人的创新激情活力与能力
3.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承诺:我国将在2030年前和2060年前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碳达峰即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粗放式经济增长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②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造福人类③促进发展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首位④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材料一 2021年10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营黄河入海口,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针对河流沼泽、盐沼、潮间带湿地,保护区探索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三种修复模式,已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借助湿地这显著生态特色,保护区深入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把黄河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富裕东营的支柱产业、幸福东营的惠民产业、宜居东营的生态产业。
材料二 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分享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有效经验。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的方
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
请你试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应对策略。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 贡献。
(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3)中学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哪些具体的事
答案 1.B 2.D 3.D
4.(1)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建设生态文明,造福人类。
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④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⑤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⑥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政策。
⑦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2)国家: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坚持科学发展观,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立法,严格执法,用法律保护环境。⑤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与环保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企业:①积极承担责任,遵纪守法。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③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公民:①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理念,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②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和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③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知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如:一水多用、不乱扔垃圾、少用或不用次性物品。④要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要敢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
(3)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4)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5)关系:①人口增长给资源环境带来压力。②资源过度消耗制约人口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③环境的恶化制约人口发展,也影响资源开发利用。④人口、资源、环境制约经济发展。
对策:①转变生产方式。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1)我国面临严峻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这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这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等等。
(2)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
(3)开展演讲活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从小事做起,践行低碳生活,保护环境;行使建议权,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