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与能源》复习学案(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与能源》复习学案(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学与能源》复习学案
考点归纳
1.燃烧
2.缓慢氧化和爆炸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4.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及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5.燃料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学习活动
任务一 燃烧
1.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古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
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3.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4.小丽对教材中“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方案进行了改进,她在表面皿中分别滴加少量酒精和水,用燃着的木条接触液体,观察到表面皿中___________,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由此她联想到影视剧中常出现演员深陷火海的情景,他们的服装材料应具有不燃烧的性质。下列灭火方法中,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原理是破坏该燃烧条件。
A.油锅着火盖上锅盖 B.吹灭燃着的蜡烛 C.炒完菜后关闭液化气阀门
5.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仪器a,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对照①和②,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4)课后,小明查阅《化学实验手册》获知:切割白磷时,应在水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
(5)对照①和③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根据这个条件,可以得出灭火的措施是___________。
任务二 缓慢氧化和爆炸
6.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塑料老化 B.食物腐败 C.镁条燃烧 D.动植物呼吸
7.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8.现有的是①石油气 ②面粉粉尘 ③氮气 ④天然气 ⑤一氧化碳,当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9.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10.科学使用医用酒精。阅读下列材料。
物质 最小爆炸限度%(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最大爆炸限度% (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闪点(℃)
乙醇 3 19 12.8(医用酒精为22)
柴油 0.6 7.5 >62
闪点指的是挥发性物质所挥发的气体与火源接触下会闪出火花的最低温度。
(1)从燃烧的角度,结合材料中的信息简述: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应避免火源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的原因有_______。
(2)在家里,使用医用酒精对门把手、桌面和文具等物品进行消毒的正确方式是_______(填“擦拭”或“喷洒”)。
任务三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1.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
A.扇灭——隔绝氧气
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12.下列关于灭火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并关闭火源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失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D.扑灭森林火灾,铲除火路走势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
13.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再次发生森林火灾,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人员展开扑救工作。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该方法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或氧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14.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
任务四 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5.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石油 B. 煤 C. 天然气 D. 酒精
16.能源的合理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类生活。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大化石燃料通常指煤、石油、天然气
B.从石油中炼制汽油、煤油、柴油,此过程是利用石油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
C.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能分解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甲烷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要验纯
17.“环境就是民生”。煤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了生态环境。我市正逐步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作燃料,请回答:
(1)把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后,空气中污染物明显减少的有___________(填一种)。
(3)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
18.液化石油气是生活常用的燃料,右图是液化石油气罐和燃气灶具示意图。
(1)图中所标物件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含有的合金是___________。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C4H10),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把燃烧液化石油气的燃气灶改成燃烧天然气(CH4),此时需要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3)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请你写出一种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的措施___________。
任务五 燃料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19.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从而减少雾霾天气现象
B.太阳能、风能发电是今后新能源开发的方向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给钢铁制品进行防锈处理,不仅可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0.一类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燃料与空气不能混入,直接氧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能量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中大量存在
21.我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___________等。
(2)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页岩气中常含有剧毒的H2S气体,开采时若发生泄漏,可以喷射氢氧化钠溶液与H2S形成的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
(4)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被称为最理想的能源,但目前并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氢气的储存和运输 B.获得氢气的成本
C.制备氢气的原料 D.氢气燃烧的热值不高
22.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1)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2)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这个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汽油和乙醇的组成元素相同,则汽油充分燃烧后会生成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能使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无色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A 4.酒精燃烧、水不燃烧 物质具有可燃性 C 5.(1)烧杯 (2)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与氧气接触 (4)防止在空气中切割时白磷自燃 (5)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6.C 7.B 8.D 9.D 10.(1)医用酒精的闪点低,是22℃,与火源接触闪出火花,温度达到酒精着火点,酒精是可燃物且与空气(氧气)接触,达到燃烧条件引起燃烧,如果乙醇体积分数达到爆炸极限范围3%~ 19%引起爆炸 (3)擦拭 11.A 12.A 13.D 14.B 15.D 16.C 17.(1)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二氧化硫 (3)排尽管道内的空气,防止天然气中混有空气点燃时发生爆炸 18.(1)Cu(或Fe) 钢 (2)2C4H10+13O28CO2+10H2O 减小 (3)保持通风 19.C 20.B 21.(1)天然气 (2)CH4+2O2CO2+2H2O (3)2NaOH+H2S═Na2S+2H2O 复分解反应 (4)AB 22.(1)AB (2)物理 (3)CO2 H2O (4)2CO+2NON2+2CO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