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专题五 厚植文化自信 传承中国精神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专题五 厚植文化自信 传承中国精神 学案

资源简介

专题五 厚植文化自信 传承中国精神
视角一 弘扬传统文化
【热点直击】
材料一 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国家文物局于6月11日与甘肃省政府在兰州市共同主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材料二 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2022年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材料三 2022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习近平在回信中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考点速连】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坚定文化自信。
③文化交流互鉴。
④文化多样性。
【热点设问】
1.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什么重大时代意义 (为什么)
(1)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2)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有助于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5)有助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更大的贡献。
2.我国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为什么)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2)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等。
3.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为什么)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3)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
(4)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可以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4.我们应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怎么做)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作为青少年,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怎么做)
(1)应积极学习和了解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自觉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2)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让更多的人投身于文化遗产保护之中;(3)向当地政府部门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化建议;自觉保护文物,不随手乱写乱画、污损文物;(4)发现有人破坏文化遗产,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积极同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
视角二 传承民族精神
【热点直击】
材料一 弘扬抗战精神 2022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爆发85周年纪念日。85年前,卢沟桥的炮火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材料二 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围绕“创新争先 自立自强”这一主题,策划“星火成炬奋飞不辍”“根植精神筑梦远航”两大篇章,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关心关怀,展现科技工作者创新报国为民风采,体现科技单位大联合大协作,着力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举措,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力倡导涵养优良学风。
【考点速连】
①民族精神。
②时代精神。
③中国精神。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热点设问】
1.为什么要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什么)
(1)科学家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支撑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攀
登科学高峰的伟大力量,新时代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创新型国家离不开这种强大的精神
支柱。
(2)弘扬科学家精神,可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树立科技界广泛认可、
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尊
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3)弘扬科学家精神,能够促进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转变生产方式,鼓舞更多人突破技术难
题,不断技术创新,占领技术制高点,掌握大国重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2.为什么要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 (为什么)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3.“现在是和平年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有点过时,应该弘扬抗疫精神。” 请你针对此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为什么)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1)抗疫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品格。(2)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有利于发扬革命传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勇挑重担、接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英雄、崇尚英雄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3)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抗疫精神,好好学习,奋勇拼搏,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4.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怎么做)
(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4)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