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舟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学考专题复习之无机推断1.为探究某难溶性盐X(仅含三种常见元素)的组成,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流程中部分物质已略去):已知:气体A和气体B所含元素相同,都是无色无味气体,固体C为纯净物且具有磁性,单质D是目前建筑行业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盐X的化学式为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2)X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无水条件下,少量NaH就能与固体C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将产生的气体A全部被50mL0.25mol·L-1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2.化合物X由两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已知:X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二元含氧酸,流程中X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1:1)发生化合反应得到溶液A(含4种元素)。B和D为纯净物。请回答:(1)X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2)写出X→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写出C→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4)实验室制得的黄绿气体单质B含有HCl,设计实验验证___________。3.为探究某不溶性固体X(仅含四种元素)的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气体A是混合物,气体C是纯净物且无色无味。请回答:(1)盐X中的4种元素是H、O和_______(填元素符号),(2)黑色固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3)该流程中X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向蓝色溶液E中加入KI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的颜色则由蓝色变为深黄色,经分析白色沉淀是CuI,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4.已知固体受热分解生成两种正盐,实验流程和结果如下:已知: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Y的电子式为_______。(2)实验流程中,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另取固体X试样和混合,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稀盐酸,立即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则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不考虑空气的影响))。(4)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检验是否变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5.磁性物质X只含两种元素,属于半金属材料,某兴趣小组对化合物X的组成展开如下探究(图中部分产物未标出)。。请回答:(1)固体X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为_______。(2)写出气体B在催化剂存在下被氧气氧化的方程式。_______。(3)写出溶液A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4)请设计简单实验检验红色固体D中的金属元素存在的形式_______。6.新型耐火材料M由三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涉及M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E是直线形三原子分子;气体G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化合物A,C的实验式中的原子总数和电子总数均相等(图中的某些产物未列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G分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空间结构为_____。(2)白色沉淀K是两性氢氧化物,写出其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_____。(3)组成M的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5)设计实验确定溶液F中所含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_____。7.已知X由3种常见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相关实验:①取适量X,加水完全溶解,无气体产生,溶液呈碱性;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砖红色。②取1.270gX固体,隔绝空气加热产生固体B和无色无味气体A;溶液F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测得溶液G中只含一种溶质。注意: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沉淀的溶解和转化。请回答:(1)X中3种元素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2)写出淡黄色固体C与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写出X与稀硫酸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4)硝酸银溶液中加入X固体,能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设计实验检验某钠盐溶液中是否存在CO、Cl-、NO:___________8.固体化合物M由三种元素组成。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溶液B只含两种溶质,且焰色试验呈黄色。请回答:(1)M中含有的元素有O、_____(填元素符号),M的化学式是_____。(2)写出B→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3)写出上述焰色试验的具体操作_____。(4)固体M可由两种常见的简单氧化物在气体A氛围中加热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9.为探究某物质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已知:①气体体积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②气体A无刺激性气味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化学式_______,A的电子式_______。(2)生成白色沉淀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3)溶液C中滴加KSCN溶液可以检验某种阳离子的存在,请设计检验溶液C中另一种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______。10.某无色透明溶液X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气体均全部逸出,且体积折合为标准状况):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X中一定不含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2)“沉淀1”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中产生气体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液X中__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若存在,则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_____(若不存在,则该空不填)。(4)结合实验流程简述确定溶液X中是否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某同学为探究浅黄色液体 X(仅含三种常见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如下问题:(1)X中3种元素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气体B的摩尔质量为______。(2)X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3)溶液C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显蓝色,写出该变化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4)用H2还原红色固体A,反应完全后生成黑色粉末(纯净物),黑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请给出检验黑色粉末成分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12.物质A由三种常见的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A的摩尔质量在之间,焰色为紫色;气体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盐C和盐D的组成元素和A相同,且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A的元素有_______;A的化学式为_______。(2)A在潮湿空气中转化为由两种酸式盐组成的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3)一种生产A的方法:在35~45℃下,气体B与锌粉—水悬浊液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然后加入相应的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分离得到A溶液。写出该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碱性条件下,A能还原水中的,有同学预测该反应可能生成多种酸根离子,设计实验确定产物中的酸根离子:_______(假设反应物无剩余)。13.化合物X由三种前四周期常见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1)E的电子式是_______,X的化学式是_______。(2)写出X与足量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写出气体D与酸性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4)设计实验检验溶液G中的阳离子_______。14.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固体E可做耐高温材料。请回答:(1)组成A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2)写出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溶液C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4)气体B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黑色粉末(纯净物),黑色粉末成分可能是_______,请给出检验黑色粉末的实验方案_______。15.为探究矿石样品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图实验:请回答:(1)X含有的元素_____。(2)X的化学式______。(3)红褐色沉淀C是______。(4)气体D通入足量H2O2中发生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6.Ⅰ. 某磁铁矿石A的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铁(),还含少量的、。某工厂利用此矿石进行有关物质的回收利用,工艺流程如下:(已知不溶于水和碱,但溶于酸:)。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Ⅰ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2)在溶液F中加稀硝酸酸化时产生了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Ⅱ. 化合物A由四种常见元素组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按如图所示流程进行相关实验:已知化合物A含有两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向溶液A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3)A的化学式为_______。(4)溶液A中加入稍过量的溶液,生成沉淀()的同时有一种气体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5)设计实验检验化合物A是否变质,写出检验出化合物A没有变质的方案。_______17.某固态结晶水合物 X 由 5 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气体B具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与 AgNO3溶液反应, D 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 4:1,请回答:(1)写出X的组成元素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符号 _______(2)检验气体 B 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3)写出 X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生成 A、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已知气体 B 和固体D 加热时会发生反应,产物中有两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当参加反应的 D 质量是 1.2g 时,所生成的两种单质的质量差为_______g。18.盐X由三种元素组成,其具有良好的热电性能,在热电转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研究它的组成和性质,现取12.30 g化合物X进行如下实验:试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X的三种元素中除了O元素外的另外两种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2)无色溶液B中通入过量产生白色沉淀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蓝色溶液F中通入中气体会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仅含两种元素其中氯元素质量分数为35.7%,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4)白色沉淀C煅烧的固体产物与D高温反应可生成化合物X,并释放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写出简要实验步骤检验无色溶液E中的主要阴离子:_______。19.化合物A()由3种元素组成,某小组开展如图的探究实验:已知:固体C由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2的甲、乙(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甲和乙所含元素完全相同。请回答:(1)组成化合物A的元素为O、___________,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2)溶液E的溶质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由B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4)化合物A在KOH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两种盐(与C成分不完全相同,其中的氧化产物为固体C中的一种),且无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固体C中乙物质的阴离子:取适量纯净的乙物质于试管中,___________。20.化合物是一种由三种元素组成的重要化工原料,其,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已知、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在常温下均为气态化合物,其中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部分反应条件省略)。请回答:(1)组成的元素有___________,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2)溶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写出与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写出与反应生成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请设计实验确定气体的成分:___________。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参考答案:1.(1) FeC2O4 CO(2)3FeC2O4 Fe3O4+2CO2 +4CO(3)Fe3O4+4NaH=3Fe+4NaOH(4)4CO2+5OH-=CO +3HCO +H2O【详解】(1)根据分析,X化学式为FeC2O4,气体B为CO;(2)X隔绝空起加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FeC2O4 Fe3O4+2CO2 +4CO ;(3)根据题干的信息,可以推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NaH=3Fe+4NaOH;(4)经分析,气体A(CO2)的物质的量为0.01mol,n(NaOH)=0.05L× 0.25mol·L-1=0.0125mol,根据反应:,则CO2过量,即该过程涉及两个化学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Na2CO3+H2O=2NaHCO3,从量上分析:0.0125mol NaOH和0.00625mol CO2反应生成0.00625mol Na2CO3,接着剩余的0.00375mol CO2消耗0.00375mol Na2CO3生成0.0075mol NaHCO3,Na2CO3还剩0.0025mol,所以0.01mol CO2和0.0125mol NaOH反应生成了0.0025mol Na2CO3、0.0075mol NaHCO3,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2+5NaOH=Na2CO3+3NaHCO3+H2O,离子方程式为:4CO2+5OH-=CO +3HCO +H2O。2.(1) Fe、O FeO2(2)FeO2+NaOH= NaHFeO3(3)Fe3++3OH-=Fe(OH)3↓(4)用四氯化碳除去氯气后,再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只变红不褪色,说明Cl2含有HCl【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X的化学式是FeO2,X的组成元素是Fe、O;(2)FeO2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1:1)发生化合反应得到NaHFe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O2+NaOH= NaHFeO3;(3)C→D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4)氯气易溶于四氯化碳,用四氯化碳除去氯气后,再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只变红不褪色,说明Cl2含有HCl。3.(1)Cu、C(2)CuO(3)(4)2Cu2++4I-=2CuI+I2【详解】(1)根据前面分析盐X中的4种元素是H、O和Cu、C;故答案为:Cu、C。(2)黑色固体B加足量稀硫酸生成蓝色溶液,说明含有蓝色溶液含有铜离子,又由于X含有氧元素,则黑色固体B的化学式为CuO;故答案为:CuO。(3)氧化铜、二氧化碳、水物质的量分别为0.03mol、0.01mol、0.02mol,则物质的量之比为3:1:2,根据元素守恒得到X物质的量为,则该流程中X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向蓝色溶液E中加入KI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经分析白色沉淀是CuI,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颜色则由蓝色变为深黄色,则得到还原产物为单质碘,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u2++4I-=2CuI+I2;故答案为:2Cu2++4I-=2CuI+I2。4.(1)(2)4Na2SO3Na2S+3Na2SO4(3)2S2 ++6H+ =3S ↓+3H2O(4)取少量亚硫酸钠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蒸馏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足盐酸后,再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Na2SO3被氧化为Na2SO4【详解】(1)气体Y为硫化氢,是共价化合物,该气体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实验流程中受热分解生成硫化钠和硫酸钠,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Na2SO3Na2S+3Na2SO4;故答案为:4Na2SO3Na2S+3Na2SO4。(3)另取固体X试样和混合,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稀盐酸,立即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是硫离子、亚硫酸根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硫沉淀,则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2S2 ++6H+ =3S ↓+3H2O;故答案为:2S2 ++6H+ =3S ↓+3H2O。(4)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检验是否变质,主要是检验是否有硫酸根,先要利用盐酸将亚硫酸根反应完,再利用加入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其实验操作是取少量亚硫酸钠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蒸馏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足盐酸后,再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Na2SO3被氧化为Na2SO4;故答案为:取少量亚硫酸钠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蒸馏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足盐酸后,再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Na2SO3被氧化为Na2SO4。5.(1) Fe、N FeN(2)(3)(4)将红色固体溶于稀硫酸,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固体X含有的元素是Fe和N;根据元素守恒计算得,固体X中,,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其化学式为FeN;故答案为Fe、N,FeN;(2)据分析可知,气体B为NH3,NH3在催化剂存在下被氧气成NO和H2O,方程式;故答案为;(3)溶液A中含有和Fe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氨气和氢氧化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固体D为氧化铁,检验氧化铁中是否有+2价铁元素,可将氧化铁溶于稀硫酸,加入酸性KMnO4溶液,如果KMnO4溶液褪色表明氧化铁中有+2价Fe元素;故答案为将红色固体溶于稀硫酸,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6.(1) 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2)Al(OH)3+H2OAl(OH)+H+(或Al(OH)3H2O+AlO+H+)(3)C>Si>Al(4)SiAl4C4+2N2SiC+4AlN+3C(5)取样,逐滴滴加稀盐酸,先有白色沉淀,加盐酸过量后沉淀消失,则含有AlO【详解】(1)气体G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为氨气,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2)白色沉淀K是两性氢氧化物,且是溶液F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故为氢氧化铝,其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Al(OH)3+H2OAl(OH)+H+(或Al(OH)3H2O+AlO+H+);(3)组成M的三种元素为碳、硅、铝,碳和硅是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减小,硅和铝是同周期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变大,故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Si>Al;(4)根据分析可知M为SiAl4C4。其余氮气反应生成氮化硅和氯化铝和碳,方程式为:SiAl4C4+2N2SiC+4AlN+3C;(5)F为偏铝酸钠,检验偏铝酸根离子的方法为:逐滴滴加稀盐酸,先有白色沉淀,加盐酸过量后沉淀消失,则含有AlO。7.(1)Ca、O、Cl(2)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3)ClO- + Cl- + 2H+ = Cl2↑+ H2O(4)2CaOCl2 + 4AgNO3 = 4AgCl↓+ O2↑+ 2Ca(NO3)2或其他合理答案(5)取钠盐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一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溶液含有CO;另取钠盐溶液,加入足量稀硫酸和铜粉,若产生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说明含NO;另取钠盐溶液,先加过量稀硝酸,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Cl-或其他合理答案【详解】(1)由分析可知,X中中3种元素是Ca、O、Cl;(2)由分析可知C为过氧化钠,则C与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3)由分析可知,X为CaOCl2,则X与稀硫酸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 + Cl- + 2H+ = Cl2↑+ H2O;(4)硝酸银溶液中加入X固体,产生氧气和白色沉淀氯化银,则方程式为:2CaOCl2 + 4AgNO3 = 4AgCl↓+ O2↑+ 2Ca(NO3)2或其他合理答案;(5)碳酸根离子可以用加入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氯离子可以用硝酸和硝酸银来检验,硝酸根离子可以用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铜粉根据产生气体的颜色判断,具体方法为:取钠盐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一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溶液含有CO;另取钠盐溶液,加入足量稀硫酸和铜粉,若产生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说明含NO;另取钠盐溶液,先加过量稀硝酸,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Cl-或其他合理答案。8.(1) Na、Fe Na4FeO4(2)Fe3++3OH-= Fe(OH)3↓(3)将铂丝蘸浓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溶液B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4)8Na2O+2Fe2O3+O24Na4FeO4【详解】(1)由分析可知,M中含有的元素有O、Na、Fe,M的化学式是Na4FeO4。(2)溶液B中含有Fe2(SO4)3和NaOH反应生成Fe(OH)3,离子方程式为:Fe3++3OH-= Fe(OH)3↓。(3)焰色试验的具体操作为:将铂丝蘸浓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溶液B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4)Na4FeO4可由两种常见的简单氧化物Na2O、Fe2O3在气体O2氛围中加热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8Na2O+2Fe2O3+O24Na4FeO4。9.(1) (2)(3)取少量C溶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溶液中存在【详解】(1)由分析知X的化学式为Fe3C;A为二氧化碳,即电子式为;(2)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即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离子方程式为;(3)磁性四氧化三铁与稀硫酸反应既有三价铁离子生成,又有二价亚铁离子生成,由信息知即检验二价亚铁离子,高锰酸钾显紫色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即方案为取少量C溶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溶液中存在。10.(1)、(2) BaSO4、BaCO3 BaCO3+2H+=Ba2++CO2↑+H2O(3) 存在 0.1mol/L(4)取少量溶液1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含有Cl-。【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溶液X中一定不含的阳离子是、;(2)沉淀1中加足量盐酸溶解,得到生成气体2和2.33g沉淀2 ,可知“沉淀1”的成分是BaSO4、BaCO3;B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3)X中含有0.01mol、0.01mol、0.02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存在Na+;n(Na+)=0.01mol×1+0.01mol×2-0.02mol×1=0.01mol,若溶液中含有Cl-,n(Na+)>0.01mol,所以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4)取少量溶液1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含有Cl-。11.(1) Fe、C、O 32 g·mol-1(2)4Fe(CO)5+13O22Fe2O3+20CO2(3)2Fe3++2I-=2Fe2++I2(4) Fe或FeO或Fe3O4 取黑色固体加盐酸溶解,若产生气泡,则该固体为Fe。取黑色固体加盐酸溶解,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产物为Fe3O4;若不变色,继续加新制氯水后变为血红色,则产物为FeO。【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中含有C、Fe、O三种元素;气体B是O2,其摩尔质量为32 g/mol;(2)红色固体A质量为3.20 g为氧化铁,其物质的量为n(Fe2O3)=,则n(Fe)=2n(Fe2O3)=0.04 mol;白色沉淀是CaCO3,其质量为20.0 g,其物质的量为n(CaCO3)=,则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n(C)= n(CaCO3)=0.2 mol,则其中含有O元素的质量为m(O)=7.84 g-0.04 mol×56 g/mol-0.2 mol×12 g/mol=3.2 g,n(O)=,n(Fe):n(C):n(O)=0.04 mol:0.2 mol:0.2 mol=1:1:5,故该物质的化学式为Fe(CO)5;其在过量O2中反应产生Fe2O3、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5+13O22Fe2O3+20CO2;(3)Fe2O3与HCl反应达到的黄色溶液为FeCl3溶液,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将其滴在淀粉-KI试纸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2I-=2Fe2++I2,I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4)用H2还原红色固体AFe2O3,反应产生的黑色固体纯净产物,可能是Fe、FeO或Fe3O4。由于Fe与酸反应产生H2,因此会产生气泡;FeO与酸反应产生Fe2+和水;Fe3O4与酸反应产生Fe2+、Fe3+及H2O,Fe3+遇SCN-溶液变为红色,而Fe2+遇SCN-溶液不会变为红色,再加入H2O2或Cl2水时会变为红色,故检验黑色粉末成分的实验方案是:取黑色固体加盐酸溶解,若产生气泡,则该固体为Fe。取黑色固体加盐酸溶解,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产物为Fe3O4;若不变色,继续加新制氯水后变为血红色,则产物为FeO。12.(1) K、S、O (2)(3)(4)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紫红色褪去,则含有;另一份滴加足量盐酸,再加适量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含有;若上述现象均有,则说明含有和【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含K、O、S三种元素,故答案为:K、S、O;;(2)在潮湿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酸式盐可知为亚硫酸氢钠和硫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3)气体B与锌粉—水悬浊液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然后加入相应的碱溶液,充分反应得到A,结合元素守恒可知B中应含S元素,则B应为二氧化硫,1mol转化为得1mol电子,1molZn失去2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A的氧化产物可能是亚硫酸根和硫酸根离子,检验亚硫酸根可利用其还原性,选用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是否褪色;检验硫酸根离子可以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观察白色沉淀生成,具体操作: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紫红色褪去,则含有;另一份滴加足量盐酸,再加适量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含有;若上述现象均有,则说明含有和;故答案为: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紫红色褪去,则含有;另一份滴加足量盐酸,再加适量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含有;若上述现象均有,则说明含有和;13.(1) Fe3SiC2(2)或(3)(4)取少量溶液G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存在H+;另取少量溶液G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存在Fe3+【详解】(1)E为CO2,其电子式是;X的化学式是Fe3SiC2;(2)X是Fe3SiC2,X与足量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3)气体D为SO2,与酸性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溶液G中的阳离子有H+、Fe3+;检验溶液G中的阳离子:取少量溶液G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存在H+;另取少量溶液G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存在Fe3+。14.(1)Si、N(2)(3)、(4) Fe或FeO或 取适量黑色粉末加盐酸溶解,若有气泡产生则黑色粉末为Fe;若无气泡,往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黑色粉末为;若不变色,继续加新制氯水,溶液变血红色,则黑色粉末为FeO【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组成A的两种元素为Si和N;(2)氮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3)由于前面的氢氧化钠过量,且溶液C中含有硅酸根,故离子方程式为:、;(4)根据元素种类分析,产生的黑色粉末有可能为Fe或FeO或;可以通过加入稀盐酸判断反应现象和离子检验来推断成分,故答案为:取适量黑色粉末加盐酸溶解,若有气泡产生则黑色粉末为Fe;若无气泡,往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黑色粉末为;若不变色,继续加新制氯水,溶液变血红色,则黑色粉末为FeO。15.(1)Fe、S(2)FeS2(3)Fe(OH)3(4)SO2+H2O2=H2SO4【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X含有的元素Fe、S;(2)0.6gX 中含有0.01molS元素、0.005molFe元素,X的化学式FeS2;(3)固体A溶于盐酸得黄色溶液B,B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C,C是Fe(OH)3;(4)气体D是SO2,SO2通入足量H2O2中被氧化为硫酸,发生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2=H2SO4。16.(1)(2)(3)(4)(5)将化合物A溶于水,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颜色无变化,则化合物A中不含,没有变质【详解】(1)向磁铁矿石A中加入NaOH溶液时,只有发生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根据分析,溶液F为FeSO4溶液,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根据上述分析,A的化学式为;(4)溶液A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和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变质会生成,则只需检验化合物A溶解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可利用KSCN和反应溶液显红色进行检验,方案为:将化合物A溶于水,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加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颜色无变化,化合物A中不含,没有变质。17.(1)Cu(2)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纸变成蓝色,证明B是氨气(或者用浓盐酸靠近产生白烟)(3)Cu(NH3)4SO4 2H2OCuO+SO3↑+4NH3↑+2H2O↑(4) 3CuO+2NH33Cu+N2+3H2O, 0.82.【详解】(1)X的化学式为,以上五种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Cu;(2)气体B为氨气,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纸变成蓝色,证明B是氨气,故填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纸变成蓝色,证明B是氨气;(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B为氨气,D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和氮气,反应方程式为:,根据题意,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设两单质的质量差为x g,则,即,解得x=0.82g。18.(1)Cu、Al(2)AlO+CO2+2H2O=Al(OH)3↓+HCO(3)2Cu2++2Cl-+SO2+2H2O=2CuCl↓+SO+4H+(4)2Al2O3+4CuO4CuAlO2+O2↑(5)在试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Cl-【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固体X中含有Cu、Al和O元素。(2)B中含有,B中通入过量CO2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3)F为CuCl2,F溶液中通入中SO2气体会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中氯元素质量分数为35.7%,铜元素质量分数为64.3%,则1g沉淀中Cu元素的质量为0.643g,Cl元素的质量为0.357g,Cu、Cl原子的个数之比为,则沉淀为Cu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Cl-+SO2+2H2O=2CuCl↓+SO+4H+。(4)由上述分析,固体X中含有Cu、Al和O元素,n[Al(OH)3]=,n[Cu(OH)2]= ,n(Cu) =,由原子守恒可知12.30gX含有0.1molAl、0.1molCu,则n(O)= ,则X中n(Al): n(Cu): n(O)=1:1:2,则X的化学式为CuAlO2;Al(OH)3煅烧的固体产物为Al2O3,Al2O3与CuO高温反应可生成化合物CuAlO2,并释放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元素守恒可知推知该气体为O2,其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CuO4CuAlO2+O2↑。(5)由分析可知,E为AlCl3溶液,溶液E中的主要阴离子为Cl-,检验Cl-的方法是:在试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Cl-。19.(1) K、S (2)KCl、HCl(3)(4)(5)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则其阴离子为【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组成化合物A的元素为O、K和S;A中,由于A的摩尔质量满足,则化学式为。(2)固体C为和的混合物,其与过量盐酸反应,得到的溶液E的溶质为KCl和过量的HCl。(3)二氧化硫被过氧化氢氧化为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由B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为;(4)化合物A()在KOH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两种盐(与C成分不完全相同,且其中的氧化产物为固体C中的一种),中S的平均化合价为+3价,固体C中中S的化合价为+4价,中S平均化合价为+2价,所以氧化产物应为,由于产物为盐且无沉淀生成,则还原产物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乙是,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则其阴离子为。20.(1) 、、; ;(2)、;(3);(4);(5)将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若产生黑色沉淀且溶液酸性增强,则说明是。【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组成的元素有:、、,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答案为:、、;;(2)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答案为:、;(3)为,在中焙烧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为:;(4)为,为,两者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为:;(5)与铜离子发生反应,+Cu2+= CuS+2H+,故将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若产生黑色沉淀CuS且溶液酸性增强,则说明是。答案为:将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若产生黑色沉淀且溶液酸性增强,则说明是。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