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炔烃的基础概念1. 炔烃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链状烯烃只含有一个碳碳三键时,其通式为___________。2. 炔烃物理性质的递变与烷烃和烯烃的相似,沸点也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________。【答案】碳碳三键 CnH2n-2(n≥2) 升高二、乙炔的物理性质俗称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电石气 无色 无味 气态 小于空气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三、乙炔的结构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空间结构C2H2 直线形结构乙炔分子中的碳原子均采取_____杂化,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均以单键(_____键)相连接,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以三键(____个σ键和____个π键)相连接,相邻两个键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__。乙炔分子中的碳、氢原子位于__________________。【答案】sp σ 1 2 180° 同一直线上四、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装置反应 原理 主反应副反应 CaS+2H2O==Ca(OH)2+H2S↑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①将饱和氯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电石的烧瓶中 剧烈反应,有气泡冒出②将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_____③将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中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④点燃纯净的乙炔 火焰明亮,并伴有_____【答案】CaC2 + 2H2O Ca(OH)2 + C2H2↑褪色 褪色 浓烟思考与交流【答案】(1)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作反应试剂,可减小其反应速率。也可改用分液漏斗控制缓慢地滴入。(2)反应制得的乙炔中通常会含有硫化氢等杂质气体,可用硫酸铜溶液吸收,以防止其干扰探究乙炔化学性质的实验。五、乙炔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燃烧方程式 乙炔炔烃现象 发出明亮火焰,伴有浓烈的_______,放出大量热应用 在氧气中燃烧时,氧炔焰的温度可达3 000 ℃以上,因此常用它来焊接或切割金属【答案】 2C2H2 + 5O2 4CO2 + 2H2O CnH2n-2 + O2 n CO2 + (n - 1) H2O 黑烟②与强氧化剂反应乙炔能被KMnO4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KMnO4+C2H2+3H2SO4→K2SO4+2MnSO4+2CO2+4H2O2.乙炔的加成反应(1)乙炔与溴加成乙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溴水)褪色,原理是乙炔分子含有不饱和的碳碳三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过程可分步表示如下:第一步: + Br2 (1,2 二溴乙烯)第二步: + Br2 (1,1,2,2 四溴乙烷)总过程: + 2Br2(2)乙炔与其他物质加成乙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氯化氢和水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① + 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 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H2==CH2 CH2==CHCl CH3—CHO(乙烯醇CH2==CHOH不稳定)3. 加聚反应乙炔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炔,聚乙炔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nCH ≡≡ CH六、炔烃的命名1. 选择含有碳碳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按主链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命名为某炔。2. 从距离碳碳三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编号,侧链视为取代基,在炔烃名称的前面标明三键的位次。3. 其它同烷烃的命名规则。七、炔烃的化学性质炔烃的结构和性质与乙炔的相似,都含有碳碳三键官能团,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题型一:炔烃的结构【例1】下列关于乙炔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不同于乙烯的是A.存在不饱和键 B.分子中既存在σ键又存在π键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 D.能使酸性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A.乙烯中存在碳碳双键,乙炔中存在碳碳三键,都存在不饱和键,故A正确;B.乙烯中存在碳碳双键,乙炔中存在碳碳三键,分子中都含有键和键,故B正确;C.乙炔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D.乙烯中存在碳碳双键,乙炔中存在碳碳三键,都能使酸性溶液褪色,故D正确;故答案为C。【变1-1】某烃的结构简式为,有关其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为6B.分子中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为7C.分子中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4D.分子中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5【答案】A【解析】乙炔为直线结构,所有原子共线,乙烯分子中原子共面,乙炔接在乙烯氢原子的位置,乙基和异丙基连在乙烯氢原子的位置,乙基和异丙基可以旋转,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有6个,一定共线的碳原子有3个,故选A。【点睛】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题型二:炔烃的命名【例2】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戊炔所有属于炔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_____。(2)某炔烃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2-甲基戊烷,由此推断该炔烃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3)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可得到2-甲基丁烷,则该炔烃的名称是(按系统命名法命名)___。【答案】(1)CH≡C—CH2—CH2—CH3 1-戊炔、CH3C≡CCH2CH3 2-戊炔、 3-甲基-1-丁炔(2)、 (3)3—甲基—1—丁炔 题型三:乙炔的制备【变3-1】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到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有乙炔生成B.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C.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D.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不饱和程度高【答案】A【解析】A.电石中含有杂质,与水反应时除了生成乙炔,还有硫化氢,磷化氢生成,三者均可能使溴水褪色,A项错误;B.酸性高锰酸钾可以氧化乙炔气体,B项正确;C.通过控制滴加速率、可以控制饱和食盐水的用量,从而控制乙炔的生成速率,C项正确;D.烃类燃烧时,其明亮程度、是否产生黑烟都和含碳量有关,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含碳量高,则乙炔的不饱和程度高,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择A项。【变3-3】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请填空:(1)图中,A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2)乙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乙炔发生了_________反应。(3)乙炔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乙炔发生了________反应。(4)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_____,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5)若把乙炔与HCl加成,1mol乙炔最多可与____molHCl加成,1mol其加成产物能和____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答案】(1) 调节液面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aC2+2H2O→Ca(OH)2+CH≡CH↑(2)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氧化(3) 溴的CCl4溶液褪色 加成(4) 检验乙炔的纯度 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5) 2 4【解析】(1)通过调节A管的高度,从而使右边的电石和水接触或分离,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水与碳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2)乙炔具有还原性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原酸性的高锰酸钾使其褪色;(3)乙炔能够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溴的CCl4溶液褪色,化学方程式为:CH≡CH+2Br2→CHBr2-CHBr2;(4)乙炔是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以免发生爆炸;乙炔中含碳的质量分数较大,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5)乙炔与HCl完全加成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1mol乙炔生成1mol有机物,化学反应为CH≡CH+2HCl→CH3CHCl2,生成的二氯代物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该二氯代物与氯气按1:4反应,故完全反应需要消耗氯气4mol。题型四:炔烃的性质【变4-2】(双选)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发生如图的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个乙烯基乙炔分子中含有7个σ键,3个π键B.正四面体烷的二氯代物有2种结构C.苯乙烯()和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D.等质量的苯和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不同【答案】BD【解析】A.由乙烯基乙炔的结构简式知,1个乙烯基乙炔分子中含有7个σ键,3个π键,故A正确;B.正四面体烷的结构对称,一氯代物只有1种,二氯代物也只有1种,故B错误;C.苯乙烯()和环辛四烯的分子式都是,结构不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苯与乙烯基乙炔的最简式均为,所以等质量的苯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相同,故D错误;故答案为BD。【例5】由乙炔为原料制取CHClBr-CH2Br,下列方法中,最可行的是A.先与HBr加成后,再与HCl加成B.先与H2完全加成后,再与Cl2、Br2取代C.先与HCl加成后,再与Br2加成D.先与Cl2加成后,再与HBr加成【答案】C【解析】分子中要引入两个溴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最好采用加成方法而不用取代方法。加成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少。有两个碳上都有溴,故加成Br2,只有其中一个C上有Cl,故加成HCl。答案选C。【例7】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______,______,______。(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CaC2+2H2O→C2H2↑+Ca(OH)2 CH≡CH+Br2→CHBr=CHBr(或CH≡CH +Br2→CHBr2CHBr2) 不能 ac H2S Br2+H2S=S↓+2HBr c b CuSO4溶液 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解析】(1)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2H2↑+Ca(OH)2;乙炔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烯或者生成1,1,2,2-四溴乙烷,溴水因此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H+Br2→CHBr=CHBr(或CH≡CH +Br2→CHBr2CHBr2);(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不能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根据“乙同学发现甲同学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有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因此可得出“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的结论,选ac;(3)根据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可推知是硫,说明乙炔气体中含有硫化氢杂质,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Br2+H2S=S↓+2HBr;(4)由于乙炔中含有硫化氢杂质,首先可利用CuSO4溶液除去H2S,然后再用CuSO4溶液检验H2S是否除尽,只有无H2S存在时方可根据溴水颜色的变化来验证乙炔与溴水是否发生了加成反应,因此填c;b;CuSO4溶液;(5)pH试纸是验证溶液的酸碱性的,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题型五:加成产物倒推反应物【变8-1】下列烷烃中,能由相应的炔烃与加成制得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A.的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碳原子间均不能分别去掉2个H原子,故此烷烃不能由炔烃加成得到,故A错误;B.的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碳原子间均不能分别去掉2个H原子,故此烷烃不能由炔烃加成得到,故B错误;C.中在主链上的3号和4号碳原子(最右侧的两个碳)上能分别去掉2个H原子,故在此两个碳原子间可以存在碳碳三键,故此烷烃可以由炔烃加成而来,故C正确;D.的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碳原子间均不能分别去掉2个H原子,故此烷烃不能由炔烃加成得到,故D错误;故选C。【变8-2】某烃1mol跟2mol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其产物又可被10mol氯气完全取代,该烃可能是A.1,3—丁二烯 B.1—戊炔 C.丙炔 D.丁炔【答案】B【解析】烃1mol最多和2mol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说明1个烃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三键或2个碳碳双键,加成产物比原烃分子多2个H原子,所得产物又能与10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说明1个加成产物中含有10个H原子,则该烃应含有8个H原子,对照各选项,只有1—戊炔可能,故选:B。【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丙炔分子中三个碳原子有可能位于同一直线上②乙炔分子中碳碳间的三个共价键性质完全相同③分子组成符合CnH2n-2通式的链烃,一定是炔烃④乙炔及其同系物中,乙炔的含碳量最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①丙炔中存在C≡C三键直线结构,甲基中的C原子处于乙炔中H原子位置,三个C原子处于同一直线,故①正确;②乙炔分子中碳碳间的三个共价键,有1个σ键、2个π键,其中σ键稳定、π键不稳定,分子中碳碳间的三个共价键性质不相同,故②错误;③分子组成符合CnH2n-2的链烃,可能含有2个C=C双键,为二烯烃,或1个C≡C三键,为炔烃等,故③错误;④符合通式CnH2n-2炔烃中,1个C原子结合的H原子平均数目为(2-),n值越大,(2-)越大,氢的质量分数越大,碳的的质量分数越小,故乙炔的含碳量最大,故④正确;故选D。【题2】下列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 B.聚乙烯 C.乙炔 D.【答案】B【解析】A.二氧化硫有还原性,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A错误;B.聚乙烯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C.乙炔含不饱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D.氯化亚铁有还原性,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D错误;答案选B。【题3】在实验室中制备以下几种气体,除杂实验的试剂、装置选用合理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选用试剂 选用装置A 除去CO2中少量的HCl、H2O 试剂a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甲B 除去C2H2中少量的H2S、H2O 试剂a为硫酸铜溶液 甲C 除去Cl2中少量的H2O 试剂b为碱石灰 乙D 除去NH3中少量的H2O 试剂b为无水氯化钙 乙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则试剂a不能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B.乙炔与硫酸铜溶液和浓硫酸均不反应,硫化氢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和硫酸,浓硫酸可以干燥乙炔,则选用甲装置可以除去乙炔气体中的硫化氢和水蒸气,故B正确;C.碱石灰能与氯气反应,则不能选用碱石灰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水蒸气,故C错误;D.无水氯化钙能吸收氨气形成八氨氯化钙,则不能用无水氯化钙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蒸气,故D错误;故选B。【题4】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中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数为 a,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b,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最多为c,则a、b、c分别为A.4、3、5 B.4、3、6C.5、5、4 D.5、7、4【答案】D【解析】有机物中,甲烷是四面体结构,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即饱和碳原子)共5个,故a=5;乙烯是平面结构,乙炔是直线结构,所以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7个( ),即b=7;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即为符合乙炔的结构的碳原子,最多为4个(),即c=4,故选D。【题5】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检验乙炔气体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石主要成分的电子式为B.装置a、b可以由启普发生器代替C.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提供反应物并减小反应速率D.装置c吸收磷化氢的反应为24CuSO4 + 11PH3+ 12H2O=8Cu3P↓+ 3H3PO4+24H2SO4,则反应每转移24 mol电子就有11 mol PH3被氧化【答案】C【解析】A.电石中碳碳之间有三对共用电子,A错误;B.电石和水反应时,生成糊状的氢氧化钙会堵塞容器缝隙,影响反应进行;且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固体很快溶解或变成粉末而不能保持块状;再者反应大量放热,会损坏启普发生器;故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B错误;C.电石与水反应消耗水,实验时滴加饱和食盐水,会有氯化钠晶体析出,覆盖在电石表面,防止反应过于剧烈,C正确;D.反应24CuSO4 + 11PH3+ 12H2O=8Cu3P↓ +3H3PO4+ 24H2SO4中,24 mol CuSO4作氧化剂,11 mol PH3中3 mol作还原剂,共转移24 mol e-,D错误;故选C。【题6】下列对有机物结构判断正确的是A.CH3CH=CHC≡CCH3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B.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C.如图结构三种烃的一氯代物均有两种同分异构体D.分子式为C4H10与C7H16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答案】D【解析】A.键上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C—键上的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CH3CH=CHC≡CCH3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为如下关系:,6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在同一直线上最多有4个碳原子,A错误;B.是丁烷的一溴代物,烷烃有几种环境的氢原子,一溴代物就有几种,丁烷有两种结构,一是正丁烷:CH3CH2CH2CH3,有2种氢原子,另一种是异丁烷(CH3)3CH,有2种氢原子,所以丁烷的一溴代物共有2+2=4种,除之外还有3种,即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B错误;C.中有两种氢:,一氯代物有两种,中只有一种氢,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中有两种氢:,一氯代物有两种,C 错误;D.C4H10与C7H16分别为丁烷和庚烷,二者都是饱和烃,结构相似,分子间相差3个CH2原子团,二者一定互为同系物,D正确。答案选D。【练1】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乙炔的结构简式HC≡CH B.KOH的电子式C.乙烷的球棍模型: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解析】A.乙炔中碳碳之间为三键,故结构简式HC≡CH,选项A正确;B.KOH为离子化合物,故电子式为,选项B正确;C.为乙烷的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选项C错误;D.氯离子的核电荷数是17,电子数为18,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选项D正确;故答案是C。【练2】既可以鉴别乙烷和乙炔,又可以除去乙烷中含有的乙炔的方法是A.与足量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B.与足量的溴水反应C.点燃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加成【答案】B【解析】A.足量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鉴别乙烷与乙炔,但有机物易溶于四氯化碳,除杂效果不好,A错误;B.乙炔能与溴水反应,而乙烷不能,则足量的溴水既可以鉴别乙烷和乙炔,又可以除去乙烷中含有的乙炔,B正确;C.通过有机物点燃时的现象可鉴别乙烷与乙炔,其中点燃时冒黑烟的为乙炔,但不能除杂,C错误;D.乙炔与氢气反应的现象不明显,且易引入新杂质氢气,不能鉴别和除杂,D错误。答案选B。【练3】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并验证乙炔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减缓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B.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炔中硫化氢等杂质气体,防止干扰实验C.试管B和C中溶液均褪色,且两者的反应类型是相同的D.试管C生成的物质的名称为1,1,2,2-四溴乙烷【答案】C【解析】A.由于电石和水的反应很剧烈,所以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目的是减缓与水的应速率,故A正确。B.制取的乙炔气体中常混有H2S等杂质气体,硫化氢极易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所以硫酸铜作用是除H2S杂质的,故B正确。C.B中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氧化乙炔,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还原反应;C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乙炔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二者反应类型不同,但均褪色,故C错误。D.C中发生的反应:2Br2+CH≡CH→,名称为1,1,2,2-四溴乙烷,故D正确。故答案选C。【练4】已知乙烯分子为平面结构,C2H2为直线结构。则有机物M(CH≡C—CH=CH—CH3)分子中,最多共直线和共平面的原子数分别为A.6、11 B.5、10 C.4、9 D.4、8【答案】C【解析】乙炔为直线形分子,乙烯的空间结构为平面形,甲烷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根据乙炔、乙烯和甲烷的结构,可得有机物M的分子结构为:,则最多有4个原子共直线,因为单键可以旋转,甲基上的3个氢原子中,可以有一个H原子旋进面内,因此最多有9个原子共面。故选C。【练5】(双选)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乙烯基乙炔最多能与3 mol Cl2发生加成反应B.正四面体烷二氯取代产物只有1种C.环辛四烯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D.环辛四烯与苯互为同系物【答案】AB【解析】A.1mol乙烯基乙炔含有1mol碳碳双键和1mol碳碳三键,1mol碳碳双键能与1mol Cl2发生加成反应,1mol碳碳三键能与2mol Cl2发生加成反应,故1mol乙烯基乙炔能与3mol Cl2发生加成反应,A选项正确;B.正四面体烷中只有1种H原子,任意2个H原子位置相同,故其二氧代物只有1种,B选项正确;C.环辛四烯分子结构中只有1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组峰,C选项错误;D.环辛四烯中存在C=C双键,苯为平面六边形结构,分子中不存在C-C和C=C,苯中化学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特殊的键,结构不相似,环辛四烯与苯不互为同系物,D选项错误;答案选AB。【练6】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此炔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答案】B【解析】根据炔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可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才可以形成C、C三键,由烷烃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烷烃有如下所示的3个位置可以形成C、C三键,其中1、2两位置相同,故该炔烃共有2种,故选B。【点睛】加成反应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加成原理采取逆推可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才可以形成C、C三键,判断形成C、C三键时注意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该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各去掉相邻碳原子的2个氢原子形成C、C三键。【练7】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炔,并验证乙炔的某些化学性质,已知制备的乙炔气体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了使产生乙炔的气流平稳,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常用______________代替水。(2)装置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3)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填反应类型)。(4)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答案】 饱和食盐水 除去气体 溶液的橙红色逐渐褪去 (或) 加成反应 溶液的紫红色逐渐褪去【解析】(1)电石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为了使产生的乙炔气流平稳,应用饱和食盐水来替代水;(2)根据分析,B中的烧碱可以吸收杂质,硫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装置C中乙炔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的卤代烷,则实验现象为溶液的橙红色逐渐褪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4)D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被乙炔还原,导致溶液中的紫红色逐渐褪去。【点睛】饱和食盐水在中学化学中是一个经常用到的东西,例如在制乙炔时用于降低反应速率,在制氯气时用于吸收氯气中的,在皂化反应中用于降低产物的溶解度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