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通用技术学科《技术与设计1》教案公案备课人 个案备课人 课时 2课时课题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三节 技术的性质(第一课时)核心素养 知识素养 (1) 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技术文化,理解技术的目的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性质。 (2) 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能力素养 (1)通过情境创设,感受并理解技术的目的性。 (2)通过技术体验和案例分析,理解技术的目的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情感素养 (1) 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2)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技术体验,培养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并形成使用技术的责任意识。 (3) 学会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技术文化,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教学难点:技术的综合性和专利性。教 学 过 程1.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辨证关系,初步建立了技术意识。接下来将从技术最基本特性的角度出发,主要介绍技术的目的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2.走进情境 周华所在的第三小组的任务是河边汲水。野外生存营地附近有一条小河,河流湍急。河水水面与地面落差较大且岸边湿滑。如果直接到河边用小桶拎水,效率低而且还很危险。为了防止发生危险,不能直接去河边拎水。 小组讨论:和抒己见,有何好的办法? 讨论结果:用滑轮、用救生绳索、换地方、搭个支架…… 教师引导:通过《庄子·天地》中记载的“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沃汤”引出我国传统技术方化产物-桔槔。 3.技术的性质 ①目的性 老师:看到桔槔这个古人创造的技术产物,这一工具就是在今天仍然有很多地主在使用,我们不仅感叹古人伟大的创造力,感觉到我们国家古代文化、技术的精深。人们为了汲水的方便和省力,经过不断的探索,终于创造出了沿用了几千年的技术产物——桔槔这一汲水工具,通过这个技术产物,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它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办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②实践性 技术体验:自制简易桔槔模型 体验目的: 通过体验简易桔槔模型的制作过程,感悟技术的性质,体验我国优秀的传统技术文化的魅力。 情境展示: 为了安全、省力地从河中汲水,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同学提到可以仿造古人“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沃汤”的桔槔,这个方法可行吗? 问题分析: 桔槔的制作目的是安全、省力、高效地汲水,它的设计与制作是在综合理解和应用杠杆原理与人机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要确保汲水人的安全,需要考虑支撑杆固定位置及固定方法的问题;要想汲水又快又省力, 需要考虑水桶的大小与配重之间的关系等。 活动准备: 材料:一次性纸杯、棉线、规格为200 mm×100 mm×5 mm的木板(底座)、规格为300mm×50mm×5 mm的木板(支柱)两根、直径为5 mm×100 mm的木棍(横杆)、直径为5mm×500mm的木棍(杠杆)、直径为2 mm的橡皮筋若干、小水盆、砝码、热熔胶棒。 工具:剪刀、手电钻、热熔胶枪、弹簧测力计。 主要过程: 1. 使用上述材料和工具制作桔槔模型。 2. 将桔槔模型放置在略高于小盆水面的位置,使用它进行汲水试验,并调整杠杆支点的位置,体验汲水用力情况。 讨论: 要把汲到的水运送到岸边,需要对这个装置进行哪些改进? 马上行动:在使用桔槔模型汲水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取水时水桶总是漂浮在水面上,很难打到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对该装置进行改进,验证自己的想法。 总结: (1)技术产生以实践之中; (2)技术只有在人的实践之中才能变为现实。 技术的实践性反映了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关系 ③综合性 思维碰撞:为了提高桔槔模型汲水的效率,要综合运用哪些学科知识? 学生小组讨论:杠杆原理、转动的知识、木材学、结构学、连接学…… 教师引导: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产品)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科学:苹果引发的万有引力定律。 技术:苹果公司开发的iphone移动通讯终端。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技术与科学两者的区别: 科学技术概念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侧重点认识自然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目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研究 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并实现优化举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不同。科学成果一般表现为理论、概念、定律、规则、论文等,此类成果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一般则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此类成果可以商品化。 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技术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其价值。 马上行动: 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别举出3个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实例。 科学活动技术活动战国时代的墨子最早提出杠杆原理桔槔的使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效应”发电机发电航空学的研究航空航天技术的应用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瓦特改良蒸汽机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贝尔发明电话…………技术与科学的联系。 1.科学研究为技术发展拓展空间,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2.技术发展也促进科学的应用和延伸。 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推动科学进步。 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技术不仅与科学有着紧密的关系,还与社会、工程、数学、艺术等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 当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就十分密切。技术常常涉及工具、材料、工艺、程序等,而艺术则涉及美学、造 型、色彩、装饰,以及人类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修养等。艺术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激发技术创造的 想象力,而技术进步也会带来艺术创作方式的改变。 4.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作业设计 《学习与评价》技术的性质习题板书设计: 技术的性质 任务一:分析技术的目的性、实践性与综合性 ①目的性 具体目的 具体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 具体需求 ②实践性 (1)技术产生以实践之中; (2)技术只有在人的实践之中才能变为现实。 技术的实践性反映了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关系 ③综合性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产品)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