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我会和父母沟通(教案)(表格式)-三年级心理健康通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我会和父母沟通(教案)(表格式)-三年级心理健康通用版

资源简介

教学主题 4.我会和父母沟通 执教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父母与自己的关系,了解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能够运用正确的方式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活动营造氛围,体会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艰辛,主动与父为通。
教学重点 认识父母与自己的关系,了解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艰辛,主动与父为通。
教学准备 根据暖心坊的故事情节拍1个小视频;事先请3组同学准备表演情境故事;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 动 过 程 课堂设计 修改案
热身导入(6分钟)。
(1)同学们,我们的心理活动课现在开始,让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
规则:大家围成大圈坐着,然后由教师发给每个人1张白纸。教师宣布让学生闭眼,并按照指示对白纸进行对折、撕角。最后睁开眼睛将被撕的纸张打开,互相对比看有什么样的不同。
(2)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知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人与人之间要少ー点误会,多一分理解和体谅。与父母之间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会和父母沟通》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想让学生体会沟通与不沟通带来的不同结果。
2.体验活动(10分钟)。
(1)出示情境
1)我希望自己上学,爸爸妈妈一定要送我上学。
2)冬天我不想穿厚衣服,爸爸妈妈一定要我穿上厚厚的衣服。
3)语文考试,我认真答题,考了90分,我希望爸爸妈妈鼓励我,爸爸却说我应该考100分。4)假期我想自由自在地玩,爸爸妈妈却要求我假期学习。讨论:为什么父母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
(2)小结:其实父母与我们想法不一样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关心我们。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想想父母为什么会有与我们不一样的想法,理解父母,重父母,是学会与父母沟通的第一步。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想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只有多和父母沟通,彼此了解,相互之间才能有更多的理解。
3.主题探究(15分钟)。
(1)分小组进行情境故事演,结東之后大组讨论:遇到这样的情景时我们应该怎样和父母沟通?1)“写作业”事件:可以心平气和地和父母说,我可以一个人完成作业,您可以在我完成作业后检这样我能够更专心。
2)“与弟弟玩要”事件:可以和父母说清事件过程,说明自己知道应该保护弟弟,以后也会小心。3)“考试”事件:可以将心中的委屈告诉爸爸,自己其实也很努力,更需要爸爸的鼓励,希望爸够更关注自己,给自一份力量,看到自己的每一次努力和进步。(2)寻找方法:同学们,我们和父母考虑间题的角度不同,观点和行动就会不同,所以想要更好地与父母进行通,化解矛盾,增进感情,还需要掌一些有效的方法。那么到底有哪些方法更有利于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3分钟后请选派代表汇报。
3)小结
1)功在平时。平时多和父母聊天,说说在学校里的事情,也请父母讲讲工作上的事情,就共同感兴的话题分享各自的观点;遇到问题和烦恼时,多向父母请教,倾听父母的想法和建议,帮助自己更好地解决问题。
2)换位思考。关注父母的情绪变化,体谅父母的辛苦与烦恼,尊重和理解父母。
3)注意态度。父母是长辈,要尊重和体谅。遇到和父母想法及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要心平气和地和父母交换彼此的想法和感受,不顶撞父母,不向父母发火,不冷淡父母。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与父母没有沟通的不良状态。让学生党察没有沟通带的不良情,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与父母沟通。
4.总结回顾(5分钟)。
在这节课上,老师和你们一起找出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掌和父母通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原来,与父母沟通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我们的一次主动,一句倾诉,一声地道歌,就能换使此的理解与关爱。
【设计意图】此部分是想让学生了解一些与父母正确沟通的方法。
课后延展 5.课外拓展(4分钟)。
请你观察爸爸妈妈,并尝试和他们聊聊天、个小调查,了解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特别的生活习惯或口头禅,喜欢吃哪些食物,高兴或生气的时候有什么特的表现等、调查好了记下来、可以在父母生日的时候为他们准备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想通过实践调查,创造与父母通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已的父母。
板书设计 4.我会和父母沟通
课堂观察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