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等一等,会更好(教案)(表格式)-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通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等一等,会更好(教案)(表格式)-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通用版

资源简介

教学主题 第11课 等一等,会更好。 执教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人人都会有对于目的急切的期待,了解延时满足是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过程方法目标:学会正确判断及合理安排自己的需要,学习基本自我控制的小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初步学会控制在等待时自己的焦虑,体会享受等待时接近目标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判断及合理安排自己的需要,学习基本自我控制的小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控制在等待时自己的焦虑,体会享受等待时接近目标的快乐。
教学准备 1.蜜枣和山楂若干。2.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 动 过 程 课堂设计 修改案
1.热身导入(5分钟) (1)同学们,我们的心理活动课现在开始,今天大家有口福,老师办公室的同事,送了我一些家乡的特产,我带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2)发蜜枣和山楂。学生可以随意品尝。 (3)刚才先吃蜜枣的同学举手,好的,那么先吃山楂的同学再举手,吃蜜枣的同学,吃完蜜枣再吃山楂有什么感觉?知道为什么吗? (4)小结:有的人是喜欢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喜欢的事情放到最后完成,正如吃蜜枣和山楂,先前的美好会不知去向,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往往失去了勇气和动力,所以请你等一等,那些你喜欢的事情就变成了值得期待的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互动和交流,渗透延时满足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延时满足是一种自控力,也是适合获得更多价值结果的一种方法。 2.体验活动( 10分钟) (1)课件出示情境一:吃过了冰淇淋还想要,可是妈妈拒绝了,今天吃过了,明天再去买吧。 (2)这样的类似情况你遇到过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3)请你以小小调解员的身份,去劝劝情景一中的小朋友吧。 (4)课件出示情境2,按上述流程进行交流。 (5)小结:当需要不能被马上满足时,想一想,这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如果不是,可以选择,暂时放弃。 【设计意图】通过正面思考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判断愿望的合理性,用理性判断进行取舍。 3.主题探究(15分钟) (1)观察图片,你会如何选择游戏的路线呢?请设计游戏路线,并在相应的位置标出游戏的顺序。 (2)图中有几个游戏项目,这几个游戏项目,看上去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的排队人多,有的排队人少? (3)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喜欢的程度,另一方面是因为每一次游玩项目,能够接纳的人数。从这两个角度去看,如果想都玩到的话,怎样选择才合理?如果有的游戏项目,不敢玩,或者不想玩,怎样安排才合理? (4)学生交流玩游戏项目的顺序,说说自己安排的理由,除了常规的按照人数多少排队的策略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选择,例如,不玩某一项,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理由。 (5)小结:等待需要设定目标,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等待上,寻找有意义的目标才是明智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渗透等待策略,合理等待顺序,寻找更有意义的等待目标。 4.总结回顾(5分钟) (1)出示三条准则,读一读,结合前面的活动,说说这三条准则是怎么得来的? (2)这三条准则中,哪一条你觉得对你的启发和鼓励,帮助最大,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交流一些。 (3)关于等待,你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跟大家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将三条准则内化,结合自己的生活例子,交流会对这三个准则,有更多的理解与认识。
课后延展 把自己最近的心愿都写下来,包括生活、学习、家庭等方面,越多越好。 把这些心愿筛选一下,选择最重要的两个写下来。 看一下这些心愿中谁是需要尽快得到的,哪一个可以等一等,说出自己的理由。
板书设计 第11课 等一等,会更好。
课堂观察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