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章末复习【专题整合】种类 实例 含义分子式 C2H6 (乙烷)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最简式 (实验式) 乙烷(C2H6) 的最简式为 CH3 表示物质组成的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式子电子式 用小黑点等记号代替电子,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结构式 ①具有化学式所能表示的意义,能反映物质的结构; ②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或排列顺序的式子,但不表示空间结构结构 简式 CH2===CH2 (乙烯) 将结构式中碳碳单键、碳氢键等短线省略后得到的式子即为结构简式,它比结构式书写简单,着重突出结构特点(官能团)键线式 将结构式中碳、氢元素符号省略,只表示分子中键的连接情况,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即为键线式球棍 模型 (甲烷) 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价键,用于表示分子的空间结构空间填 充模型 (甲烷) ①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大小的原子; ②用于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大小和结合顺序【强化训练】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甲烷的电子式:B.丙烯的键线式:C.乙醇的结构式: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解析:选A。丙烯的键线式为;乙醇的结构式为;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2.有4种碳骨架如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B.b和c互为同系物C.b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D.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解析:选B。a的分子式为C4H8,b的分子式为C4H10,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b的分子式为C4H10,c的分子式为C5H12,均是烷烃,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B正确,C错误;a是烯烃,d是环丁烷,a、d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专题二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的判断【专题整合】1.明确典型模型甲烷 乙烯 苯 乙炔空间 结构 H—C≡C—H基本 理解 正四面体形,所有原子一定不共平面 平面形,6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平面形,12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直线形,4原子处于同一条直线上2.把握三种组合(1)直线结构与平面结构连接。如苯乙炔:,所有原子共平面。(2)平面结构与平面结构连接。如苯乙烯:,分子中共平面原子至少12个,最多16个。(3)平面结构与空间结构连接。如果甲基与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则由于单键的旋转性,甲基的一个氢原子可能暂时处于这个平面上。3.厘清思维步骤【强化训练】1.下列分子中所有碳原子肯定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解析:选A。A. 中4个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在一个平面上,故A符合题意;B.由CH3CH===CHCH3中含有双键确定平面,所有碳原子共面,故B不符合题意;C.CH2===CHCH2CH3 中含有双键确定平面,但是—CH3 的碳原子可能在这个平面上,故C不符合题意;D. 中苯环及与其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共面,其余碳原子可能与苯环上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D不符合题意。2.已知HCN是直线形结构,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CH2===CH—CN B.CH2===CH—CH===CH2解析:选D。A项,7个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B项,分子中,M1和M2两个平面相交于一条C—C单键,由于单键可转动,因而可将M2平面转至与M1平面重合,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项,通过碳碳单键相连的两个平面,有可能重合在一起;D项,分子中“—CH3”中的H原子和与它相连的C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3.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其分子结构中处在同一平面内的原子最多有( )A.15个 B.16个C.17个 D.18个解析:选C。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和苯环上的原子共面,共有12个,—CH3上有一个H原子与苯环共面,根据乙烯的结构知—CH===CH2中所有原子共面,都可能与苯环共面,所以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17个。专题三 常见有机化合物或官能团的特征反应及现象【专题整合】有机化合物 或官能团 试剂 反应现象溴水 褪色酸性KMnO4溶液 褪色—OH 金属钠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COOH 酸碱指示剂 变色新制的Cu(OH)2 常温下沉淀溶解,溶液呈蓝色葡萄糖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生成银镜新制的Cu(OH)2 煮沸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 碘水 呈蓝色蛋白质 浓硝酸 呈黄色— 灼烧有类似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强化训练】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实验现象与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原因A 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 乙烯和乙炔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 乙酸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 葡萄糖能与银氨溶液共热产生银镜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D 乙醇和钠反应比水和钠反应剧烈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更活泼解析:选D。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活泼性比水的弱,因此乙醇和钠反应比水和钠反应缓和,错误。2.关于化合物2 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解析:选B。2 苯基丙烯分子中苯环的侧链上含有碳碳双键,它能与稀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使其褪色,A项错误;类比乙烯,2 苯基丙烯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B项正确;2 苯基丙烯分子中含有甲基,故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能共平面,C项错误;2 苯基丙烯属于烃,不易溶于水,D项错误。3.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 b 互为同系物B.c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基的结构还有 7 种(不含立体异构)D.a、 b、 c 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析:选C。A.a是酯类,b是羧酸类,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c是在环己烷上连了两个羟基,环己烷的碳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C.b 是1 戊酸,含有羧基的同分异构体,在正戊烷的碳链上有2种,在异戊烷的碳链上有4种,新戊烷的碳链上有1种,故还有7种,故C正确;D.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专题整合】1.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CxHy+(x+)O2xCO2+H2O(1)燃烧后温度高于100 ℃时,水为气态:ΔV=V后-V前=-1:①y=4时,ΔV=0,体积不变,对应有机化合物CH4、C2H4等;②y>4时,ΔV>0,体积增大。(2)燃烧后温度低于100 ℃,水为液态:ΔV=V后-V前=-,体积总是减小。(3)无论水为气态,还是液态,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都只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有关,而与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无关。2.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的规律CxHy+(x+)O2xCO2+H2O(1)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时,(x+)值越大,耗氧量越多。(2)质量相同的烃,其含氢百分率(或值)越大,耗氧量越多。(3)1 mol有机化合物每增加一个CH2原子团,耗氧量增加 1.5 mol。(4)1 mol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烃完全燃烧时,烷烃耗氧量比烯烃要大。(5)质量相同的烃CxHy,越大,生成的CO2越多;若两种烃的相等,质量相同时,生成的CO2和H2O均相等。【强化训练】1.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 mol,完全燃烧得 0.16 mol CO2和3.6 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一定是CH4和C2H4B.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H4,可能含有C2H4C.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H4,可能含有C2H6D.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解析:选B。根据题意得n(H2O)==0.2 mol,则n(烃)∶n(C)∶n(H)=0.1 mol∶0.16 mol∶0.2 mol×2=1∶1.6∶4,即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组成为C1.6H4。由碳原子情况可知,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碳原子数小于1.6的烃,而满足这一条件的只有CH4,所以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H4;再由氢原子情况可知,混合烃分子中氢原子数为4,而已经求得的烃为甲烷,其氢原子数为4,则另一种烃所含的氢原子数也应该是4,而氢原子数为4的烃有乙烯(C2H4)、丙炔(C3H4)等,A选项不正确;由于C2H6分子中氢原子数为6,C2H2分子中氢原子数为2,不满足氢原子数为4的要求,故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烷、乙炔,C、D选项错误。2.现有CH4、C2H4、C2H6 三种有机化合物:(1)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2)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3)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________,生成水最多的是________。(4)在120 ℃、1.01×105 Pa时,有两种气态烃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相同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两种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1)等质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大,CH4、C2H4、C2H6中的依次为、、,故CH4消耗O2最多。(2)等物质的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大,CH4、C2H4、C2H6的x+依次为1+=2、2+=3、2+=3.5,故C2H6消耗O2最多。(3)n(CO2)=n(C),因为等质量的CH4、C2H4、C2H6的n(C)分别为×1、×2、×2,×2最大,故C2H4生成的CO2最多;n(H2O)=n(H),因为等质量的CH4、C2H4、C2H6的n(H)分别为××4、××4、××6,××4最大,故CH4生成的H2O最多。(4)温度≥100 ℃ 条件下,当烃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时,该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即为y=4的CH4和C2H4。答案:(1)CH4 (2)C2H6 (3)C2H4 CH4(4)CH4、C2H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