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主题 4.分享的快乐 执教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阅读和体验活动,了解乐于分享能够带来的益处,知道分享的行为是巩固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法宝。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活动,探寻分享的方法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分享的技巧。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活动实践,体会分享的快乐与幸福,增长分享的愿望和动机。教学重点 分享是付出,也是收获。感受分享能收获更多的快乐,懂得分享会拥有更多的朋友。教学难点 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会鼓励和安慰等这些分享的技巧。教学准备 1.一些小礼物,如纸、笔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活 动 过 程 课堂设计 修改案一、热身导入(5分钟)。 1.观看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片断(内容:爸爸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 田雨橙没有羊,王诗龄就把羊送给她了。一个4岁的小朋友都已经开始懂得了分享。分享是一件充满人情味的事,能让你们快速地认识新的伙伴和朋友。 2.阅读暖心坊故事。谈一谈自已喜欢和故事中的谁交朋友,并说明理由(可以谈感觉:和乐干分享的人在一起比较温暖、舒服;可以谈收获:和乐于分享的人在一起自己收获很大;可以谈成长:和乐于分享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成了乐于分享的人;可以谈友谊:和乐于分享的人互动、联系比较多,友谊更深厚等)。 3.小结:只有懂得付出和分享的人,才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活动引入课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分享以及认识到分享是给人带来快乐的一件事。 二、体验活动(10分钟)。 1.活动一:趣事分享台 (1)我们现在就邀请大家来做一次小小的分享,请到讲台上和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的趣事(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主动上来的可以获得一份小礼物)。 (2)分享完毕后,请分享者谈谈自己分享的趣事的感受和其他同学听到趣事的感受(预设:学生会回答很开心、很有趣。对不论自己分享还是听别人分享都是积极体验的词汇)。 2.活动二:自我大发现 (1)(多媒体出示)不是只有成绩好的人才有资源和别人分享,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大“宝藏”,有很多资源可以和大家分享。 (2)大家最想知道谁的“宝藏”,可以进行推荐。被提名的同学说出自己的“宝藏”,教师分类板书(先提名,等气氛活跃后,邀请学生主动展示“宝藏”,主动分享“宝藏”者可以获得一份小礼物)。 (3)小结:我们的“宝藏”都很多喲。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幸福快乐,幸福快乐会成倍增长,而且在欢乐中大家能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勇敢分享开心的事情和倾听大家讲述自己开心的事情,充分表达自我和享受快乐分享的乐趣,增进同学间的情谊。 三、主题探究(10分钟)。 1.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有些时候,因为分享方式不对,也会带来烦恼。有些事是能分享的,有些事是不能分享的,分享也是有技巧的,让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境怎么办。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本中活动三的3种情境。蛋糕可以与同学分享,是一种直接分享:芒果怎么切要分享方法,就是应该去教同学怎么切,而不是帮着同学切好;同学遇到难题不会做,合适的分享方法是和同学一起思考这道难题怎么做,可以告诉同学解题思路,而不是直接让同学抄答案(教师可以创设不合适的分享方式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用错了方式,反而适得其反)。 3.结合“心灵点拨”进行小结 (1)分享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使快乐增大,它使悲伤减小。 (2)分享是一道简单的公式,只要你解开了,便得到了成功的喜悦。 (3)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给予他人越多,这个世界就越温暖。 (4)分享是一种交往的姿态,学会分享,就拥有了友谊。 (5)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 (6)分享是一种思想的高度,学会分享,就找到了幸福。 (7)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念,学会分享,就明白了存在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分享的好处和进行分享时要注意的方式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和感受分享也需要智慧,恰当合适的分享才能带来幸福和快乐。 四、总结回顾(10分钟)。 1.通过前面的活动,你们已经能明白为什么要和人分享,应该怎么和他人分享了。现在我们谈谈自己过去的分享经历,总结一下分享的好处和分享时应该注意的方面。 2.请学生回答分享的经历,询问分享带来的好处,并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前面的活动进行总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更直观地体验分享的快乐,学会注意分享的方式方法,收获友情和喜悦。课后延展 1.教师展示“分享爱心”活动计划表,指导学生分组,选出组长。 2.学生设计分享爱心活动,填写“活动计划表”。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分享的能力,强化价值感,增加分享行为。板书设计 4.分享的快乐课堂观察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