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首先,对澳大利亚国家的介绍上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澳大利亚稀有动物的特点,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2分析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理解“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含义。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提高读图能力,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情感目标1、通过对澳大利亚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生产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性。2.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①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②发达的养羊业;教学难点: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四、教材处理与教法本节用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图片与视频资料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通过师生探讨,认识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进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农牧业生产与地形的关系,农牧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并通过课件展示城市景观照片丰富教材,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五、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综合分析获取新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间的关系等,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1、课件:澳大利亚风光视频片段 目的: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创设问题情境2、课件:从澳大利亚地形图,气候图上发现哪些信息?目的:学会互相合作的能力。3、课件:澳大利亚国徽图 目的:澳大利亚生物进化缓慢,故形成特有生物 ,增强感性认识。4、课件:“澳大利亚养羊业”及“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柱状图”。目的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义。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导入:圣诞老人穿夏装,房子窗户北朝阳,地下井水自动淌,遍地牛羊长得壮,动物肚皮长口袋,跑得不快跳得快。这是哪个国家?介绍澳大利亚:在世界地图上,澳大利亚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汪洋上,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被南回归线穿过,被两个大洋包围。说起澳大利亚,它也有着浓重的殖民色彩,它曾经是英属殖民地。了解澳大利亚历史。2.课件展示国徽图片:观察:澳大利亚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播放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3.探讨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板书)试用大陆漂移的假说,分析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而南极生物很少的原因。4.说到澳大利亚的动物,不得不提澳大利亚的羊。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现在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之一。因为羊特别多,因此称澳大利亚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板书)。“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羊呢?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P68,“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然后对照P69“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1、地形对养羊业影响:引导学生读“澳大利亚地形图”,说说东、中、西部地形有什么不同?它们各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海拔分别是多少?明确澳大利亚养羊业地区差异大的自然原因。2、气候特点对养羊业影响: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上澳大利亚气候图,(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明确气候对养羊业的影响。总结: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草原辽阔、饮水丰富、无野生肉食动物等。因此,澳大利亚养羊业迅速发展,而且出口大量的羊肉、羊毛、羊皮制品。3、 进行思想教育:澳洲的羊毛和羊皮是两个支柱性产业,美利奴羊皮80%以上出口到了中国,尤其是集中到了河南,这就得说,我们还是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给全世界做原皮加工。 要知道,加工羊皮是需要化学添加试剂的,规模化的鞣制一定会导致大量土地和水的污染------虽然我们一直在严厉管理环保,但是,在追求GDP的大背景下,也只有我们才会是澳洲羊皮的主要进口国。 等我们洗干净,鞣质好了羊皮,就会重新出口到世界各地,分质量分别去做各种羊毛产品,比如:航空服装,雪地靴,地毯,鞋类用皮,等等。 [展示幻灯片:自动剪羊毛图片、机械化耕作的农场的图片]。其实,澳大利亚不仅羊养得好,其农牧业部门也十分发达。下面,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人是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的。4、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读 “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 图,并从图中找出澳大利亚的三大农牧业区:“粗放牧羊区”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组织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活动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出各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1是要求学生从地形的特征来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合理性;问题2是在要求学生了解澳大利亚基本气候类型的基础上,分析出气候对农牧业产生的具体影响;由此引出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问题3是将地形和气候结合起来,说明对农牧业的影响是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问题4是通过对澳大利亚人充分利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来发展农牧业的分析,认识澳大利亚人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聪明才智。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教师:澳大利亚不仅有发展农牧业的优越条件,发展工矿业的条件也得天独厚。第二节讲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课堂小结:从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入手,中间穿插地形、气候等的特点,这样改变了学生学习国家的一贯结构,让学生知其然,还想知所以然,可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对地形、气候的了解,与农牧业的分布相联系,训练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也让学生体会到因地制宜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国家的含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