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享乐猴 教案(表格式)-通用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你好,享乐猴 教案(表格式)-通用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你好,享乐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拖延现象和享乐猴,了解拖延的内涵。 情感目标:树立时间意识,感受和享乐猴有效相处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技能目标:掌握改变拖延行为的策略,珍惜时间,提高行动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拖延的内涵。 教学难点: 掌握改变拖延行为的策略,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热身阶段:视频导入 欢迎进入心理课堂,先让我们以一段有趣的视频开启今天的愉快学习之旅。 观看视频 师问:视频中男孩的这些操作大家熟悉吗?是不是过于真实?思考一下视频中哪些行为阻碍了男孩写作业的速度? 总结:是的,有诱人的零食、好玩的手机,不过就连普普通通的文具、椅子都成为男孩作业路上的绊脚石。像这种面对需要完成的任务,明明暗自下定决心和勇气,却迟迟无法开始学习的行为就叫作拖延。说起拖延,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在先前的调查中,班级里百分之80以上的同学都表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 参与与体验阶段 可能不少人会陷入自我怀疑,为什么定了计划,我总是做不到?为什么一写作业,我就像猴子附体一样动来动去、搞来搞去呢?我是不是没救了?先别着急下结论,爱拖延这件事很多人都有,不光是你,那些名人也会拖延。 观看视频 提问:看完后,你是不是放下心来,有拖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解释:关于拖延行为,心理学家在脑科学中找到解释,并用“享乐猴”来比喻我们拖延行为的心理机制。人的脑袋中有一只享乐猴,就住在大脑的边缘系统里,而边缘系统是大脑最原始的部分,冲动又情绪化。这只猴子它没有对过去的记忆,也没有对未来的认识,它完全活在当下,它只关心两件事:简单和有趣。如果我们还在原始社会时是完全没问题的,人类跟着原始本能走就能过好一生。但到了21世纪文明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生活不只限于吃饱喝足的生理满足,而这只猴子就不够用了。于是大脑进化出了前额叶皮质,负责计划和决策,让我们克制欲望、完成目标的。做计划时大脑的主事人是前额叶皮质,但是享乐猴并没有消失,相反它会时不时添点乱,让你和它一起玩。 让我们完成一个调查,放假期间你同时需要完成一份数学练习卷、一篇作文,科学小制作、英语单词背诵、一份手抄报,你会如何安排完成呢?很大概率是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最难的作业你将无限把它拖延到最后一刻、不得不做的时候才开始动手。看到了么?这其实就是享乐猴使得小伎俩,只做让自己喜欢、擅长的事,讨厌不安和痛苦的事情。所以想要变得更自律,就要留一个心眼提高警惕,别被那只猴子牵着走。 探索与成长阶段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让我们想想猴儿都有什么特点?帮助我们尽快发现它。 在我们印象中,猴子总是动作灵敏,窜来窜去,捉摸不定,他随时都只看到眼前好吃的水果,就像小猴子下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选择越多越活跃,就连孙大圣也逃不过这样的考验,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1、我们想要尽量避免猴子的干扰,就要想方设方地移除可能的诱惑源。包括一段时间关掉手机,远离网络,移走零食,甚至是拒绝那些无益的事情,比如别人找你帮忙,帮忙的事情只会占用你时间,对你无任何意义,直接拒绝掉。没有了这些诱惑物,猴子暂时会乖乖一边玩去了。 2、其次,猴子最讨厌动脑费劲的事,我们定好小目标在执行的过程中,让猴子不费脑地跟着走,要比请它帮你达到结果简单得多。那怎么让猴子不费脑呢?就是分解任务,执行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就像我们一步一步升级打怪,不断的增加成就感。 3、最后,之前一直都是避免猴子出来干扰我们,但猴子天性爱玩,老关着或不理它怎么行?适当给它奖励,会让猴子更愿意听我们的差遣。 我们大脑中的这只小猴子,顺着它的毛摸,当它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就会更容易顺着我们的意思走。我们可以列出一个欲望清单,把大脑猴子喜欢的东西都先放进去。比如吃零食,做手账、约朋友出去玩等等。这个欲望清单,可以当作奖励机制,在我们完成一个小计划的间隔,奖励给大脑中的这只猴子。 (四)评估与结束阶段:分享总结 总结一下:驯服猴子的方法有三方面:移除容易引猴子出来的一切诱惑源;专注计划,拆成可以实施的一个一个小计划,带着猴子跟着走;给猴子设置奖励机制,让它期待奖励,养成新习惯。让我们一起驯服大脑中的猴子,让它为我们所用,避免拖延,促进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发生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