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命教育——獾的礼物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绘本故事《獾的礼物》,认识死亡,认识到生命的结束是人生必经历程,每个人要学会坦然面对。2.掌握发现生命中的美好,学会创造、积累生命中的幸福小事。意识到生命中的点滴美好,认识到即使生命短暂,也能很美丽很充实。3.热爱生命中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体验生命力的多彩,做一个珍爱生命、积极向上的人。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死亡,意识生命的意义。难点:培养积极向上、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感悟生命。教学准备白纸、彩色笔、绘本故事。教学流程1、绘本《獾的礼物》(1)第一阶段:初识死亡主人公獾,他很老了,甚至快死了。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身体早就不听使唤了。当獾看着鼹鼠和青蛙比赛冲下山坡时,他觉得自己特别的老、特别的累。他多想和他们一起跑啊,可是他知道他的老腿跑不动了。他吃过晚饭,坐在书桌前面,在火炉边的摇椅上。然后安详地闭上了双眼。獾死了。(2)第二阶段:工作阶段用绘画的形式,画出对待獾死亡的看法。(3)第三阶段:再识死亡继续绘本故事:外面开始下雪了。雪盖住了乡村,却掩盖不住朋友们的悲伤。獾总是在别人需要他的时候出现。现在他不在了。鼹鼠很会用剪刀,他说起了獾教他怎样用一张折纸,剪出一长串鼹鼠的事。他说他还记得当时的那份喜悦。青蛙是一个滑冰高手。他回想起他怎样在獾的帮助下,在冰上迈出打滑的第一步。獾亲切地带着他滑,直到他敢自己滑。还有狐狸想起他小时候总是系不好领带,是獾教会了他。“把宽的一头,从右边搭到左边,从后面绕一圈。现在,狐狸会系各种各样的领结,有些系法还是他自己发明的呢。一个温暖的春日,鼹鼠、青蛙、狐狸走到了他们最后一次看到獾的山坡上,他们想要谢谢獾送给他的离别礼物。“谢谢你,獾。”(4)第四阶段:转换阶段再次在工作单上画下对于獾死亡的看法和感受。2、感受阶段同学们两次对于獾死亡的看法,有了很大的不同,自己得出对于死亡的看法。孩子们明白了死亡也是温情的,每个人都会面对死亡,但是这一生做的事情决定了你是谁。死亡或许只是生命的终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去绘画我们这一生的风景。我们能不能像故事中的獾一样,把自己的一生活得无比精彩,让他人铭记。3、结束阶段:绘画——在瓶子中绘画生命邀请同学们拿出工作单,第三个部分画下一个很大的瓶子,假设这个瓶子代表自己的一生,你们将如何去填满这个瓶子呢,但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部分将留作课后作业让孩子们去完成,相信孩子们通过獾的故事,已经能够理解生命的珍贵,并在这个瓶子里安排上很多有价值或是温情的故事。下节课的时候邀请大家一起来分享。相信这一定会是一个沉浸式的环节。4、升华阶段教师将本节课的内涵升华,引用泰戈尔的名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们终有一日会像獾一样离开这个世界,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要如何去度过我们的一生,去证明我们在世上努力生活的证明与痕迹。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珍惜和感恩那些我们所爱和爱我们的人。去馈赠他们一份礼物,为他们留下温暖和爱意。如果课堂上时间允许,可以用一首歌曲作为情感升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