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1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1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团和锋的概念及类型。 利用锋面示意图,根据冷气团移动方向、锋的符号或降水部位等差异判断锋的类型。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迅速接受锋的概念,将知识点转化为常识。
教学难点: 利用锋面示意图,根据移动方向和气团实力强弱判断锋的类型。
教学过程
环节 课堂内容 设计意图
教 学 导 入 【创设情境】新闻时间到,我们一起来看天气预报吧。 创设生活情境,提起学生兴趣。
教 学 过 程 问:老师,什么是冷空气呀? 答:我们平日里听的天气预报里说的冷暖空气在地理上就是冷暖气团的意思,气团就是水平方向上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 通过看天气预报,学生提问的形式进行课堂知识的梳理。
问:有多大呢? 答:水平范围可达百万平方千米,垂直高度几千米到十几千米。 根据气团的温度性质,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相对暖气团而言,冷气团温度更低,根据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冷气团空气分子间的间隙更小、暖气团的空气分子间的间隙更大;冷气团间隙小则密度更大,气压更大,相同体积则冷气团更重。 而气团除了冷暖性质,还有湿度性质的区别。根据气团发源地的不同,分为大陆性气团和海洋性气团。一般来说,暖气团发源于更为湿润的地区,所以暖气团的水汽含量更多。 教师讲解的同时,展示相关图片等,采用图文结合、视听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所学知识。
问:老师,怎么确定气团是冷还是暖呢? 答:气团的冷和暖是相比较而言的。两个气团相比,温度更高的就是暖气团;气团与经过的地面相比,气团比地面温度更高则为暖气团,温度低则为冷气团。比如,20摄氏度的气团对于30度的地面来说是冷气团;而对于10度的地面来说则是暖气团。一般来说,暖气团到达的地区会变暖升温。 通过学生的疑问,教师回答相关知识与内容,也通过举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问:如果冷暖气团相遇,会怎么样呢?
因为气团的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如果是单一气团控制的话,天气是晴朗的。 如果冷暖气团相遇的话,就会形成锋,又叫做锋面系统,它是一种天气系统。 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由于冷气团更重,它们之间出现向冷气团一侧倾斜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线;锋线移动方向的前方为锋前,锋线后方为锋后。锋面与锋线共同构成锋。 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都有明显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云、大风、降水等天气。锋的降水范围在冷气团一侧,形成的降水主要来自于暖气团。
锋的水平范围可以有几十至上千平方千米,高度可达几千米。 介绍概念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图片进行说明,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但这是微课可以反复观看。
谁的势力更强则谁主动,谁主动就是以它为主导的锋。例如,冷气团势力更强,则冷气团主动靠近暖气团,暖气团被迫抬升,被称之为冷锋。符号是尖锐的三角,三角指向的方向就是冷风的方向,冷锋的前进方向就是冷气团的移动方向。 冷锋过境前:被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雨区范围窄,出现在锋后。 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冷锋控制时往往伴随着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可分为快行冷锋和慢行冷锋,快行冷锋控制时冷锋势力更强。冷锋在我国四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常见的冷锋活动有夏季北方暴雨;冬季寒潮。但并非所有冷锋控制都会出现降雨,比如冬春沙尘暴也是冷锋控制,但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则无法形成降水。 梳理知识的过程也重温气团的特点。
课堂总结 最后进行总结,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