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课 堂 约 定1.互相尊重2.积极参与3.关注感受4.主动分享130秒内你能拍掌拍几下?拍一拍世界吉尼斯纪录:1分钟拍掌1080次再次尝试:30秒内你能拍掌拍几下?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你好!亲爱的自己Who are you 你是谁?自我的构成胡子、长发、高、长袍睿智、胸怀天下、沉着冷静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丈夫、儿子1自我反思——我眼中的自己尽可能多地写一写同伴互评——他人眼中的我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说说对对方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认识。然后每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认识的表格上进行补充。0102自我反思——我眼中的自己同伴互评——同学眼中的我自我认识的途径03父母期望——家人眼中的我04老师评价——老师眼中的我成长过程中的我成长过程中的我我有什么变化呢?以前的我现在的我生理的我心理的我社会的我成长过程中的我以前的我现在的我生理的我心理的我社会的我1.仔细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以前的我到现在的我,三种不同的我分别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2.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未来的我(理想的我)我们希望未来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呢?勇敢快乐自信诚实长高幽默有礼貌身体好文学家成绩好脾气好有恒心乐于助人关心他人善于倾听乐于合作有文采变强壮无私奉献学习之星聪明刻苦活泼漂亮文雅忠诚耐心谨慎理智细心未来的我(理想的我)我们希望未来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呢?第一次选择(10个词语):勇敢、快乐、有礼貌、乐于助人、自信、忠诚、聪明、可靠、活泼、耐心第二次选择(5个词语):勇敢、快乐、自信、忠诚、乐于助人第三次选择(1个词语):快乐成长过程中的我以前的我现在的我生理的我心理的我社会的我未来的我回顾与总结1.认识自我的维度:生理、心理和社会自我三个方面入手2.认识自我的途径:自我反思和他人看法3.认识自我的发展:探索自己从以前到现在的变化,发现成长,提升不足,并确定自己理想的方向,朝之前进。回顾与总结生理的我心理的我社会的我认识自我的维度以前的我现在的我未来的我认识自我的发展认识自我的途径自我反思 & 他人看法课后作业1、询问家人和老师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2、请同学们思考:自己要从现在的我变成理想的我,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努力?将这些想法写下来,下节课一起分享。《你好!亲爱的自己》教案设计课题: 你好!亲爱的自己课时: 1课时授课年级: 高一年级课程类型: 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你好!亲爱的自己》认识自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念本教案以高中生对自我产生的困惑与迷失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横向与纵向自我的整合为基础设计教学环节,以期学生在课堂上完整体验认识自我的过程,更好地掌握认识自我的相应技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一直追寻的目标。对于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而言,身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接触的社会世界也扩展了,在不同的社会世界中表现出了不同的自我。此时,若学生不能对各种时空下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实现统合,缺乏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自我概念,他们就可能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并且可能经常感到空虚、困惑、迷茫和烦恼,从而难以正确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成长中的种种具体问题。因此,本节认识自我的课程将倾向于达到自我统合的目的。希望通过此次教学,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自我反思和询问他人的方式,对自我的认识实现横向和纵向上的统合,形成一个更为清晰而完整的自我概念。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开始产生一系列关于自我的困惑并且试图去解决这些困惑。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提到,高一这一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处于“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两极之间的发展性危机。他们需要在这一阶段思考清楚“我是谁”和“我将走向何方”两个问题,进行一个自我统合的过程。但是对于身心迅速发展而又缺乏生活经验的高中生而言,往往缺乏相应的技能来全面清晰地认识自我。很可能就会出现“角色混乱”,从而影响个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引导学生了解自我的组成部分,掌握相关认识自我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生能在游戏活动和完成认识自我学案的过程中自主地进行感悟。并且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较强,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认识自我的维度和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能够理解自我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知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真正体验和掌握从自我反思和询问他人两大途径去认识自我的方法;能够了解自我的发展变化,设立未来自我的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认识自我的方向感和责任感,增强探索自我的动机,理解认识自我的变化性和持续性。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参考教材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高中一年级)》,教材中有多个章节涉及高中生认识自我的内容。本次教学设计主要参考(《通过迷雾看自己》)一课细化和展开的。本课内容紧扣主题,突出了高一学生在认识自我方面的实际问题,又具体介绍到了认识自我的方法。2、教学思路步骤 目标第一步: 1、通过“拍一拍”小活动,活跃班级气氛的同时,引出“认识自我”的主题; 2、通过诸葛亮的例子,从学生的回答中理解并生成自我的三个组成部分。 初级目标: 1、突出学生不够了解自我的中途,调动对认识自我的积极性; 2、使学生理解理论层面上自我的三个组成部分。第二步: 1、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让每个学生清晰自我的三个方面的形象; 2、通过同伴互评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别人眼中,自我的三个方面的形象。 中极目标: 1、学生能够真正通过自我反思和询问他人的方式进行自我认识; 2、体验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之间的不同,并对这些不同的我进行分类整合。第三步: 1、回忆自我的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增强学生的自我觉察能力; 2、通过书写对未来的自我的期待,让学生设立自我成长的目标,使学生的自我发展有方向可循。 终极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两种认识自我的方式,思考三个方面的自我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设立未来自我的目标。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让学生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有横向上的直观具体的认识;2.让学生掌握自评和他评的两大认识自我的途径。难点:通过设计实施成长过程中的我的活动,让学生对自我发展呈现出的纵向变化进行思考,从而做好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和准备。4、创新性分析:一般关于认识自我方法的课程设计重在横向上的自我认识,例如通过乔哈里窗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认识不同区域的自我。而本课程不仅注重横向上自我的认识与整合,更加注重让学生能够运用两种认识自我的方式,思考横向自我的三个方面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纵向变化,并设立未来自我的目标,以实现自我的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的统合。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1、教学策略 练习策略:在课件上示范认识自我的方法使用,让学生在认识自我学案上对教授的方法进行巩固练习,并布置家庭作业进行迁移练习。 启发策略: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提问,一步一步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认识自我的方法。2、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3、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4、教学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认识自我学案》5、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目标 时间1.“拍一拍” 课前通过一个热身活动激活团体动力,打消拘谨气氛,并将课题引到认识自我上。 5分钟2.自我的构成 帮助学生明白自我的构成可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理解。 6分钟3.自我反思和同伴互评 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两种途径:自我反思和他人评价。 10分钟4.成长过程中的我 通过成长经历的回顾分析,探索自我的变化,发现成长,提升不足。 8分钟5.未来的我 通过一个取舍的过程,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做出未来自我的选择。 7分钟6.回顾与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布置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 4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拍一拍”[设计理念及目标]1、此环节用游戏做载体,让学生在游戏中活跃班级气氛,并体验对自我能力方面的认知;2、从对自我能力方面认知产生的冲突,引发对认识自我的动机。[教学方法] 游戏活动法、讲授法[时间] 5分钟[教学操作步骤]1、开场白:教师发言:欢迎同学们进入心理课堂!开始上课前,老师再跟同学们重申一下心理课堂的约定:请同学们在心理课堂上做到互相尊重、积极参与、关注感受和主动分享。2、“拍一拍”游戏环节介绍:教师发言:接下来,老师带大家做一个活动,叫做“拍一拍”。游戏环节一:你认为,在30秒内你能拍掌拍几下?请同学们先在纸上写下假设的次数。接下来进行实验检验,老师喊开始时,学生开始拍掌并计数,计时30秒停止拍掌和计数,并把拍掌次数写下来。结束后询问学生假设与实验结果是否相符,分享感受,以及相符或者不相符的原因。再向学生公布拍掌的世界吉尼斯纪录,让学生形成认知冲击。游戏环节二:让学生再挑战一次,30秒内的拍掌次数又是否有不同。老师喊开始时,学生开始拍掌并计数,计时30秒停止拍掌和计数,并把拍掌次数写下来。教师询问学生本次拍掌次数是否有所变化?感受如何?学生可能回答有变化,并且比上次的次数要多。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自己在30秒之内拍掌竟然能拍这么多次。3、总结分析,引入主题。教师总结:多数同学拍掌次数情况为:第二次实验>第一次实验>预估次数,这说明,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我们平时对于自己的认知可能并不是那么准确,有所偏差,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教学操作要领]1、本环节最重要的是引发学生对于三次写下来的拍掌次数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思考。所以在提问环节要注意往教学目的方向引导,让学生意识自己目前对自我的认识可能处于不准确的状态。2、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参与活动。[环节小结]本环节通过一个游戏体验,创设了一种开放、舒适、有趣的课堂氛围。通过对学生有启发性与引导性的提问,一步一步地让学生体会到对自我的认识有所偏差,并引入本课主题——“踏上认识自己的旅程”,使同学们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为后面的环节做了较好的铺垫。【第二环节】自我的构成[设计理念及目标]利用介绍诸葛亮的例子,让学生从自身的回答中生成并理解自我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教学方法] 举例法、讲授法[时间] 6分钟[教学操作步骤]1、让学生介绍诸葛亮这个名人。教师引导语: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程主题是你好!亲爱的自己,那么老师就很好奇,想问一下同学们:你是谁?教师发言:我相信,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同学们的心中多多少少都已经有了一些介绍自己的发言稿。但是我们先不从介绍自己开始,我们一起先看看PPT上呈现的人物是谁?同学们能向老师介绍一下他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人物,比如:体型,衣着,爱好是什么,有什么身份等。(学生分享时,教师在黑板上分类地板书提到的内容)学生分享完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刚刚我们在介绍自己的时候,都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学生思考)2、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归为三类,总结出自我的三个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归类,得出自我认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自我的三个结构(PPT呈现)。[教学操作要领]1、展示出诸葛亮的图片时,若学生没有反应过来是诸葛亮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提示;2、在让学生介绍诸葛亮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三个方面都要进行介绍,后面总结时就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全面,使课堂中的知识的呈现是生成性的,而非被动给予的。[环节小结]本环节通过让学生介绍诸葛亮,从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自我的三个组成部分,为后一环节让学生书写对自己的认识打好基础。【第三环节】自我反思与同伴互评[设计理念及目标]1、利用上一环节介绍的自我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让学生通过内省和询问他人的方式完成认识自我学案;2、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真正沉下心来去探究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别人对自己的认识。[教学方法] 内省法、小组讨论法[时间] 10分钟[教学操作步骤]1、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完成认识自我学案中现在的我部分;教师发言:经过上个环节的活动,我们已经明白了自我由生理、心理和社会自我三个部分组成,那我们大家都写一写自己对自己在这三个方面的认识吧!(下发认识自我学案)请所有同学花3分钟的时间,在发下去的认识自我学案中写一写对现在的我在三个方面的表现和认识。(学生在写对自我的认识时,播放轻缓的背景音乐,营造思考的氛围)写完之后请学生用学案上写的内容介绍自己,分享一下你对自己在三个方面的认识。并询问分享的学生当下是什么感受?2、让学生通过同伴互评的方式补充认识自我学案中现在的我部分。教师发言:刚才我们所有同学都认真地完成了学案上的内容,写下了对自己的认识。我们知道,我们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是不一样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有请各小组的同学来谈一谈对彼此三个方面的认识,看看在别人眼中,我们又是什么样的。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在自己的学案上进行补充。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之后,邀请学生分享感受。学生可能会谈到自己的评价与他人的评价不一致,从而对自己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从而总结认识自我的途径有自我反思和听取他人的评价。课后可以继续完成家人和老师的评价部分,会更加全面一些。[教学操作要领]1、在书写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时,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写一写,把每个方面对自己的认识都写出来,从而让学生对自己认识更为具体和全面化。2、通过强调课上的尊重原则,营造安全的氛围,让学生都更愿意分享学案上的内容,积极投入认识自我的活动中。3、同伴互评时需要强调更多地是对同学进行正面的评价,如有缺点需要指出,也请以尊重的态度和成长的目的进行。[环节小结]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把自己和别人对自己的认识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使学生对自己横向的认识更为客观和全面。同时完善了对现在的我的认识,也是为后一环节中思考以前到现在我有哪些变化铺垫。【第四环节】成长过程中的我[设计理念及目标]基于上一环节中对自我现在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我何以为我。即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教学方法] 视频教学法、内省法、提问法[时间] 8分钟[教学操作步骤]1、通过播放种子成长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成长过程中的我;教师发言:大家在刚才的活动中对自己的某些方面可能认识更加清晰准确,而有些方面可能开始左右摇摆,甚至会产生一点困惑。在别人眼中我是这样子的吗?我觉得我不是这样子的啊?人的一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特定的时空下遇到的人,自然对于我们的认识就会带有特定时空的特征。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是怎么发展变化的。教师播放种子发芽成幼苗的小视频。然后提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答:幼苗是从种子变化而来的)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现在就如同这颗小苗一样,在变化中成长,在成长中改变着形态。2、让学生在学案中写上以前的我到现在的我发生的变化。教师发言:同学们仔细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时间这条纵轴上,三种不同的我分别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写下这些问题的回答,同时播放轻缓的背景音乐,营造氛围)邀请同学进行分享,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给予反馈。[教学操作要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着重去思考成长过程的变化发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将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进行一个整合。[环节小结]本环节通过观察种子发芽成长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生命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从而转向探索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自己发生的变化,让学生重新发现自己发生的变化,将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连接起来。【第五环节】未来的我[设计理念及目标]经过上一环节,学生已经完成了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整合,本环节便紧接着让学生设立好对未来的发展的目标,以便课堂结束之后对于自我的成长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感。[教学方法] 内省法、提问法[时间] 7分钟[教学操作步骤]1、对未来的我进行取舍教师发言: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生变化,刚刚我们回顾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更加清晰了过去的“我”是如何变化成长为今天的“我”的,那么我们希望未来的“我”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作为一名高一的学生,要往什么方向改变自己,才能使自己既具有独特的个性,又符合社会的需求呢?请学生在未来的我那一栏写下自己所期望在将来成为的样子。可以用10个词语来概括,PPT也给出一些参考用的词语。(1)学生花2分钟的时间,在未来的我序号1那一栏写下自己认为重要的10个词语。(2)1分钟后,进行第二次选择,学生只能留下序号1里面的5个相比其他而言更重要的词语,并将其写在未来的我序号2那一栏。(3)1分钟后,教师要求学生只能留下1个词语,让学生尽快确定最后的答案,将其写在未来的我序号3那一栏。学生完成之后,邀请同学分享三次选择内容,并解释自己这样选择的理由和体会到的感受。2、对学生的选择进行分享与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说明:(1)每个学生所选的10个词语就是他的“理想自我”的组成内容,而最后一张卡片就是他目前的追求目标或者是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品质。(2)人生的道路上,随着阅历知识的不断丰富,人的理想自我也在阶段性地改变着内容,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随着自身情况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而一旦确定,就要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3)为了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我们就要努力地改变自己,从而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改变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失去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也要遵循符合社会需求的理念。[教学操作要领]教师要与学生解释清楚设立未来的目标时,做这样一个取舍的过程的原理是什么,以帮助学生更加投入这个活动中。[环节小结]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希望未来的我的是什么样的,从而对我在未来的成长设定一个目标与方向,使学生横向上的三个自我在自己的人生发展纵向上实现一个全面的整合之后,做好对未来规划与准备。【第六环节】回顾与总结[设计理念及目标]1、通过这一环节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并了解学生上完课之后的感受以及收获的程度,为后面改进课程做好准备。2、通过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将学习到的内容迁移到课外,并进一步思考为达成未来的目标要从哪些方面开始努力。[教学方法] 归纳总结法、提问法[时间] 4分钟[教学操作步骤]1、提问总结教师提问: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感觉自己有收获什么吗?(请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讨论学习,我们学习到了以下的知识:(1)通过自我反思和小组内交流讨论,重新认识三个方面的自我。(2)通过成长经历的回顾分析,探索自我的变化,发现成长,提升不足。(3)明白每个人都会不断发生变化,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既不能失去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也要遵循符合社会需求的理念。2、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询问家人和老师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思考自己要从现在的我变成理想的我,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努力呢?将这些想法写下来,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教学操作要领]教师要有逻辑地对整节课程进行梳理与回顾,从而总结课程内容。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反思评价:1、本教学程设计以高中生需要加强自我认识的整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的教学思路为基本教学环节;2、通过对横向三个自我的认识,和思考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的纵向发展变化,来使学生掌握整合自我认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反思:1、课程开始,学生可能对认识自我这个话题习以为常,从而对本节课程不够重视。即学生参与课程的动机不强,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故教师在课前的热身活动中,需要引起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性。2、不同学生对自我成长变化的追溯与观察的广度与深度参差不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此项活动,以便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可以参考别人是如何进行思考的。3、部分学生课后的迁移意向低。教师可以安排课后练习作业,并在下节课花五分钟一起讨论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附:《认识自我学案》《认识自我学案》将来的我 3.2.1.现在的我以前的我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你好!亲爱的自己》教案设计.docx 《你好!亲爱的自己》课件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