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纪守法”主题班会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遵纪守法”主题班会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遵纪守法”主题班会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遵纪守法,并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学习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如何自我保护。
3.激发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积极进取、和谐相处,自己成长,共建和谐校园。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明确遵纪守法的定义,以及自身遵守规矩、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2.重点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如何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
1.如何使学生明确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如何让学生将法律法规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自身的生活经验,提高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三、学情分析:
1.初中学生的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较薄弱,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有限。
2.学生的有些素质和行为有些不规范,如早退、潜规则,引导其自觉遵守规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聊起自己在生活中遵纪守法的经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遵纪守法的观念,并且增强他们关注法律法规、尊重校规校纪的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监听学生的描述,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些微调整,最终提炼出遵纪守法的一些核心定义词:自我保护、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以及校规校纪等等。
(二)知识讲解:
Step1.遵纪守法概念的介绍
教师开始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道德规范,行为举止合法而又规矩。要让学生明白,遵纪守法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也是正确行为准则的体现。
Step2.让学生认识坚守公德、文明行为重要性
教师通过图表对比常见的两种行为的效果,并让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体会到正确的社会导向。特别是涉及到个人行为之后,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我们遵纪守法的方向并不是在排除个人习惯生活行为的自由,而是通过始终坚守到人类道德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和取舍。
Step3.法律法规知识点介绍
教师选择一些典型案例作为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危害的案例,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法律法规知识。例如,如何避免干扰他人生活和社会治安方面的争议等等。
(三)激励互动
Step1.以典型遵纪守法学生为样板,向同学介绍对方的成功案例
教师从学生中找出一些典型案例,向同学介绍他们是如何成功地遵守校规校纪,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积极进取、和谐相处。通过这个方式,可以激励其他学生积极遵守校规校纪,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积极进取、和谐相处,为自己的成长和共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Step2.小组讨论及大讨论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及大讨论,让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 遇到违法事件,该如何避免自我危害?
2. 面对家庭争执或者学校校规不符合期待,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诉求或者维护自己的自由和合理的权益?
3. 你对以后自己要怎么做?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他们对遵纪守法的认识,同时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该话题,从而更好地意识到和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为自己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板书设计:
遵纪守法
- 什么是遵纪守法
- 为什么要遵纪守法
法律法规知识点
- 危害案例
- 安全知识点
班级遵纪守法建议
- 爱护公共财物
- 尊重他人合法权益
- 学生自我保护
- 遵守校规校纪
五.教学反思
本次班会主题为“遵纪守法”,通过班会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观念。在班会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遵纪守法的实际意义,并用具体而有意义的事例解释这一理念,可以使学生真正意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表达能力,进而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