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56张ppt+6视频)-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56张ppt+6视频)-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观点
2.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
教学难点
1.法的产生及其本质
2.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意义及内容
目 录
01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0 2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03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01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镜头一:《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思考: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是人类一出现就产生的吗 法律保护的是谁的利益 古巴比伦国王颁布该法典目的是什么?
镜头一:《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漠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漠拉比 (约公元前1792一公元前1750年在位) 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漠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汉漠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漠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形成过程: 据说,国王汉漠拉比每天要处理的案件太多,难以应付他就让臣下把过去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就形成了该法。
思考: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是人类一出现就产生的吗 法律保护的是谁的利益 古巴比伦国王颁布该法典目的是什么?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
私有制产生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统治
反抗
制定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国家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1.法律的产生:
①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②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组 建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2.法律的本质:
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在阶级社会中,法律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3.法律的作用:
它既维护公共和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镜头一:《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漠拉比法典》内容判刑举例:
事例一:[某好心人收留一不堪主人虐待而逃亡的奴隶] 定刑:死刑
事例二:[奴隶主将奴隶伤害致死] 定刑:[无罪]
事例三:[奴隶不承认主人是自己的主人] 定刑:[割除双耳]
事例四:[理发匠剃去奴隶的头式标记] 定刑:【砍去双手】
事例五:[贵族打死贵族] 定刑:[赔款]
思考: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是人类一出现就产生的吗 法律保护的是谁的利益 古巴比伦国王颁布该法典目的是什么?
镜头二:法国《人权宣言》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它不仅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人权宣言,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人权宣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1789年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这些权利,从而使基本人权原则成为宣言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民主权原则。
思考: 结合古代《汉漠拉比法典》和近代《人权宣言》这两部重要法律,思考人类的法律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现代法律和近代法律有什么不同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3.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
(1)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治)
(2)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法治)
知 识 拓 展
人治与法治对比
人治:是“法治”的对称,关于依靠执政者个人的贤明治理国家的治国方式和理论主张。人治就是个人或少数人因历史原因掌握了社会公共权力,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等物质的与精神的手段,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
法治:谓根据法律治理国家。与“人治”相对。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知 识 拓 展
法制与法治对比
①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强调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
②是静态意义的词,重在制度。
①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
②是动态意义的词,重在治理。
两者联系:
1.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的实施必须建立在法制上,实行法治需要有完备的法律制度。
2.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镜头三:我国的法律发展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43年,郑国的正卿(相当于宰相) 子产主持制定了一套国家法律一-刑书。刑书先是写在竹木简上,由国家的官吏掌握施行。
公元前536年。子产下令把刑书铸在鼎上放在王宫门口。让全国百姓都能够看到原创这个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西汉时期,董仲舒真正完成礼法结合由理论到实践而成为治国方略过程。法律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法家的君主集权思想和重法思想,同时又结合阴阳五行以及殷周的天命神权等各种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因素,创立了一种新儒学。
唐代所创立的法规,特别是唐律,是中国封建法制发展成熟的标志,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镜头三:我国的法律发展过程
到戊成变法以前,康有为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念,即宪法。自康有为提倡君主立宪以来,直至清末立宪,虽然历经共和制、帝制以及民主、专制政体之反复,历任政府无不以立宪为立国之开端,无不以宪法记载一国政治的基本原则。
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 ,宋教仁起草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镜头三:我国的法律发展过程
思考:简要总结我国从古代到近代法律发展的历程,以及古代法律在人类法治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近代中国的各种变法图强运动是否成功付诸实践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4.中华法系
(1)特征:中华法系源远流长
(2)形成和发展过程:
①春秋战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
②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
③唐朝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
④近代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4.中华法系
(3)含义: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
(4)代表性法典:唐朝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5)意义: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凝结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我们传承。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法系:是西方法学中一个常见的概念。一般认为,凡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形成一种传统或派系的各国法律,就属于同一个法系。
世界五大法系:西方法学按照法律的特点和历史传统对各国法律进行分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中华法系。
知 识 拓 展
02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在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5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3日上午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镜头三::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
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结学帮等理论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地位(意义):
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法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所创立的无产阶级法学理论和学说。是适应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人类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科学。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经验,批判继承了人类历史思想的积极因素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法的本质和法律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法学成为真正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无产阶级废除旧法制,建立新法制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一切剥削阶级法学具有原则的区别,认为法归根到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法是由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和集团制定出来的,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法不是超历史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阶级意义上的法也将随之消亡。
镜头五: 马克思主义法学
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都包含着丰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法律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明唯物史观的同时也说明了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同时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参加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也精辟地分析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镜头五: 马克思主义法学
思考: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法的本质、法的决定因素等角度回答)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观点:
(1)产生: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2)本质: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观点:
(3)决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注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注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知 识 拓 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决定这个社会性质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它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
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
镜头六:十二铜表法: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
思考:《十二铜表法》是一部什么类型的法律 在当发挥着什么作用
镜头七:法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思考:《法经》是一部什么类型的法律 在当发挥着什么作用
《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或《民法典》典》总共分为三大部分,2281条法律条文。第一部分是人法,其中都是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关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定;第三部分是获取各类所有权的方法的规定,具体包括继承遗嘱、还债、赠予、夫妻共同财产等相关法律条文。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拿破仑法典》内容丰富 ,确认了人民财产所有权的原则。几乎有1/3的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
思考《拿破仑法典》是一部什么类型的法律 在当时发挥什么作用?
镜头八:《拿破仑法典》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
镜头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
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一部什么类型的法律 在当时发挥什么作用?
3.法的历史类型: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4. 法的特征:
(1)从作用角度看: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2)从制定角度看: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3)从实施角度看: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指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内容,目的是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主要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职业规范,还有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等。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4.法的特征:
(1)从作用角度看: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体现: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法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在我国的体现: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平等地享有权利,也平等地履行义务。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4.法的特征:
(2)从制定角度看: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①制定:是指国家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和废止各种规范性文件以确立规则的活动。例如: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认可:是指国家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的活动。例如: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属于国家认可。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4. 法的特征:
(3)从实施角度看: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有专门国家机关依照发动出现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责任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3年3月21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许国利执行死刑。检察机关依法派员临场监督。2021年7月26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许国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许国利上诉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认为,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法核准对许国利判处死刑的刑事裁定。因家庭生活矛盾,在杭州市江2020年7月5日凌晨,犯罪媛政治职能干区三堡北苑家中,趁妻子来某熟睡之际将其杀害,分尸后分散抛弃部分身体组织通过马桶冲入化粪池。
思考:材料料体现了法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什么职能?
镜头十:杭州杀妻案罪犯许国利被执行死刑
镜头十一:快递损毁,法院判决按实价非“保价”赔付
思考:视频体现了法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什么职能?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5. 法的职能:
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
①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
②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③ 联系:法所具有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内容选摘:
第三条 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条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体现了我国国家的法是什么性质的法 体现的是谁的利益和意志
镜头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6.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征:
我国当代法是社会主义法。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比 较 政 治 职 能 社 会 职 能
区 别 含义 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 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表 现 ①体现国家政权的性质,确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②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 ③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④维护经济基础 ①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
②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发展社会文化
④规范某些技术指标
适用主体 对象主要是敌人 对象主要是人民
联 系 政治职能是法的作用的核心,决定社会职能;社会职能是政治职能的基础和体现。两者是统一的,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
总结: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法的产生 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
法的决定因素 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法的类型 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
法的本质 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法的特征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维持社会秩序和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法的职能 法具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
03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1.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①有法可依: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
(1)立法方面: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良法善治: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1.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2)法律的贯彻方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①体制保证: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保证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②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
③公正司法: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1.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3)人权保障方面: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①在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同时,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②我国将人权保障贯穿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人权法治保障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③事实表明,中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利。
人权含义:是指所有人与生俱有的权利。人权包括生命和自由的权利,不受奴役和酷刑的权利,表达意见和言论自由的权利,获得工作和教育的权利以及其他更多权利。人人有权不受歧视地享受这些权利。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的人权。
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是错误的。
知 识 拓 展
人 权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2.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做到与时俱进)
②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 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吸收历史经验)
③在党的领导下, 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3.法治建设在路上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正在民主与法治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努力开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摆脱传统人治社会的影响,大踏步走向现代法治社会,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从中央到地方,从地区到行业、基层,都要厉行法治,使国家治理方式发生整体性变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法治体系法治国家将成为我国政治法律制度建设的战略目标,为改善国家治理开辟广阔空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法治国家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要准备在国家治理领域打攻坚战、持久战。
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概括
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五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都有法可依
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立法质量不断提高
法律在促进经社发展、维护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作用不断增强。
②依法行政和和司法公正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
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法治政府不断推进。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审判权
③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我国法治建
设的历程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法律的产生
课堂小结
法律的本质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
中华法系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观点
法的历史类型
法的特征及职能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征
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法治建设在路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