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讲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复习目标] 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2.能从物质类别的视角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及转化规律。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物质的组成(1)(2)同素异形体①定义: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性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有差异。同素异形体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是________变化。③常见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氧元素:__________;碳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磷元素:____________。2.纯净物与混合物比较纯净物 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熔、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点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应用举例现有下列物质:①冰水共存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聚乙烯 ⑦漂白粉 ⑧TNT ⑨H2SO4 ⑩含氧元素40%的氧化镁 花生油 福尔马林 密封保存的NO2气体 CuSO4·5H2O 液氯 王水 KAl(SO4)2·12H2O 分子式为C5H10的烃 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其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一定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3.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4.氧化物交叉分类举例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 )2.Cu、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3.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 )5.酸溶于水一定能电离出H+,但能电离出H+的不一定是酸( )6.纯净物一定有固定的熔、沸点,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纯碱、烧碱、漂白粉都属于盐类D.二氧化硫、硫酸、氢氧化钠都属于电解质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都正确的是(括号里的是类别)________,都不正确的是________。A.NaClO(碱式盐)、C2H5OH(碱)、H2SO4(离子化合物)、玻璃钢(金属材料)B.液氨(氢化物)、NH4Cl(铵盐)、HNO3(含氧酸)、NaOH(强碱)C.HCl(共价化合物)、CH3COOH(羧酸)、Na2O2(碱性氧化物)、CH3I(卤代烃)D.NO2(酸性氧化物)、CH3CHO(有机物)、CO(有机物)、CH3COOCH3(酯)3.(2023·南京月考)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图示的是( )选项 X Y ZA 硫酸铜晶体 混合物 盐B 氢氧化铁 胶体 分散系C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D 稀硫酸 酸 电解质4.已知 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PO2属于二元酸B.H3PO2属于三元酸C.NaH2PO2属于酸式盐D.NaH2PO2属于正盐考点二 分散系 胶体1.分散系(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如图直观地表示。2.胶体的分类依据分散剂的状态将胶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胶体的性质及应用1.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 )2.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3.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因吸附离子往往带有电荷( )4.向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5.将1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若FeCl3完全水解,则可制得Fe(OH)3胶体粒子少于0.001NA个( )6.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和食盐水( )Fe(OH)3胶体的制备(1)制备方法:向沸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2)制备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问题讨论①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证明Fe(OH)3胶体已经制成。②某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出现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三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宏观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反之是物理变化微观 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应用举例]通过对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回答下列问题:①石油的分馏 ②煤的干馏 ③钠的焰色反应 ④碘的升华 ⑤氯化铵分解 ⑥蛋白质的变性 ⑦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⑧电解食盐水 ⑨CaCl2的潮解 ⑩冰的融化 FeCl3的水解 石油的裂化、裂解 蛋白质的盐析 食物的缓慢氧化 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酸、碱、盐的性质(1)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都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酸的不同特性在于不同的____________。(2)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都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碱的不同特性在于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盐的性质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共同决定。①含相同金属阳离子的一类盐可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②含相同酸根阴离子的一类盐可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不同类别的无机物之间转化的一般规律(1)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如:NaNa2ONaOHNa2SO4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金属有Na、K、Ca、Ba等,但Mg、Fe、Al、Cu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2)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如:SSO2H2SO3Na2SO3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非金属有C、S、P等,但N、Si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1.NaCl晶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的改变( )2.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3.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故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4.判断下列转化能否实现,能实现的打“√”,不能实现的打“×”。①SiO2H2SiO3( )②SO3H2SO4( )③Fe2O3Fe(OH)3( )④Na2ONaOH( )一、基于物质类别预测陌生物质的性质1.已知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强酸,请写出其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Be(OH)2与Al(OH)3都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写出Be(OH)2分别溶于NaOH溶液、盐酸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018·全国卷Ⅲ,27(2)]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KIO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 KH(IO3)2、Cl2和KCl,“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模板 基于“类别观”预测陌生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二、同类物质的特殊性判断4.(2023·苏州模拟)下列类比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指明错误的原因。(1)O2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O,则S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S(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Cl2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碳酸钠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并伴有放热现象,向碳酸氢钠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氢钠能溶解,也伴随着放热现象(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酸性:HClO4>HIO4,类比酸性:HCl>HI(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沸点:Cl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 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在使用类比法时,要关注物质的特殊性质,不能违背客观实际。1.(2022·浙江6月选考,1)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 B.过氧乙酸溶液C.双氧水 wD.医用酒精2.(2022·湖南,1)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3.(2022·广东,2)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H2为氧化性气体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D.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U与U互为同位素4.(2022·湖北,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5.(2022·山东,1)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第1讲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考点一归纳整合1.(1)游离 原子 分子 化合 原子 分子 离子(2)①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②化学 ③O2和O3 金刚石、石墨、C60 白磷、红磷应用举例①⑧⑨⑩ ②③④⑤⑥⑦ 易错辨析1.× 2.× 3.× 4.√ 5.√ 6.×专项突破1.B 2.B 3.C 4.D考点二归纳整合1.(1)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2)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溶液 胶体 浊液2.固溶胶 液溶胶 气溶胶3.溶液 胶体易错辨析1.× 2.× 3.√ 4.× 5.√ 6.√专项突破(1)FeCl3饱和溶液 红褐色 (2)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①丁达尔效应 ②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考点三归纳整合1.应用举例①③④⑨⑩ ②⑤⑥⑦⑧ 2.(1)H+ 酸根阴离子 (2)OH- 阳离子(金属阳离子和铵根离子)易错辨析1.× 2.× 3.× 4.①× ②√ ③× ④√专项突破1.H3PO2+NaOH===NaH2PO2+H2O2.(1)Be(OH)2+2NaOH===Na2BeO2+2H2O(2)Be(OH)2+2HCl===BeCl2+2H2O3.KCl KH(IO3)2+KOH===2KIO3+H2O(或HIO3+KOH===KIO3+H2O)4.(1)× 硫的氧化性弱,与变价金属Cu反应只能生成Cu2S(2)× 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则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4(3)√(4)× 向NaHCO3中加入少量水伴随吸热现象(5)× H—I比H—Cl更弱,在水溶液中更容易电离,所以酸性:HCl(6)√真题演练 明确考向1.A 2.D3.D [H2作为燃料在反应中被氧化,体现还原性,故A项错误;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项错误;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过程中从无结晶水的状态变为三水合乙酸钠,是化学变化,但物质由液体变为固体,属于物理变化,故C项错误;U与U是质子数均为92、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因此二者互为同位素,故D项正确。]4.B [明矾净水的原理为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使泥水变澄清,涉及化学变化,A错误;水快速制冰为物理变化,B正确;炖排骨汤时放点醋,可使骨头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溶解出来,此外,醋还可以防止食物中的维生素被破坏,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茄子中存在一类叫“酚氧化酶”的物质,遇到氧气之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色的物质,反应时间越长,颜色越深,涉及化学变化,D错误。]5.C [金(Au):“虽被火亦未熟”是指金单质在空气中被火灼烧也不反应,体现金的稳定性,与其氧化性无关,A不符合题意;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是指CaO+H2O===Ca(OH)2,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的水汽,而CaO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B不符合题意;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是指2Ag+SAg2S、Fe+SFeS、2Cu+SCu2S,反应中S作氧化剂,与其氧化性有关,C符合题意;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是指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D不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